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財政部稽查77家藥企 一圖看懂涉及A股公司財務數據

銷售費用過高,必然擠佔研發費用,此次被調查的22家A股企業中,就有15家研發費不足5%

作者:甘樂

編輯:葉枚

審校:一條輝

━━━━━

康美藥業等醫藥企業財務造假,這讓一眾醫藥企業都成了市場懷疑的對象。財政部也發文,在6月至7月間,將聯合國家醫療保障局,對77家藥企進行會計信息質量檢查。檢查名單中,步長製藥、恆瑞醫藥等多家A股上市藥企在列。

受此影響,醫藥企業股價遭受重創。不過除因行業痼疾與康美藥業一事,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多年來從未有過的”稽查行為也是對於2018年底正式實行的“兩票製”的一次檢閱。財政部可以借此機會徹底摸清企業的稅收行為,了解企業是否在跟進“兩票製”。

“兩票製”是指藥品從藥廠賣到一級經銷商開一次發票,經銷商賣到醫院再開一次發票,以“兩票”替代目前常見的流通多環節中的七票、八票,以減少流通環節的層層盤剝,並且規定每個品種的一級經銷商不得超過2個。

銷售費用調查是重點

此次檢查銷售費用是重點之一,包括銷售費用列支是否有充分依據、是否真實發生、是否存在通過專家谘詢費、研發費、宣傳費等方式向醫務人員支付回扣等。檢查可延伸至關聯方企業和相關銷售、代理、廣告、谘詢等機構,必要時可延伸檢查醫療機構。

藥企的銷售費用長期居高不下,一直被市場所詬病。長此以往,醫藥企業重行銷,輕研發,藥品質量難以保證。而這關係到患者的身體健康。

就拿去年違法的長生生物來講,2017年長生生物全年的營業收入是15億元,而銷售費用高達到了6億元。公司銷售部門25人,話句話說,這25人全年的人均銷售費用是2300多萬元,數值高的誇張。

無獨有偶,今年交易所問詢的步長製藥也是槽點滿滿, 2018年步長製藥年報顯示,營業收入139億元,銷售費用卻超過80億元,佔比58%以上。就算一年365天都不休息,平均每天要舉辦各種活動169場,才能完成80多億元的支出。

奧賽康、景峰製藥銷售費用佔營收比居高不下

GPLP犀牛財經將此次調查涉及的A股上市藥企翻出來做一個簡單統計:

而從以上統計來看,GPLP犀牛財經注意到,本次調查的奧賽康、景峰醫藥等企業的銷售費用佔營收比重非常的高,必將成為本次調查的重點對象。

奧賽康作為出了名的高銷售費用藥企,從近幾年來看,行銷費用持續居高不下,早在2017年就因其銷售費用率年年超60%而被各大媒體所報導。奧賽康解釋,可比公司上市後行銷網絡建設成熟,推廣費用率較低,而自身部分產品處於成長期,要保持在行銷方面的投入以擴大市場佔有率。這又與之前招股書中說明相悖。

而且從上次提到此事過去多年,現如今奧賽康銷售費用佔比仍然高企,60%的佔比依舊無人可以堪比,這就著實令人匪夷所思了。相信也只有財政部監管局具體審查之後才能為公眾答疑解惑了。

另一家銷售費用高佔比的藥企是景峰醫藥。年報顯示,2018年,全年銷售費用為119,790.16萬元,吞噬了全年利潤的46.33%。

最令人不解的是,據wind數據披露,景峰醫藥高昂的銷售費用中,廣告宣傳的費用佔了巨大比重,而且還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景峰醫藥作為一家與醫院高度合作的藥企,應該是以技術研發來征服買方市場。而就目前來看,銷售量居然還需要依仗廣告宣傳來進行推廣,確認人大跌眼鏡。

而且就在2019年6月6日,景峰醫藥收到了關於2018年年報的問詢函。對景峰醫藥的多項財務數據提出質疑,尤其是當年度佔營業收入 10%以上主要產品報告期的銷售收入、銷售佔比、較上年變動情況,也包括對景峰醫藥加大研發投入後研發支出中38.93%資本化進行了問詢。將來景峰醫藥對問詢的回復和本次財政部和醫保局抽查結果的相符程度也一定是大家所高度關注的。

結語

從統計數據整體來看,本次調查的藥企研發投入佔比不足5%的不佔少數,銷售費都居高不下,一定會壓製到其它的項目支出,研發費用便是其中之一。藥企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原研藥企業,通過自己的原始投入研發,創新產品形成專利藥的經營模式,過了一定的專利保護期之後再放開專利保護。另一類藥企是生產仿製藥。我國大部分是仿製藥企,原研藥企的佔比比較低。

相比而言,英國、日本、法國的醫藥企業則非常注重技術研發,研發投入佔比超過20%的比比皆是。全世界排名前50位的藥企,他們的研發投入佔比平均是18%。

財政部監管局期望通過本次對藥企的財務檢查,一方面,把藥企虛高的銷售費用降下來,讓利於民,把藥價也降下來;另一方面,把這些費用投到研發上,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讓我國的藥企以國際名企為目標,做實實在在的醫藥研發,提升國內的醫藥技術,為國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支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