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藥企核查風暴來襲,醫藥銷售費用成為檢查重點

康美藥業(600518.SH)、步長製藥(603858.SH)的輿論風波,讓一眾醫藥企業受到市場質疑。

財政部近期宣布,將開展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以促進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此次會計信息檢查共涉及77家醫藥企業。自康美藥業“首發核查”、步長製藥“跟進”的財務審計風暴,至此終席卷整個行業。

銷售費用前五藥企均在被查名單

據財政部官網公告,財政部下發《2019年度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組織部分監管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於2019年6月至7月開展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

就在一個月前的5月14日,財政部監督評價局會同國家醫療保障局基金監管司,共同隨機抽取了77戶醫藥企業檢查名單。

據《投資時報》統計,上述名單涉及27家醫藥生物上市公司,分別是複星醫藥(600196.SH)、上海醫藥(601607.SH)、恆瑞醫藥(600276.SH)、步長製藥、華潤三九(000999.SZ)、智飛生物(300122.SZ)、同仁堂(600085.SH)、天士力(600535.SH)、華北製藥(600812.SH)、天壇生物(600161.SH)、吉藥控股(300108.SZ)、大慶華科(000985.SZ)、景峰醫藥(000908.SZ)、奧賽康(002755.SZ)、仙琚製藥(002332.SZ)、亞太藥業(002370.SZ)、國藥股份(600511.SH)、江中製藥(600750.SH)、辰欣藥業(603367.SH)、安圖生物(603658.SH)、菲利華(300395.SZ)、衛光生物(002880.SZ)、太安堂(002433.SZ)、北大醫藥(000788.SZ)、同濟堂(600090.SH)、沃森生物(300142.SZ)、恆康醫療(002219.SZ)。

這批進入名單的公司將面臨“銷售費用真實性”“成本真實性”“收入真實性”“銷售返點”以及“流程控制”等多個方面的檢查。

上市藥企中,2018年銷售費用超過60億元的公司共有五家,分別為上海醫藥、複星醫藥、步長製藥、華潤三九和恆瑞醫藥,五家公司合計銷售費用高達405.15億元,佔299家上市藥企銷售費用總和的比例為16.09%。其中,上海醫藥銷售費用已超百億,增幅達49.21%,而其營收增幅只有21.58%。

而這五家銷售費用高昂公司均在本次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的名單上。

另據丁香園Insight數據,在銷售費用排名前20位的藥企中,除了這五家被列入檢查名單外,還有兩家被列入此次查账名單,分別為同仁堂和天士力。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會計信息質量檢查是“多年來從未有過的”嚴厲稽查行為。

醫藥生物股價受創,ST康美多次跌停

受此影響,不少醫藥企業股價出現下挫趨勢。

在財政部6月4日公布《2019年度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的當天,個別醫藥股已經出現下跌行情。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醫藥製造指數、醫療行業指數在6月4日均低開低走,截至午間收盤跌幅均超過1%。午後開盤,兩指數跌幅進一步擴大,截至當日收盤,醫藥製造指數下跌1.47%,醫療行業指數跌幅為1.62%。

康美藥業在年報受質疑後出現連續多日一字跌停,當天仍難改頹勢。

曾經一度是A股醫藥白馬股票的康美藥業,在去年10月市值曾經超過1300億元。2019年5月21日起,康美藥業主動申請實施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為“ST康美”,股票價格日漲跌幅限制為5%。

在經歷連續多個一字跌停後,ST康美6月12日最新股價為3.06元,較前一日收盤價下跌0.65%。該股今年股價已累計下跌近67%,位居A股年內跌幅榜第七位。據媒體統計,ST康美今年累計一字跌停板數量高達22個。

6月12日,ST康美披露股票異常波動公告,表示“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活動正常”,“中國證監會對公司的立案調查尚在進行中”。公告還稱,公司股票近期的下跌,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

業內人士:此舉促進市場秩序建設

“此次財政部組織大範圍的稽查是今年醫改最關鍵的一步。穿透式監管和延伸檢查是摸清藥品成本非常重要的手段。”醫改專家魏子檸對《證券市場周刊》說。據報導,摸清藥械成本,或是為以後醫改做準備。

很久以來,藥企銷售費用居高不下、研發投入不足一直是行業通病,銷售費用畸高也是醫藥行業的雷區,一直被市場所詬病。長此以往,醫藥企業重行銷,輕研發,藥品質量難以保證,而這關係到患者的身體健康。

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A股284家藥企的銷售費用分別約為1380.93億元、1819.2億元、2433.44億元。相比之下,2018年,A股284家藥企的研發費用約為332.66億元,平均每家僅為1.17億。

自2018年年報披露後,年報暴露出來的財務數據“前後矛盾”、銷售費用增長與營收增長不符、銷售費用居高不下等問題備受關注。

以康美藥業為例,康美藥業在此前(4月29日)發布公告稱,因核算账戶資金時存在錯誤,2017年度報告中貨幣資金多計金額299.44億元,康美藥業期末的貨幣資金從調整前的341.5億元,減少至42億元

隨即,康美藥業收到多份問詢函。

步長製藥被有關部門“盯上”的起因更為傳奇。

事件發酵於國外媒體報導,報導稱步長製藥創始人趙濤斥資650萬美元將女兒趙雨思送入了史丹佛大學。在“美國高校賄賂門”事件持續發酵下,步長製藥年報中高達80.36億元的醫藥銷售費用受到外界不斷質疑。

緊接著,步長製藥又收到上交所年報事後問詢函,13個問題直指步長製藥的業務推廣模式,以及主營產品中藥注射劑政策監管問題。

兩次藥企質疑事件後,藥企高銷售費用再次引發媒體的關注,證監會也對部分藥企的高銷售費用佔比問題對企業發出了問詢。

以上因素,或許是有關部門組織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的導火索

對此,財政部要求各監管局、財政廳(局)對醫藥銷售環節開展“穿透式”監管,重點關注費用的真實性、成本的真實性和收入真實性等多個重點內容,如銷售費用列支是否有充分依據、是否真實發生,是否存在以谘詢費、會議費、住宿費、交通費等各類發票套取大額現金的現象等。

“財政部此次組織的檢查工作旨在促進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投融資專家許小恆對《北京商報》表示,“打擊財務造假歷來是成熟資本市場的監管重點。所以要重點圍繞醫藥企業的費用、成本和收入的真實性進行檢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