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訪埃森哲CTO:中國有望在2030年成為人工智能長官者

11月5日,埃森哲宣布將在深圳建立埃森哲全球創新研發中心,計劃於2019年上半年揭幕。該中心將以埃森哲深圳技術研究院為引擎,聚焦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領域的應用研發,幫助企業重塑互聯軟體和實體產品。

據了解,除了主要用於研發的埃森哲深圳技術研究院之外,埃森哲(深圳)全球創新研發中心還將包括埃森哲數字工作室以及埃森哲高科技風投,重點擴大對中國初創企業和新興企業的投資。

在過去幾年間,埃森哲與包括阿里、華為在內的中國科技巨頭企業頻繁接觸,致力於與企業合作開發雲端解決方案。今年以來,埃森哲也開始把目光擴展至中國的初創科技企業,旨在在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計算、虛擬現實技術(VR)等更多新興技術趨勢上發力。

今年8月,埃森哲與深圳初創企業碼隆科技達成戰略合作關係並入股,這也是埃森哲創新投資在中國完成的首個投資項目。據了解,碼隆科技是一家為企業提供電腦視覺技術服務的人工智能公司。在未來,雙方將面向所有需要以高清、顯微級別或是X光級別準確識別物體的行業,為客戶提供電腦視覺和商品識別服務。

對於埃森哲來說,這是其躋身中國人工智能市場的一個新的機遇。

去年,埃森哲發布的《人工智能:助力中國經濟增長》報告中提到,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潛力拉動中國經濟年增長率上升1.6個百分點。

人工智能也是埃森哲近年來重點關注的技術領域。談及與中國企業的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埃森哲全球首席創新官與技術官保羅·多爾蒂(Paul Daugherty)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無論是從投資創業團隊的長官力,人才,還是政府的政策以及創業的氛圍來說,中國都是一個在人工智能研發方面非常有優勢的國家。我很有信心,中國有望在2030年成為人工智能長官者。”

近日,保羅接受了界面新聞記者的專訪,分享了埃森哲在人工智能等技術領域的戰略布局,以及他對中國發展人工智能的一些見解。

界面新聞:能否談談在埃森哲在深圳設立創新研究院的考量?為什麽是深圳?

Paul Daugherty:有三個原因,第一,創新是我們工作的一個重心,它是我們推進業務和進行改革的重要成分。在研發上面,我們每年會投入8億美元來研發創新的技術。

第二,全球來看,深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創新之都。 埃森哲深圳技術研究院會加入到我們在全球範圍內32座技術研究院和研發點網絡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創新創業項目正在深圳發生,其中包括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產業,也包括華為、騰訊等科技巨頭。深圳創新創業的環境對初創企業非常友好,比如和我們正在進行合作的碼隆科技公司。

界面新聞:除此之外,埃森哲未來在中國還有哪些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

Paul Daugherty:我們未來會在中國範圍內進行包括自動化、機器人以及深度學習等方面的技術部署。另外,我們希望在中國範圍內與更多的當地企業進行合作,無論是像騰訊,華為,阿里巴巴這樣的科技巨頭,還是像深圳碼隆科技公司這樣的初創企業,我們都非常期待開展更多的合作。

界面新聞:你提到很多次像騰訊、華為這樣的科技巨頭,你認為這些中國的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領域發展中,扮演的是什麽樣的角色?

Paul Daugherty:我覺得這些公司在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他們把人工智能技術以不同的方式運用到他們的業務發展當中,有些是開發他們自己的人工智能產品,有些是把這個技術加載到他們自己的平台上,讓其他企業可以使用這些技術,使其產品更加有競爭力。埃森哲與這些企業進行合作,是把他們作為一個非常好的平台,同時也希望在中國範圍內找到更多這樣的客戶來運用我們的技術,對他們的業務進行一個顛覆性的變革。

界面新聞:說到碼隆科技,近來埃森哲似乎對中國的科技初創企業很感興趣,在選擇合作對象的時候,你們是否有一些挑選的標準?

Paul Daugherty:是的。如果是針對初創企業,我們會更傾向選擇,比如說 B2B的企業,他們在全球範圍內提供一些解決方案。另外就是一些戰略性的技術公司,這些公司主要是專注一些戰略性的技術,包括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虛擬現實(VR),量子計算等等。

另外,我們在挑選公司的時候也非常注重他們長官團隊的能力,我們非常在意這個團隊的品質是否符合埃森哲的業務發展,這樣我們才可以提供更好的創新技術給他們,用於更多的服務開發,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

界面新聞:你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在中國的發展狀況?在你看來,中國發展人工智能有哪些優勢?

