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7500億市值藥企慌了?醫藥財務監察風暴來襲

銷售費用畸高的現象已成為醫藥行業的普遍現象。這是由於相關部門實行“兩票製”後,將市場推廣費和醫生回扣等支出轉移到藥品生產企業的結果。如今財政部將檢查77家藥企的銷售費用,有多少藥企經得起檢查?

6月4日,財政部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國家財政部將於6,7月組織部分監管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對77家醫藥企業展開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據稱,此次會計檢查的目的是,剖析藥品從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的成本利潤構成,揭示藥價形成機制。

在這一波被檢查的77家企業中,既有恆瑞、上海醫藥、石藥、複星這種本土大藥業,也有賽諾菲、禮來等大外企。藥企銷售費用畸高似乎已成醫藥行業的通病。而這或是由於相關部門實行”兩票製“後,雖然減少了藥品的流通環節,但卻將市場推廣費和醫生回扣等支出轉移到藥品生產企業的結果。

與此同時,國務院辦公廳於6月4日下午發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規定了多項醫藥重點工作的實施進度,重點提及仿製藥和集采引領深化醫改的時間進度需分別在6月至8月完成。

而上述檢查,疑似為制定醫療體系深改而進行的調查。

去年國內醫藥行業實施了“4+7”帶量採購,似乎旨在想摸清藥企從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的利潤成本構成,以及銷售費用去向,從而消除帶金銷售,打擊醫藥腐敗,降低藥品虛高的價格。

受此影響,包括華海藥業在內的製藥企業藥品銷售價格大幅下降,A股在2018年全年的醫藥行情後出現整體滑鐵盧的局面。

有意思的是,14家醫藥行業協會及其會員企業5月24日剛剛聯合發文,呼籲暫緩推進“4+7”集采。

而借助最近爆發的財務造假,費用名目不清等醫藥圈負面事件,國家醫保局得以順理成章地跟在國家財政部後面對製藥企業開展財務摸底工作。在摸清成本之後,第二波帶量採購的價格控制或許會比第一輪4+7更有掌控力。

不過,隨著藥企財務造假事件頻現,很多公司將經不起檢查,對於醫藥板塊來說是一次利空。受上述消息影響,醫藥生物板塊指數持續下跌。截至收盤,醫藥生物指數下跌1.53%,多達18隻板塊個股跌幅超過3%以上。

大型藥企均在此列

具體來看,上述77家藥企涉及A股上市藥企共27家,包括複星醫藥、上海醫藥、恆瑞醫藥、步長製藥、華潤三九、智飛生物、同仁堂、天士力、華北製藥、天壇生物、吉藥控股、大慶華科、景峰醫藥、奧賽康、仙琚製藥、亞太藥業、國藥股份、江中製藥、辰欣藥業、安圖生物、菲利華、衛光生物、太安堂、北大醫藥、同濟堂、沃森生物、恆康醫療。

從檢查範圍來看,不僅前期陷入負面新聞的部分企業在內,大型醫藥企業也均在此類。其中市值在500億以上藥企4家,百億以上藥企13家,合計影響企業市值規模達到7500億。

而根據相關報導,相關機構將在2019年6月至7月對調查名單上的藥企開展檢查,8月30日前各地需將檢查材料上報財政部。具體檢查內容包括銷售費用真實性,成本真實性與收入真實性等等。

而從細致的角度,此次檢查力度也前所未有。根據媒體報導,光銷售費用真實性的檢查,就囊括是否存在以谘詢費、會議費、住宿費、交通費等各類發票套取大額現金的現象;是否存在從同一家部門多頻次、大量取得發票的現象,必要時應延伸檢查發票開具部門;會議費列支是否真實,發票內容與會議日程、參會人員、會議地點等要素是否相符等。

