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招聘開閘,闖出一片新天地

文/楊潔

編輯/羅傳達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顧城在40年前寫下的這句話,散發力量與辯證思維,正是時人或缺的武器。

2019年伊始,大大小小的企業在陸續收窄戰線,難得的寂靜時刻。一位行業人士告訴鋅財經:“真正的問題是,市場的泡沫已經破了。”

很多人仿佛進入了黑夜,刺眼的裁員消息依舊滿天飛,尤其在互聯網公司。如滴滴、美團、網易、京東、比特大陸等互聯網頭部公司不斷傳出裁員的新聞。

月有陰晴圓缺。

中國經濟多線並舉,有互聯網虛擬經濟,也有製造業、實體經濟。互聯網叫囂的“寒冬”,並不是經濟的全貌。裁員也不是職場的全部,即便是互聯網行業,也需要新鮮血液的注入,隨著相關新興產業崛起,人才依然是公司發展的重中之重。

過去兩個月,鋅財經在走訪了多家企業,跟諸多企業老闆、HR、獵頭聊了之後,發現艱難之中還有好消息。問題在於,當招聘開閘,又是誰的黎明?

他們招不到人

“我們得活下去。”在採訪中,集滿客創始人李天懿告訴鋅財經。這是杭州濱江的一家做小程序的初創公司,團隊規模:40人。

李天懿稱,即使處在小規模階段,集滿客並沒有受到寒冬的波及:“公司有穩定的盈利,現在還在做市場的階段。”

2018年,集滿客從8人團隊規模開始做起。到了今年,在把基礎做起來、模式跑通後,隨之開始了招聘。據李天懿介紹,目前預計在市場端再擴展20人左右,技術端擴展10人左右,產品運營端再擴展到10個人。

但在資本寒冬裡,個人的困局往往在於找不到好的工作,但對於企業,則完全是另一種困局:一方面需要人,一方面卻招不到人。

李天懿說,對於初創公司集滿客,他們遭遇了招人難的問題,即使他們給出的薪資等同於市場價格,其發出來的崗位對人才也沒有那麽大的吸引力。

尤其是,作為技術驅動型的公司,集滿客對於技術端的人才需求量較大,但招聘起來舉步維艱。

互聯網之外,實體企業顯得更加艱難。

凱氏兒童用品的創始人袁吉峰最近就很頭疼。這是一家生產製造企業,規模和現金流都非常穩定,但招聘依然是個問題。

他告訴鋅財經,年輕人不大願意做生產。“工人每天要站在那邊或者坐在那邊,扛的都是最苦的東西,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去做這些髒的亂的工作。”

“我們在招聘的時候擺台子、放喇叭、提高工資,依然沒有太大效果。”袁吉峰笑稱。

袁吉峰也表示,他們最怕的不是求職者講條件,而是“有偏見”。

“即便到了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覺得金融、互聯網等行業更‘高端’,實體經濟企業太‘土’。”袁吉峰半開玩笑地說。

因為被認為“土”,很多時候,即便他開出的待遇更高,一旦金融、互聯網行業招聘同樣崗位,很多人的簡歷就不會送到他那裡……

2月18日,浙江省杭州市人才市場新春首場招聘會上,近50家企業推出了1000余個工作崗位,涉及各個工種。

在招聘會現場,杭州四惠自動變速箱有限公司業務總監付海濤告訴鋅財經,應聘者不是太多,招工確實有點困難,而且很多求職者大都盯著行政、行銷、金融、互聯網,對一些製造類企業和技術操作類崗位熱情並不是很大。

聖奧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科招聘主管姚國飛稱,他公司最吃香的兩個崗位,一個是銷售內勤,還有就是會計崗位。但他們急需的技術工人月薪能達萬元以上,不過前來應聘的人卻寥寥無幾。

姚國飛解釋,一些技術性崗位對於經驗和專業性都要求較高,應屆畢業生和非專業人士很難勝任,所以造成這類崗位應聘者少。

在招聘現場,新興產業用工需求旺盛,表現得更為亮眼,比如光電、新能源、電子商務等之類。但這些領域的人才同樣稀少。

據BOSS直聘研究院《2019年一季度人力吸引力報告》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就業市場回暖,人才需求同比增加31.8%。

報告稱,由於就業市場競爭激烈,宏觀市場仍在波動期,求職者對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接受度普遍降低,對公司規模更為敏感,小微企業人才需求顯著增加,但招人難、成本高的問題依然嚴峻。

更招不到合適的人

企業招不到人只是淺層次的。更可怖的,是招不到滿意的人。

在鋅財經的採訪中,不少企業家和HR的共同觀點是,由於市場影響,表面上,市場上的候選人越來越多。直接體現是,簡歷確實“增多了”,篩選簡歷的時間也比之前更多,但招聘效果卻不如以前。

