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肝臟「救星」來了,白開水裡撒一把,兩周肝硬化「軟」了!

春三月,陽氣生髮,重在養肝。

中醫有雲:春令進補有訣竅,養肝明目是首要。

立春後,養生重點之一,就是要注意養護肝臟的健康。

初春時節,要注意養肝陽,補養血,防肝火,助力肝氣升發。

立春後,養肝正當時,做好「六個一」,肝好一切都好!

第一個:一種芽菜,疏肝氣

民間有句諺語:「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

也就是中醫所說的「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想要養生,跟著季節吃,立春後,多吃「芽菜」,養生可事半功倍。

養護肝臟,多吃一種芽菜——豆芽菜,是不錯的選擇。

「種生」的豆芽菜,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向春生,有利於肝氣疏通、健脾胃,同時,還可清熱,對抗春燥上火。

黃豆芽,可疏通肝氣、健脾和胃、緩解春季氣候乾燥導致的「燥熱」。

綠豆芽,入胃經和三焦經,能清熱解毒、利尿、解酒毒等等。

立春後,吃點綠豆芽,可防上火,並且,不會出現脂肪堆積,比較適合春節期間食用哦!

第二個:一杯熱茶,排肝毒

不論是喝酒,熬夜、玩手機,還是大魚大肉,一旦肝臟受損,首先影響的就是肝臟的解毒功能。

一旦,肝臟解毒排毒受損,那麼,就會導致毒素滯留肝內,進一步損害肝臟。

經常泡點茶水,給肝臟「洗洗澡」,排排毒,十分有必要。

喝菊花茶,不僅可護肝,還可促進肝臟排毒,減輕肝臟負擔,增強肝臟功能。

雁門冰菊——養肝,修復肝細胞

菊花作為藥用,以產於河南溫縣(懷慶府)一帶的懷菊種最為有名,是四大懷葯之一。

雁門冰菊屬於懷菊的亞種,因其黃酮類化合物、膽鹼、硒元素等護肝成分含量高達65%,而被用於養護肝臟。

黃酮類化合物——可以提升肝臟SOD活性、抑肝組織脂質過氧化、減少肝組織脂褐素形成。

膽鹼——對脂肪有親和力,可做到有效防止脂肪聚集,減少脂肪肝、肝硬化、肝炎等疾病。

——被稱為重要的「護肝因子」,它不僅抗氧化作用強,還能幫助修復肝臟細胞,恢復肝功能。

建議,每日泡服雁門冰菊,保護肝臟,修復肝細胞,利於肝臟健康。

第三個:一份睡眠,養肝血

肝血,與肝氣相對而言,具有滋養肝臟,營養機體的功能。

熬夜傷肝血,久視傷肝血,一旦,肝血不足,則指甲易斷、面色白、頭暈眼花、記憶力減退等,危害健康。

立春後,要注意養肝血,一定要睡好子午覺。

人臥血歸肝,良好的睡眠,不僅有助於養肝血,還可促進肝臟的解毒與修復。

一旦,過子時不睡,就會造成肝血不足,因此,不熬夜,保證子時熟睡,尤為重要。

此外,午時小憩一會,可養肝腎,進而有利於養肝血,促進肝臟健康。

睡好子午覺,對於養護肝血,十分重要,切莫忽視。

第四個:一個穴位,降肝火

初春時節,氣象乾燥,稍微不注意,便容易導致肝火旺盛。

一旦,肝火過旺,則易失眠多夢,頭痛自汗,目赤紅腫,易怒,愛發火等等。

日常預防肝火旺,除了要清淡飲食,少生氣,不熬夜以外,還可以多按揉穴位。

人體的太沖穴,有著「消氣穴」之稱,經常按揉,可使肝經的水濕風氣,由此向上沖行,可以起到去肝火之效。

第五個:一個動作,通肝經

肝氣一通,百脈皆通,然而,肝氣最易受情緒影響,生氣、發火等不良情緒,易形成肝鬱,肝氣一旦鬱結,便會損害肝臟機能。

經常推一推,可舒經活絡,通肝氣。

先左腳,後右腳,從腳背處,沿著腳縫,向腳趾的方向推,用點力氣,讓它有酸痛的感覺,每隻腳各五十遍。

然後,左腿彎曲,膝蓋放平,讓雙手掌交疊,按在左大腿根部內側,稍用力向前推到膝蓋,先左後右,各五十遍。

經常這樣推一推,可通肝經,強肝氣,護肝臟。

第六個:一項運動,強肝臟

常聽說「春困秋乏」,立春後,很多人會「犯困」變懶,但是,要注意,運動,有益健康。

適當的運動,不但可以對抗春困,還可保護肝臟健康,強健肝臟,促進其排毒。

走路,散散步,是養護肝臟不錯的運動選擇。

走路,有助於血液循環,促進排毒,減輕肝臟負擔,亦可強健肝臟,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

閑來無事,經常走一走,散散步,還可改善心情,有利於疏泄肝鬱,保護肝臟。

因此,春季,多走走,散散步,也不失為一項好運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