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重現古法美味,回味兩宋風流

季節的變更是悄無聲息的,只有在某天突然感受到寒氣的侵蝕、夜晚的漫長,看到第一片落葉時,才會驚覺秋天的到來。

但若生活在南宋,“交秋”典禮上聽太史官稟奏一聲“秋來”,看梧桐樹飄落一兩片黃葉,便是秋天了。從此炎熱成了涼爽,煩躁轉為淡定,直至下一個輪回。寒來暑往,秋收冬藏,宋人就在這一年年的時光中生活、交遊,最終匯成了一個迷人的時代。

立春是春天的伊始,在宋朝,人們會參加一場“鞭春牛”的祈福盛會。用泥土加草木塑造一頭大春牛,並塗上彩繪,象徵著五穀豐登。立春日清晨,小吏與圍觀民眾會用彩鞭棍棒瘋狂擊打春牛,直至轟然倒塌,粉身碎骨。他們認為,毀得越是徹底,祈福效果就越是靈驗。要是累了,就吃春天特有的食物:春餅。一張輕薄半透明的圓形面餅,隔上紅紅綠綠的蔬菜絲,卷折成筒,一口咬下,仿佛將初春吃進嘴裡。

春餅

此時,不邀三五好伴出門遊玩似乎浪費了這一年的大好春光。宋朝人喜歡賞花,據說北宋洛陽市民的踏春主題每月一變,正月尋梅、二月探桃、三月賞牡丹,海棠、薔薇、梨花、桐花、牡丹……不必遠行,近郊的名園芳圃即可。在鮮花盛開的樹下,鋪一席案,賞花飲酒,談天說地。城中花市更是熱鬧,有盆栽、也有用竹籃裝著的折枝鮮花,人們將買來的花簪在頭上,回家將花瓶全部插滿。自視高雅、又是吃貨的北宋文人想出了一個吃梅花的方法:梅花湯餅,將白梅泡出的汁液代替清水揉面,普通的湯面片就有了梅花的香氣,再加上雞湯,鮮香但不顯油膩,非常符合文人的飲食追求了。

梅花湯餅

宋朝建立之後,統治者加強了對於佛教的保護,宋朝人普遍接納了樸素的佛教觀念,延續到現代的“放生會”便因此得來。每年四月初八浴佛節,善男信女買下小販手中的動物,將它們放歸大自然。除此之外,七月十五的盂蘭盆節杭州吃素者比例更高達十之八九,連城中屠宰戶也會關門罷市,那吃什麽呢?齋菜館向你敞開大門,油炸河豚、雞元魚、元羊蹄、大片腰子等都由素食做成。

夏季太熱,連素食也不想吃,陷入“什麽都不想吃”的無食欲狀態,對不起,不行。出門社交是宋朝上流社會必不可少的活動,在推杯換盞間加深與他人的聯繫,或許就能在未來某一次幫到自己。社交一般是舉辦家宴,本是家常菜就足夠,但北宋家宴到後來已發展成“比拚大會”。請客一方籌備幾個月,各種美味少則二三十,多則上百種,宮廷禦釀、山珍海味、美酒佳人,甚至還有歌伎舞伶出場助興。想要在眾多家宴中脫穎而出,就要有創意。比如一道蓮房魚包,表面上看只是幾朵蓮蓬似的荷花花心,但填充物卻是鱖魚肉,又是文人喜歡的清雅氣。

蓮房魚包

宋人注重養生,陸遊在《齋居紀事》中曾說:“食罷,行五十七步,然後解襟褫帶,低枕少臥,此養生最急事也。”就是“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穿得寬鬆一點,少躺著,和現在的說法基本上差不多。同樣流傳至今的還有當時的夏日飲料:想要好吃、好看,就選冰鎮綠豆湯、蜜糖紅豆沙(類似紅豆刨冰)、甘草水;想消暑解渴,就選“飲子”。“飲子”是介於湯藥和飲料之間的藥草茶,和廣州的涼茶很像,縮脾飲、香薷飲、麥門冬飲、紫蘇飲,既有益於身體,又保留了口感。