藥企銷售費用過高成普遍現象

事實上,銷售費用居高不下問題,在行業裡普遍存在,據業界統計,A股254家藥企合計銷售費用甚至高達2500億元。

公開數據顯示,在292家有相關數據的醫藥生物企業中,平均銷售費用佔比為24.09%。其中有34家企業的銷售費用率超過50%。

在這34家企業中,銷售費用率排名前五位的分別是國農科技、靈康藥業、龍津藥業、大理藥業、哈三聯,具體佔比分別為73.84%、72.78%、72.21%、67.48%和66.10%。

而大型企業的銷售費用佔比也一直處在偏高狀態。以恆瑞醫藥為例,2014-2017年,恆瑞醫藥銷售費用分別為28.44億元、35.25億元、43.52億元和51.89億元,分別是同期淨利潤的1.9倍、1.6倍、1.7倍和1.6倍,佔當年營收的比例分別為38.16%、37.84%、39.23%和37.50%。2018年年報恆瑞醫藥銷售費用為64.64元,同比增長24%,佔比營業收入比重37.11%。

從港股上市的公司來看,除了億勝生物科技銷售費用佔比超過60%,其他醫藥公司相對來說比較合理,基本在30%-40%之間。從全球對比來看,國內藥企公司的銷售費用佔比確實過高。

早在2016年年底,業界就曾發布過一份報告,直指我國醫藥行業銷售支出費用在收入的平均佔比已經超過40%,甚至部分醫藥企業已經超過了50%接近60%,與國外創新型醫藥企業不足30%的銷售費用佔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儘管上市藥企研發總規模龐大,但多數藥企年研發投入規模不足億元,不足以支撐創新藥的研發。且從研發佔比(研發投入/營業收入)看,藥企研發佔比整體並不高。

受影響更大的是,2018年4月,由於報告期銷售費用率較高且逐年增長,業務推廣費佔比較高,海南中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申請未能通過。

藥企銷售費用流向哪了?

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我國藥企的銷售費用主要有六大流向:公關招標機構費用、公關醫院相關負責人費用、醫生回扣、醫藥代表提成、逃稅洗錢(過票)成本、統方費用。

醫生回扣是藥企銷售費用的主要流向,這是因為具有處方權的醫生直接決定了藥品銷售的多寡,且長期缺乏對醫生的成本約束機制,同時醫生資源稀缺,成為各藥企激烈爭奪的“銷售端口”。

2000年以來我國實行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制度,由各地方政府組織實施。由於招標採購機構實際掌握著藥品定價權且“隻招標、不採購”,藥企競相公關,窩案頻發、腐敗盛行,藥品招標價長期與市場供貨價倒掛,成為“高藥價、高回扣”的核心一環。

其中公關招標機構、公關醫院相關負責人和醫生回扣分別對應招標環節、醫院採購環節和處方銷售環節,利益進行三次重新分配,且醫生回扣佔比超過一半。

為此,監管部門推行了“兩票製”,希望解決醫藥流通環節中存在的層層加價問題,從而進一步降低藥價。兩票製的初衷則是去掉中間環節,擠壓藥價水分,實現藥價透明化。然而,指製藥企業的出廠價由”底價轉高開”,由代理商們承擔的一些所謂“市場推廣費”“銷售費用”轉移至藥企自負,這被認為是中國製藥行業銷售費用一路走高的主要原因。

為了降低藥品虛高的價格,2018年12月6日,醫藥行業實施了“4+7”政策,帶量採購產品中標價格揭曉,平均價格下降52%,部分藥品價格下降高達96%,二級市場醫藥股票應聲大幅下跌。

實際上,我國藥企以仿製藥為主,藥企銷售費用普遍高達50-70%;我國仿製藥處方量佔比88%,銷售額佔比卻高達58%,說明存有降價空間。即便,“4+7”帶量採購降價幅度如此之高,部分仿製藥產品“4+7”帶量採購後的價格卻仍高於在美售價。所以,“4+7”帶量採購通過擠壓流通環節費用,尚未傷及生產環節的利潤。

而今財政部、醫保局聯手查账,劍指銷售費用虛高和財務造假,有多少藥企經得起檢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