“我在大約比往年多出2-3倍的簡歷裡,仍然找不到合適的人才。”在互聯網公司做HR的王雲告訴鋅財經。

這些企業中,“合適的”三個字,成為他們在招聘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詞。

對於像集滿客這樣的小公司來說,隨著公司規模的逐漸擴大,對於初級的人員會減少,急需加大資深人員的招聘,“一方面是是招聘,另一方面還需要主動去尋找,去挖,去找到對這個行業有經驗的人才。” 李天懿告訴鋅財經,但這並不容易。

智語科技創始人呂韶同樣表示,今年的招聘“要求會更高”,“初級的人員會減少,還得加大招資深人員。”

即便是今年市面上的候選人比往年多了,但對呂韶而言,他不會卡低薪水。前提是這個人是他們想要的,“還是找到合適的人,人不是越多越好。”

袁吉峰告訴鋅財經,“人力資源費用是很大的一塊費用,所以我們對每個崗位人員控制是很緊密的。”

沒人否認,2019年是一個人才市場的轉捩點,在轉捩點的過程中,人才結構各個方面的策略都會發生相應的轉變,但優秀的人才或者是最核心的人才,在市場中永遠不夠。

“(招人)不容易,天天都不容易。人才都不是招回來,都是要去挖,要去溝通。”呂韶感慨。

之前,袁吉峰認為自己所處的製造業面臨年輕人的偏見。為了消除偏見,他們現在試著培養屬於自身的企業文化,給年輕人更多學習、晉升的空間和表現的機會,而企業努力的目的,是想留住人才。

招不到合適的人才怎麽辦?有些企業家想到了自己培養,直接招應屆大學生是一個辦法。

今年3月初的媒體溝通會上,新希望集團劉永好也表示:新希望目前不但沒裁員,今年可能還要新招5000個大學生。去年新希望集團招聘了近4000人,保有率很高,新希望也推行了人才的百、千、萬工程,“百”就是100個合夥人;“千”就是1000名管培生、碩士生、基層管理幹部培養的搖籃;所謂“萬”就是招收10000名大學畢業生充實集團的員工隊伍。

企業家們還有一些別的辦法。

LinkedIn(領英)中國解決方案及服務負責人王歡告訴鋅財經:“我們今年發現了一個特點是,企業在招聘的時候是技能為先,崗位其次。企業未必再找做過這個崗位的人,而是要找具備這個崗位能力的人。”

在“合適的”命題之前,大公司也不能例外。

有資深獵頭向鋅財經透漏,近期某頭部互聯網公司在業務調整後,強現金流業務集中到了章何手上。章何是職業經理人,“和公司其他創始人不一樣,他要靠業績站穩。”該獵頭說。

因此,他要求強現金流的業務招聘,需要自帶資源又服管的“能力者”進來,但該公司的薪酬卻沒有多大吸引力,目前都在市場中位的薪酬結構招聘。

“業務上挑戰很大,錢又給不起,還要精英自帶資源入局,就超級難啊!”她感歎。

理性看問題:

哪裡有缺口,缺口有多大?

春節過後的幾個月,招聘已經打開閘門。

資料顯示,湖北省將組織1214場專場招聘會、提供115萬個崗位,河北省組織招聘活動262場,提供超過47萬個崗位;深圳將舉辦306場免費招聘會……此外,創業公司和上市公司在招聘過程中也多沒有缺席。

根據獵聘大數據,2019年一季度各大行業招聘需求相對較為穩定,且行業需求結構與2018年一季度大體一致。在整體大環境下,哪些行業更有機會?

1、互聯網人才需求依舊旺盛。

據獵聘大數據,今年一季度,互聯網行業需求依然最為旺盛,佔比為28.01%,在宏觀經濟環境壓力下,互聯網行業在不斷探索並且尋找新的增長點,此時更需要新鮮血液的注入。

據BOSS直聘,2019年春節後首周人才需求同比增長52%,互聯網仍為人才需求最旺盛的行業,春節後首周人才需求最旺盛的前三個細分領域:電子商務、在線教育和互聯網金融。

據拉勾網兩項最新互聯網招聘數據顯示,從整體來看,To B行業人才的招聘需求量加大,在本次寒冬中承擔起了增長重任。目前,To B人才因為行業的快速發展受到了爭搶,市場上To B型人才會比以前好找工作。

