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隋煬帝雁門之圍時李世民曾參與勤王並當了參謀

隋煬帝楊廣一生也是毀譽參半,他在位期間造了很多大工程,導致民力不支,一直被後世詬病。他的軍事水準也不是太高,攻打高句麗沒成,又出了個雁門之圍被突厥困住。在雁門之圍時,李世民曾經參與了勤王軍,並在後來起到了參謀的作用。

大業十一年(615年)楊廣被匈奴圍困在雁門時,李世民參與了其中一路勤王救援楊廣的軍隊,起到了一點作用。但是後世都說李世民救了楊廣,這顯然是極度誇張的說法,嚴重拔高了李世民的作用。

隋煬帝大業十一年(615年),隨著天下逐漸動亂,原本已經臣服隋朝成為隋朝下屬附庸的突厥舉兵叛亂,突然襲擊正在山西邊境一帶巡視的隋煬帝楊廣。隋煬帝楊廣被圍困在雁門,形勢危急,情形類似於當年劉邦的白登之圍。

隋煬帝被圍後,各地軍隊紛紛勤王,只有17歲的李世民也參加了屯衛將軍雲定興的援軍。李世民此時只是作為一個貴族子弟進入軍中鍛煉,處於學習體驗戰爭的階段。關隴集團子弟有從軍的傳統,類似李世民這個年齡開始從軍的也比較常見。

李世民在救援行動中,向主將雲定興提出大張旗鼓,做出一直規模很龐大的大軍到來的假象,迷惑突厥人。突厥人看到援軍勢大,說不定會退兵,至少不會輕易來決戰。雲定興采納了這個主意。

這個主意有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突厥人至少沒有與雲定興部發生大戰。但之後突厥退兵,雲定興部援軍起到的作用有限。

突厥退兵,有三個方面的因素。第一,突厥人攻城能力有限,雁門城內的隋軍為了保衛皇帝也作戰勇敢士氣高昂,突厥人圍城之後久攻部下;第二,在突厥政權內地位很高的隋朝義成公主遣使向始畢可汗報告突厥的北方出現緊急軍情;第三,各路援軍紛紛到達,突厥攻城不下且外有強敵,不退兵的話處境危險。

雲定興部只是很多路援軍中的其中一路,起到的作用很有限。李世民在雲定興部作戰中,起到了一定的參謀作用。此戰中,年輕的李世民開始展現出一定的軍事才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