Paul Daugherty:其實中國在人工智能過去的發展軌跡當中做的非常不錯,從幾方面可以看出來:比如中國有一系列的教育機構以及研究機構(例如清華大學),擅長人工智能的研究並且為中國提供專家人才。同時,我認為中國有很好的人工智能投資環境。我之前在美國知名市場研究公司CB Insights的網站上看到一份研究報告,是說2017年在全球有超過一半關於人工智能的風投都落戶在中國,這也使中國變成了一個十分具有投資價值的創新中心。

除此之外,中國在技術的領先能力上表現非常強勢,比如阿里巴巴,百度,華為,騰訊等公司都將人工智能應用在他們的業務擴展當中,這是非常好的一個勢頭。初創公司方面,中國的創新創業氛圍是非常好的,全球的獨角獸企業中有超過三分之一都在中國,全球前十家的獨角獸有五家也來到了中國。這樣的創業氛圍讓中國出現了不少優秀的創業公司,例如商湯科技(SenseTime)。從估值來看,它已經成為了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司。

所以在我看來,無論是從投資創業團隊的長官力,人才,還是政府的政策以及創業的氛圍來說,中國都是一個在人工智能研發方面非常有優勢的國家。中國有望在2030年成為人工智能長官者,我對這一點非常有信心。

界面新聞:你有沒有看到哪些阻礙的因素?

Paul Daugherty:我覺得其中一個阻礙可能是對勞動就業這方面的。人工智能時代對於勞動就業這一塊,我們的看法可能需要轉變,因為它可能會對於我們現有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我們知道中國的勞動就業人口是非常多的,但也是非常分散的,他們的工作有可能會被人工智能所代替。所以我覺得,在人工智能時代到來的時候,我們不僅一方面要投入到人工智能的研究當中,另外一方面也要確保中國的勞動就業人口如何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影響,他們要為這種轉變做好準備。

界面新聞:說到中國的勞動就業人口,我注意到之前埃森哲做過一個調查,問未來人工智能會不會代替既有的勞動就業人口,以及是否會帶來新的就業增長機會,但是在所有接受調查的國家來說,中國受訪者在這個調查中表現的情緒是最悲觀的,你認為其中的原因是什麽?

Paul Daugherty: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我們這個調查中還包括另外一些問題,比如對方是否期待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如何看待自己的就業前景等等。的確,我們調查中發現中國的受訪者相對來說比較消極。

我覺得這個消極反饋背後的原因有兩個,第一,這些大眾並沒有準備好接受人工智能進入到他們的生活當中。因為如果你不理解這個事情,你會非常本能地去害怕它,所以對於大眾來說,這個準備教育和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點,我覺得現在沒有一個合適的管道去支持人們來認識這種改變。實際上,我們發現在中國以外有三分之二的勞動就業人口,他們對人工智能的到來持有積極的態度。但是其中有超過一半的人沒有任何管道來獲取資源,告訴他們怎麽樣來應對這種轉變。

對中國來說,特別是身為對這個問題反應比較消極的一個國家,我們可以看到,在接受這件事的能力上,和他們準備好這個轉變的能力上,還是有很大提升太空的。

界面新聞:你在新書《機器與人》中有提到一個模型,一邊是人擅長的工作,一邊是機器擅長的工作,而這兩者之中有一個“缺失的中間地帶”。在你看來,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就業機會增長,是不是就在這個“缺失的中間地帶“中?

