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習練太極 先求形正,以防損傷(1)

太極拳作為「益壽延年不老春」的傳統保健功法,受到國內外許多群眾的熱愛。然而,有些習練太極拳者,卻招惹了不少疾病,比如膝關節疼痛、腰背疼痛。本期雜誌我們請來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學研究所副所長、教育部養生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北京陳式太極拳第4代傳人、青城派武術第37代傳人劉長喜教授為我們進行解答——

太極拳講究內外兼修,修習第一階段是練形,形正、體端,才能向「氣與形合」的第二階段發展,最高層級是練意,有意識去引導呼吸,用呼吸來推動形體。劉長喜教授說,唯意、氣、形高度協調一致,才算真正走進太極之門。形不正、體不端、姿勢錯誤,就容易導致膝關節疼痛、腰背酸痛等骨關節損傷,如此就無法進入氣、意的階段。因此,劉教授強調,習練太極,要先求形體的姿勢正確。

對於形體的練習,最基本的就是站樁,太極拳的每一式都是樁功的練習。樁功習練,外形仍然要形正、體端,不能只求練習時間的長短,或者下蹲的程度。姿勢正確,才能事半功倍。劉教授舉例說,有的人站樁能站1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但並沒有看到明顯的養生保健的作用,功夫也沒有長進,甚至還出現了膝關節等的損傷。劉教授說,解決這個問題的首要途徑,就是從糾正姿勢入手。

身形要領

站樁時,身形要正。劉教授強調,自上而下,要虛領頂勁、目視前方、目視鼻、鼻對臍、下頜微收;嚲肩束肋、沉肩墜肘、龜背後撐、「三窩」具備;松胯圓襠、裹襠護肫、氣沉丹田,五弓具備、兩膝相吸相系相合。站樁時,軀乾、手足還應當似抱非抱,似靠非靠,似托非托,似按非按,似尿非尿,似離非離。下面將一一為您進行詳細介紹。

本刊記者賈榮曼 採訪專家劉長喜 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學研究所副所長 教授

本文摘自《中醫健康養生》雜誌,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安裝該雜誌APP。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