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隋末起義軍為何曾反覆爭奪一個糧倉,原因竟是這樣

公元617年3月,瓦崗軍李密帶領數萬人馬,攻取了興洛倉,然後打開倉窖,賑濟災民,促使大量的貧苦百姓投靠了瓦崗軍,瓦崗軍的人數也得以迅速增加。其後,李密一鼓作氣,又拿下了回洛倉。

後來,王世充帶領隋朝援兵趕到,將瓦崗軍圍困,李密不敵,棄守回洛倉,回洛倉又被王世充佔領。

公元621年,李世民率大軍圍困洛陽城中的王世充數月,逼迫王世充投降,回洛倉最終落到了李世民的手裡。

那麽,回洛倉是什麽,為什麽隋末的各諸侯軍隊,要拚命爭奪呢?

實際上,這是隋煬帝修建的,除了大運河之外的又一項大工程。

隋煬帝定都洛陽後,在周邊修建了許多規模宏大的國家糧倉。其中,就包括了回洛倉、興洛倉等。他憑借著大運河便捷的水路航道,將大量的糧食囤積在了這些國家糧倉內,以保證當時整個洛陽皇城的糧食所需。同時,為隋煬帝軍隊的南征北伐,提供了充盈的糧草。

隋朝糧倉的發掘,始於2004年,直到2012年才基本發掘完畢。從已經發掘的情況來看,其規模之大,保存糧食技術之完美,存糧總量之巨,都讓專家為之咂舌。

而這些糧倉中,尤以回洛倉最為有名。

回洛倉建於隋朝大業年間,位於“洛陽北七裡”,是隋朝國家糧倉中規模最大,儲存糧食最多的一個糧倉。當回洛倉完全呈現在世人面前時,考古專家都為之震驚,紛紛被這座1400多年前的國家糧倉所折服。

回洛倉的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355米,其面積相當於50個足球場的大小。《資治通鑒》中記載:“倉城周回十裡,穿三百窖,儲積糧谷。”整個倉城分成四個區域,分別是辦公區域、倉窖區域、漕運區域和車馬道。

考古發現,在這片遺址上,規整地分布著710座倉窖。每個倉窖的直徑達10米,深約10米,可以存放大約50萬斤的糧食。這樣算下來,整個回洛倉能存放糧食達到了3.55億斤,這是一個怎樣龐大的數字!

1000多年前的回洛倉,儲藏著從全國各地經大運河源源而來的糧食,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倉”。

除了規模宏大外,最讓專家稱奇的就是回洛倉存儲糧食的方法。

元代農學家王禎在《農書》中,曾對古代儲存糧食的方法有著詳細的記載:“夫穴地為窖,小可數斛,大至數百斛,先令柴棘,燒投其土焦躁,然後周以糠,穩貯粟於內。”

經考古專家的實地考察,回洛倉正是採用了這種獨特而有效的儲糧方法。

其一、精心選擇地勢和土質。

回洛倉建在洛陽城外邙山的緩坡地帶,這裡土層較厚,雨水不會淤積,易於排水。同時,這裡的土質乾燥,黏性較高,可塑性強,不會輕易崩塌,非常適合挖掘倉窖。而且,回洛倉緊鄰漕運,能實現糧食的大量轉運和集中。回洛倉距離洛陽城也不遠,方便隋朝對於糧倉的防衛和管控,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其二、建造過程科學。

挖掘好倉窖後,先在倉底和倉壁鋪上一層厚厚的棘草,把它壓實。然後點燃這些棘草,既可以除去倉壁的濕氣,讓倉內土質乾燥板結,還可以燒掉土層中的各種蟲害,讓糧食免於遭受蟲災。

然後,再在倉壁抹上一層厚達20公分的青膏泥。這些青膏泥的密封效果非常好,既可以防潮,還可以預防雨水滲漏。

最後,在青膏泥的上面鋪上一層糠,再墊上一層木板或草席,徹底達到防潮的效果。把糧食裝進倉窖後,在倉口處用青膏泥密封。

這樣一套流程下來,倉窖就能防潮除蟲了,窖內的糧食也可以儲藏數年之久。

據說,專家曾在含嘉倉的一個倉窖裡發現了滿滿一窖糧食,雖然已經全部碳化了,但仍然可以看出每粒糧食的完整形態。由此可見回洛倉儲糧技術的成熟和科學。

就目前的儲糧技術,肯定遠遠高於隋朝時期,但在1000多年前,古人就能想出如此科學的方法,解決了存糧中的防潮和防蟲的技術難題,也確實讓人驚歎。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國以民為先”,正是因為古代統治者對糧食的高度重視,才造就了回洛倉這樣的千年糧倉奇跡。

(參考資料:《資治通鑒》《農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