2、券商人才需求回暖

A股短暫的春天讓券商的經營業績有很大的改善,券商行業的人才招聘率先有了回暖的跡象。據券商中國報導,相關券商對外發布的招聘職位明顯增多,國金證券目前掛在獵聘網上的招聘職位有368個;光大證券、安信證券也有200多個崗位正在熱招,分別為223個、212個職位。近期還有大型券商投行重啟校園招聘。

3、遊戲市場人才回暖

自2018年12月29日版號恢復審核後,共計959款國產遊戲產品過審。日前,2019年首批進口遊戲版號放開,預示著遊戲行業進一步回暖。在政策明晰的情況下,遊戲相關企業在尋求新的轉向的同時,也在逐步放開招聘。隨著遊戲公司在海外市場布局,部分遊戲公司的招聘還在擴大,比如網易放出部分海外研發崗位、運營崗位。

4、新技術行業正在崛起

在採訪多位獵頭之後,鋅財經發現:5G、AI、AR、大數據、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物聯網等新興領域的人才需求缺口較大,高技能人才不必過分焦慮。這些技術在企業當中的應用,實際上就產生了很多新型的崗位和職位,還有對新型人才的要求。這些也都是非常熱門的市場需求增長點。

獵聘報告提出,隨著5G技術的持續升溫,電子通信行業在各大行業中發布的職位增量最高,達41.62%。

智語科技創始人呂韶告訴鋅財經,人工智能相關人才依然緊俏。“許多求職者者對人工智能行業有濃厚的興趣,一些傳統的行業也在往智能化的趨勢上走,行業有巨大的發展機會。”

5、製造業升級人才缺口大

伴隨製造業轉型升級、產業互聯網的轉型,製造業人才市場有巨大的需求缺口。根據公開報導反饋,在製造業,截止2017年底,高技能人才僅有4791萬人,僅佔全部就業人員的6%左右。未來高技能人才不足的結構性矛盾將進一步凸顯。據外界測算,到2025年,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十大製造業重點領域人才缺口將超過2900萬人。

對求職者的建議:

要埋頭乾活,也要抬頭看路

我們要看到光。

首先,裁員還是有的,規模還不小。甲骨文裁員900人,滴滴宣布將裁員15%,涉及員工超2000人;美團被爆出3分鐘簽字畫押離職,根本沒有反應機會;網易也有一輪較大幅度的裁員……

但也有不裁員的,58同城CEO姚勁波在公開場合表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58同城會加大在研發、市場方面的投入。

“不裁員、不減薪,繼續擴張,企業更應放寬視野,該投入還是要投入,逆勢擴張或將贏得未來。”面對這樣的經濟形勢,姚勁波表達了58同城的態度。

在寒冬中,大企業要實現新的增長,也要進行人效的管理變革,打造一支增長團隊。裁員不是辦法。

總體來看,各行各業、全國各地都存在著機會。今年,隨著就業市場之後的延時反饋,優質機會預計呈現增多趨勢,將為求職者帶來更好的工作機遇。

高層提出,“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獵聘高級職場顧問建議用人方:轉變思維方式,開拓新的招聘渠道和用人模式,擁抱新的就業形態,盤活已有人才資源和新增人才力量。

“只要發展,就需要補充人。” 集滿客創始人李天懿的這句話得到很多企業家的認可。

求職者個人應積極關注就業方面的大政方針以及招聘動向,了解新興領域、熱點地區的就業趨勢。具體說來,目前5G、AI、AR、大數據、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物聯網等新興領域的人才需求缺口較大。同時也要關注製造業、實體經濟等。

獵頭建議,職場人應做到既要埋頭乾活,也要抬頭看路,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就業技能,做一個學習型的職場人;明確職業發展方向,勇於抓住新機會,接受新的就業理念,拓展屬於自己的職場進階路線。

5月8日,北京,領英中國解決方案及服務負責人王歡在接受鋅財經採訪時說——

“我覺得對於職場人才來講,更多的是跟自己賽跑。

“我們對人才的建議是,在關注一些宏觀趨勢的同時,不要被太多這種紛擾的信息所困擾,或者恐慌。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立足在自身,看到自己是否一直能夠保持提升和積累,比如每一年有什麽樣的進步,年終目標是否實現了,是不是能夠分階段努力等等。

“我覺得職場其實是一個長期馬拉松式的過程。職場對於軟技能的需求、可遷移技能的需求、新技能的需求,人才可以著重培養自己在這方面的能力……

一年多來,不確定的消息太多了,一股一股的負面風氣讓人跟隨。但面對當前的狀況,不管是企業家還是員工都需要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

月有陰晴圓缺。希望處在黑暗面的人不放棄希望。

“希望,是我們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擁有希望,美好的明天終會到來,失去希望,迎接你的只有死亡。”

(章何為化名)

本文版權歸“鋅財經”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