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大國發院盧峰:美國的焦慮、失落感是長期存在的

  新浪財經訊 5月9日晚間消息,“中國金融四十人看四十年”系列講座第4期暨“CF40·孫冶方悅讀會”第9期在北京金融街交通銀行大廈召開,CF40特邀嘉賓、北京大學國發院教授盧峰結合CF40學術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主題演講內容發表演講。

CF40特邀嘉賓、北京大學國發院教授盧峰CF40特邀嘉賓、北京大學國發院教授盧峰

  以下是盧鋒演講全文實錄:

  謝謝海明CF40的邀請,說實話三個沒想到,原來說讀書會,我以為是CF40辦公室,沒想到是這麽大的場。第二個沒想到,這麽多人。最後一個沒想到,是說讀書會圍繞著書,說中美關係有關,是我沒想到。接下來把中美貿易戰或者爭端這一部分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想結合書裡面有一個比較理論性的一個觀點,我在北大講經濟學原理經常也講關於貿易理論方面的知識,我想結合起來做一點探討,然後請教在座的專家。

  我覺得這本書看完以後,我認真讀了一遍。剛才隆主任講的是第一章總論,後面有分論,就是貨貿、服貿、引進外資還有走出去對外投資最後還有金融開放。我還有三個專論,區域擴展再加上特殊經濟區,最後一個是制度性的開放。我覺得整個構成非常全面系統的對40年中國開放的視角做了一個全景式的描述,我覺得結構非常清晰,內容我們都看到非常豐富。他這個視角圍繞政策、績效,主要是描述政策敘述過程然後闡述我們偉大成就,我覺得非常具有權威性,好多一些細節的東西不是很清楚的,通過隆主任這本書,不管是隆主任的前面的總論到後面的後論非常清楚,這本很全面的書想評論就很難評論,我找到一點,我們走過40年,我們成就有目共睹,這個背後有一些規律,這個規律背後有什麽?可以從學術、理論上進一步看。我覺得讀這本書,隆主任講到重要的,加工貿易就是全球新背景下一個路徑,大概在第一節還是第二節第三段,專門講了為什麽做加工貿易,構成了中國工業化新的路徑的到來。

  然後他這個裡面還提到,03年專門寫過加工貿易的專著,專著提出來專門調研做了很多的問卷,然後在理論上分析,實證上考察。剛才海明秘書長提到的,關於中國開放的一些看法,07年我們也編了一本書,我覺得都很有關係。他提出一個理論性的觀點,我就這個觀點,我在學校一個研究人員的角度考慮類似的問題,並且也正好機緣巧合,我在03年在哈佛的時候,有一個產品類分工的概念,或許能從這個角度,為什麽加工貿易能起來,背後的經濟規律是什麽?為什麽能夠支撐中國開放發展的巨大驅動力。我講什麽意思?國內對加工貿易經濟原因有很多觀點,我覺得觀點都有道理。比如說一種觀點,加工貿易是什麽?是產品生命周期角度來解釋,或者用驗證模型的理論來解釋。我沒有時間,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很容易找到這個概念。這樣一些理論解釋加工貿易的經濟活動往往對一些國際性的轉移是具有啟發性,但是我覺得它沒有抓住加工貿易幾個特徵。加工貿易是供需,加工貿易基本定義,我們進口原輔原料、進口零組件,甚至三來一補,進口設備,我們加工好了以後再出去,我們承擔整個生產過程某一個或者若乾個區段緩解零組件,是深入到產品內部區段工序,這個驗證模型、產品周期沒有講到這個。經濟學對產品、工序不區分的。