從上至下:紫蘇飲、縮脾飲、香薷飲

正值秋分,又遇中秋。相比現代人,宋朝人的祝節活動很豐富,借著賞月的名義,富人在高台上開宴,伴以絲竹歌舞,整夜尋歡作樂;浙江地區會有一場放燈活動;開封流行拜月許願;城中最繁華的商業街一路燈火輝煌,夜宵攤通宵營業,人們在街上玩樂到五更天。

《清明上河圖》酒樓局部

在鄉村,秋社是秋天的重頭戲,糧倉裡堆滿新收的谷麥,人們以祭謝土地神的名義聚在一起吃和玩。秋社上,你能看到一整隻豬、一隻羊或幾隻雞作為社肉,烹好的社肉先作為祭品擺上供桌,隨後由村長牽頭逐戶分發。在吃完社飯、喝完社酒,酒足飯飽之餘,鄉民們賽田鼓、看傀儡戲、載歌載舞,場面非常熱鬧。南宋詩人白玉蟾詩雲:“稻熟酒新鵝鴨夫,村歌社舞賀秋成。”貼切地描述了這個場景。

至今很多地方都還保留著“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但在宋朝,做官才等於吃羊肉,因為羊肉是作為員工福利包含在俸祿裡的,豬肉只是不入流的平民食材。吃羊肉是身份的象徵,據說在蘇軾的家鄉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意思是想要在文化界嶄露頭角、過上吃羊肉的好生活,讀書人就要努力去寫出能媲美蘇軾的作品,不然就只能吃菜羹了。

至於羊肉的吃法,《山家清供》中推薦了一道山煮羊,羊肉與杏仁同煮,調味清淡,肉塊軟爛多汁,湯底鮮度很高。除了自己在家煮,去羊肉專賣店也是很好的選擇。城中的羊肉店有側重吃飯的,有側重羊肉下酒的,有熟食羊肉鋪,甚至還有羊肉外賣!

山煮羊

冬天,沒有火鍋怎麽能叫冬天!有人說宋朝也有火鍋,南宋美食家林洪的《山家清供》裡明確提到了兩次特別難忘的涮鍋經歷:某年冬天,林洪來到了武夷山,行走山間遇到了大雪,忽然有人獵到了一隻野兔。沒有廚師,怎麽吃呢?剝皮去骨,肉片成薄片;燃起小風爐,爐上放半鍋水燒沸,每人自己夾肉自己涮著吃。

五六年後,林洪在杭州又吃了一次涮鍋,回憶起風雪中的兔肉火鍋,他以涮鍋為主題吟道:“浪湧晴江雪,風翻晚照霞。”熱湯翻滾,仿佛晴江湧起雪白的浪頭,短短幾秒之後殷紅的肉片變作晚霞般的淺粉色。由這句詩,他以用筷子涮肉的意象給火鍋取了一個名字:“撥霞供”,是不是很形象?

撥霞供

簡介:或許你從未見過如此“豐盛”的一本書。它是食譜,作者根據《山家清供》《中饋錄》等宋元典籍文獻記載還原了75道宋朝美食,按時令編排,囊括宮廷菜、文人菜與平民菜三級,涉及熱葷、素菜、冷盤、羹湯、粥面、糕餅、飲料、果子八類,附有詳細的食材配置與製法步驟圖,上手容易。它是隨筆,跟著作者信步閑逛於宋朝的市井鄉間:每道菜背後有什麽名堂,菜市貨攤新上了什麽,寒食重九、春秋社日有哪些熱鬧,知名的文士學者為“吃”留下了哪些佳話、笑話……歷史風物皆有跡可循。它也展現了宋人的美學,收錄宋畫、書法、唐宋器物圖片還原其時情境,賞花、焚香、玩物……由“吃”延展開去,欣賞一個大雅與大俗兼備的迷人時代。宋宴,是一場宋朝文化的盛宴,色香味俱全,帶領你重尋傳統文化的魅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