Paul Daugherty:是的,在這個書中,我們把它稱作“缺失的和中間地帶”(missing middle),因為這一塊是我們之前沒有討論過,也沒有預測到的一些人和機器之間的缺口。我在書中把可能會出現的新工作分為六大類,第一類就是訓練師(Trainer),它主要是通過多種載體對人工智能進行培訓,通過一些虛擬助理程式(virtual agent),例如Siri或者其他, 將人腦所擁有的無論是文化,語氣語調,以及對這些事件的反饋,通過人工智能把它反應給客戶。許多的企業,包括埃森哲,現在已經有雇傭這種人工智能的訓練師,無論是來研究人機互動,還是社會學,心理學方面。

第二個,我們叫它維系者(Sustainer),它是對人工智能進行一個管理、訓練、評估,提升它的能力並且把它更好地融入人的工作當中。

第三個,我們叫它解釋員(Amplifier),我們可以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對人進行賦能,比如我們現在一些鑽井的技工,我們主要是通過一些物理的鑽井設施來進行鑽井,但如果通過解釋員和人工智能的合作,就可以對這個鑽井設施進行一個實時的、可視化的監控,可以直接看到鑽井設施在井下的工作情況,觀察它的鑽頭是否是彎曲或者是斷裂,這是一個提升工作效率的非常好的工具。

界面新聞:我們來聊聊人工智能本身,其實人工智能是很早就提出來的概念,在近幾年突然變得很火爆。在你看來,人工智能領域在在2018年有沒有一些新的變化,或者2018年對於人工智能這個行業的發展來說意味著什麽?

Paul Daugherty:沒錯,人工智能的這個概念其實是在1956年的時候提出來的,在研究領域已經有超過60年的時間了,但是它這幾年變成了一個更加熱門的話題,我覺得主要有幾個方面。第一個,我們現在的計算能力不斷增加。第二個,在硬體方面的開發也開始增加,比如對於GPU和芯片等等。第三個是我們的結構數據,影片數據的捕獲能力也在提升。第四個是人工智能的算法的進步,包括一些深度學習的算法現在也進行了更深的開發,所以在最近的七到十年內,人工智能變成了一個非常熱的詞。

在2018年我覺得人工智能也並不只會實現單一的突破,它會是一個持續性的增長,因為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公司把人工智能應用到他們的業務上,來進行業務變革。所以埃森哲也把人工智能看成是在最近幾年間增速最快的一個技術趨勢,我們相信它在2018年也會持續地加速。

界面新聞:未來在人工智能這個領域,你個人還看好哪一些新的應用方向?

Paul Daugherty:人工智能應用的領域確實是非常廣泛,我個人也有很多看好的方向。舉個例子,對於能源公司來說,他們能夠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更加有效地管理電力,同時也可以運用這個技術更有效地進行石油和天然氣的開採。第二個就是醫療領域,我們可以在醫療領域地人工領域進行一些非常有趣的應用,比如放射性療法,可以應用人工智能進行癌症的診斷和治療,另外我們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在對於治療抑鬱症方面也有非常顯著的成果,所以我相信它在醫療方面會有非常大的潛力。

界面新聞:你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包括一些安全性的問題,比如資訊泄露或者是技術濫用,你覺得該如何規範?

Paul Daugherty:其實任何一個技術都是中立的,有好有壞,關鍵在於人是如何使用它。確實,人工智能的到來會產生一些我們之前無法預設到的影響,比如現在在美國,大家就非常擔心社交媒體加載了人工智能後會形成一系列消極的影響,比如會形成一些具有話語權的小團體,他們的討論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在中國我們也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在遊戲技術上過多的應用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所以我們要確保找到一個合適的路徑,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我覺得我們應該開發一種負有責任的人工智能,如果企業不做這方面路徑的探索,人工智能的發展會變得非常讓人擔憂,就像之前提到的網絡安全,這是非常大的風險,因為我們已經看到有人會用AI進行網絡攻擊。另一方面要注意的是我們要如何運用人工智能來更好地、更有效地保護我們自己。

界面新聞:除了人工智能之外,你怎麽看其他的像區塊鏈,量子計算這樣一些新的技術趨勢?

Paul Daugherty:在埃森哲,我們下一個技術領域重點稱為“工業X.0”,融合了不同的技術使用於下一代的產品設計及生產,當中包括新的產品設計模式,例如3D設計、VR、3D列印以及機器人組裝等。也包括區塊鏈,我們認為分布式账本技術將會是一個重要的投資領域,還有一些在提升計算能力的技術領域,比如量子計算,另外還有擴展現實(Extended Realiy XR),這些技術都是我們比較看好的,我認為在未來幾年內都會持續加速。

在明年春季,我們埃森哲深圳技術研究院正式揭幕過後,可能這個問題還可以進行一個後續的回答,因為我們到時候也會繼續探討我們在未來五到十年內更加關注的一些新的技術會是哪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