  還有一個理論,微笑模型。微笑模型導致區分工序。在管理學家沒有經濟學的邏輯,還是可以進一步探討,但不能苛求。我當時在哈佛研究提出產品分工的概念。我寫過一篇長篇論文,博士論文做這種題目我們就來探討。07年我專門去做產品分工解釋服務貿易,服務外包、軟體外包,做了一些調研,比較早寫了一本書,就是說產品類分工既能解釋加工貿易,也能解釋服務外包。換句話說,服務外包和加工貿易它的表現形式完全不一樣,但是共享了一個類似的邏輯,這個邏輯就是服務。我在哈佛做了8個月的工作,詳細分析了經濟學的原理,分析了為什麽能起來?這是跟技術的進步,跟制度的改進,包括全球化的貿易成本有關係。不同的產品分工到哪一個程度跟產品技術特徵有關。比如說工序能不能分離,不同的工序在要素投入的比例是不是一樣?我在論文裡做了闡述。我還找到了全球分工最早的起源,是美國在60年代為了調整它的產業結構,搞了生產共享型。包括對你中興一巴掌打過去,恨不得你死,但背後有一套的邏輯,巨集觀的均衡面臨極大的困境,這給我們後面討論中美貿易提供了一個深刻的時代背景或者經濟根源。

  產品分工跟我們經濟學講的行業間分工、行業內分工的關係。我在哈佛做這個研究當時挺興奮,我覺得中國產品加工貿易的實踐,實際上就是有一個非常好的簡單的簡明扼要的很有道理的解釋,理論上是通的,實際上一般規律跟中國的結合。我們講書或者有關著作中,為什麽加工貿易不僅僅是貿易形式,給中國開放發展提供了一個路徑,我這裡提供了一些資料,也是我03年從哈佛回來以後我自己找的數據。就支持了(蒙部長)講的觀點,比如說加工貿易發展非常快,比一般貿易。過去講雙缺口模型,我的出口小於進口有一個gap,我的儲蓄小於投資我有另外一個gap,所以我要彌合。中國對這個模型提供了反例,為什麽提供了反例?我們搞了加工貿易,我們的账戶經常有盈余,我回來以後專門找海關要的一個數據,這是03年的數據。當時我就注意到,加工貿易實際上80%都是外商企業。這裡面有非常重要的延伸的效果,就是利用中國勞動力做加工貿易,在微觀層面是有利可圖,所以外資企業就願意到中國來,所以中國在吸引FDR上就有了一個全世界經驗。我記得在90年代末,我有一次東歐開會,東歐國家非常羨慕中國,中國貿易品要素的優勢能夠體現出來,形成一個巨集觀因素,賺順差。中國資本還沒有走出去,所以基本上進來的就是我們 淨流入。所以這些巨集觀層面的一些大的一些變化,我覺得都可以從加工貿易這個點上得到一個闡述。

  加工貿易因為它是在一個供應鏈裡面分工,最後形成了競合關係,大家既有競爭又有合作,我覺得應對現在這個局面仍然是有利。這個點是什麽?中國對美國的貿易盈余跟其它國家的貿易逆差有非常緊密的聯繫,甚至現在越南對美國的順差也跟對中國的逆差緊密結合到一塊,產品的分工就剛才講到,隨著我們走出去我們結構調整,我們就到了好多勞動力密集型轉移,中國跟世界的格局,在一個新的層面上進步。對於中國應對目前的情況,包括怎麽來走向未來找到一些方案,包括我們今天談到比如說李克強總理中日韓會談上很快就開啟一個新的局面,我覺得背後有很深刻的根源,根源有很多,其中加工貿易是非常重要。

  當時我畫了一張圖,加工貿易爬樓梯,開始是組裝,後來到簡單製造,到工商調研我非常有意思,剛開始我們做最簡單的滑鼠、鍵盤,慢慢做標準零配件的配套,我覺得現在中國到了哪兒?到了這兒,美國一巴掌打過來,我們還得接著,但是我們已經走過了很長的路。

  最後一個,它現在的變化在哪兒?就是因為我們的成功,可能就派生出一些新的問題。美國人不幹了。眼瞅著這麽下去,再過十年,美國掉在我們之下。就看到美國對中國經貿政策或者中國整體戰略做了一個全面的一個反思或者一個調整,我在這兒CF40有關專題裡面專門歸納了美國對華經貿政策六個方面的內容、變化和三個方面的特點,今天就不一一展開講了。

