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字頭”券商竟然也要裁員!過半券商IPO業務顆粒無收

數據像今天席卷全國的寒流一樣冰冷!

11月6日,在已公布10月營收數據的41家券商中,僅有7家券商營業收入環比實現正增長。今年以來,93家擁有保薦資質的券商中,有54家券商IPO 主承銷業務顆粒無收。

冬天來了,券商研究所也開啟了過冬模式。近日中證君(ID:xhszzb)獲悉,某“中字頭”券商研究所將要裁員15人左右。

行業內的研究員似乎早已感知到涼意,近來常常大倒苦水。

北京某頭部券商研究所研究員小劉:

今年公司研究部傳言要末位淘汰5人。我們從上周起,要每周提交工作量考核表,主要考核電話交流、當面路演、委託課題、調研、會議沙龍、對內服務、報告數量等方面,這在以前都是沒有過的現象。

研究所通常按覆蓋標的數量來招人,每人負責20-30隻個股。我們研究所大概有90個研究員,加上銷售、後台一共有170人。每年淘汰5人的話,壓力還是很大的。

聽說公司投行部也有裁員的意向,之前IPO提速的時候招多了,現在需要縮編。艱難時期的應對政策,適者生存,整個行業應該都是類似的吧。

華東某老字號券商研究所研究員小張:

前段時間我們研究所強調研究要複歸本位,對分析師的要求陡然提高。尤其是對重點公司要全覆蓋,研究所也正在制定重點公司的覆蓋制度以及中小公司、海外公司和新股的研究制度。

公司目前要求,每位工作滿一年以上的分析師必須覆蓋研究8-12家公司(不許低、不許超,銀行等大市值公司數量少的行業除外,滬深300公司必須覆蓋),新入行不到一年的分析師要求覆蓋研究4家公司,達不到要求的將被扣分。

助理級的分析師在完成公司覆蓋後,其研報經過研究所產品管理委員會答辯後,才可以外出路演。

不止研究所,不少中小券商的所有業務條線都已經開啟 “戰略收縮”模式。

北京某中小券商員工小李:

今年公司裁員加辭職的有100多人。主要是公司項目很少,業務人員的工資水準主要靠業績收入,沒有項目就沒有業績,因此很多人選擇主動離職,有的團隊負責人辭職後,整個團隊的人也就辭職了,有的是團隊的人都走光了,負責人覺得沒意思也只好選擇離職。當然,被公司主動裁員的也不在少數。

南方某中小券商員工小王:

最近公司開始變相裁員,鬧得人心惶惶,每個業務部門拿出30%的人員名單放進人力資源池,說白了就是降工資。今年以來,業務大幅萎縮,公司也沒有直接裁員,只是下調一部分工資,好多同事覺得乾不下去,就自己辭職走了。

更有某券商員工在網上社區悲愴地表示:

甚至有萌生退意的投行員工,打算跳槽會計師事務所……

由於三季報並無薪酬資訊披露,中證君根據今年半年報和2017年中報、年報數據對比發現,券商行業的薪酬總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今年的A股市場,優質IPO項目稀缺,券商投行業務競爭加劇,大券商項目資源優勢明顯,部分中小券商競爭難度加大。2017年再融資新規的發布,從定價、規模、間隔期等方面對非公開發行的模式進行調整和限制,導致再融資規模驟減。並購重組受二級市場影響也不甚理想。而外資的悄然入場,也為券商行業激烈的角逐增加了未知因素。

此外,資管新規之下,券商的資管業務受到限制,而監管層鼓勵的股權、債權、ABS目前市場發展太空有限。受二級市場影響,券商的股票質押業務也為券商帶來了較大風險。

在此背景之下的券商行業,不管是傳統的經紀業務,還是投行業務、資管、股票質押等,幾乎所有業務條線的收益都不如人意。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前三季度34家上市券商營業收入合計1845.50億元,同比下降12.48%;合計淨利潤為499.89億元,同比下降32.84%。

截至記者6日發稿時,已公布10月份營收數據的41家券商中,剔除掉今年10月剛剛上市的長城證券和天風證券後,僅有7家券商營業收入環比實現正增長,9家券商的淨利潤環比實現淨增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