  為什麽美國它一定要做這麽大的變化?一個洗衣機一個是電子版收關稅還有302調查。然後接二連三對中國采取行動,第一個301,第二個對中興的調查。在CF40的平台上,跟大家交流中美這樣的變化,有幾點原因。

  第一美國經濟增速下滑,增長動力不足,它失望。

  第二,美國相對競爭力,特別是對中國,相對競爭力的下降。

  還有傳統國內矛盾的進一步發酵,使得中美經貿關係可能有一些深層矛盾。

  另外有三個原因跟中國經濟追趕或者崛起這個體制特點有關。我們政府跟市場的關係,我們政策理念、政策體制確實跟其它國家不一樣。在經濟體制方面,我覺得有些東西可能是後起國家的優勢,也有一些是需要調整。但是這樣的一些問題可能在美國是沒法接受。

  還有一個中國產業政策的表述、實施具體細節包括我們民間或者宣傳部門的一些表述可能也有一些,分貝有點高,調門有點高,引起美國的不安。

  還有,川普包括他的要員,他們整個價值觀、立場取向總的來講偏離了主流了的競合關係或者對衝。

  最後一點,短期國內因素,包括選民的需要,川普的回應回饋,包括他中期選舉需要這種強硬的貿易保護主義給他托盤。

  這個裡面我覺得,有一些原因會周期性再現。有一些原因,川普的理念、團隊的理念很重要,但是我覺得是次生的。把川普這樣一些人挑選到掌管美國這樣一個位置,從這個意義上講還是次要。

  前面三點,我覺得美國的焦慮、失落感是長期存在。

  最後兩點,我們體制特點、政策做法,往往在很多爭論中是最激烈最膠著,但是也正是在這些領域,雙方或許都還是做一些調整。現在形勢很嚴峻,但是仍然可能找到一個和平、合作這樣一個路徑。

  分析最後這一節。隆主任書裡,第33頁,這裡面講到第八點,要牢固樹立三種意識,避免三種情緒,我覺得對現在非常重要。什麽是三種意識?開放發展意識、國際責任意識、國際分工意識,不要輕易因為國際形勢變化,或者說某一些國家對中國接二連三的發難。十八大以後最高長官人講的保持戰略定力,我覺得在這個層面可能是一個非常具有針對性的。另外一個防止三種情緒,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民粹主義情緒和夜郎自大的情緒。我覺得這個事情要客觀來討論,我覺得確實是要借鑒的。

  總體來講,悅讀會,回顧中國發展過程,剛才我講一點感想。開放發展,讀隆主任的書,實際上已經鮮明了,開放發展是中國整個經濟發展崛起的特點。什麽特點?事實描述感,我們是開放的並且在開放中實現發展,這個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這樣,要研究這個歷史過程你就知道,隆主任這本書裡面講到加工貿易,我們長官人不斷的提升擴大發展,也包括隆主任這樣一些官員做大量的工作就變成了我們的特徵,比較西方比較韓國、日本,他們都認。美國的高官講到中國跟日本,其中講到中國好地方在哪兒?中國相對開放,日本不開放,所以我修理你。中國你的產業政策,這個我們不能接受。這個特點,中國開放也是中國發展的優點,為什麽是優點?就是書裡講的,開放加工貿易給我們提供新型工業化的一個切入點,我們剛才引入一些理論上的思考,包括一些經驗證據也闡述了這個越來越證明這個理論。最後一點,你開放階段性成果,你還要往前走,往前走會非常難,也是我們的難點,現在是很難,我們怎麽走到最高點,走到2035年實現現代化,兩個一百年變成現代化強國。所以這個書的標題,構建開放還要完善,最後實現現代化強國。我們要克服現在中美關係給我們帶來的困擾,我們該改革開放堅持改革,同時我們對美國不合理的訴求我們要回應,最後我們往前走。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楊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