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二十四節氣小知識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何處?

一些學者研究發現,二十四節氣最初起源於北緯35°附近的黃河流域。這裡四季分明,土地肥沃,適宜耕作。許多記載節氣的文獻也多出於以西安、洛陽為中心的地區。

但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存在差異,流傳下來的有關節氣的農諺也不盡相同。如南北方種麥子的適宜節氣,就有「寒露早,立冬遲,霜降前後正當時」「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等不同版本。

什麼是太陽視運動?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人無法直接察覺,只能觀察到太陽在空中以一年為周期環繞地球運動,天文學上稱之為太陽的周年視運動。

節氣指的是一天嗎?

農業生產上所指的節氣是一段時間,不是交節氣那一天。日常生活中,也把節氣看作一段時間。如「大暑」和「大寒」表示一年中最熱和最冷的日子,但實際上最熱和最冷的日子可能出現在交節氣的前後幾天裡。

二十四節氣與公曆有何聯繫?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製後,我國曆法改用公曆,公曆是陽曆。這樣,二十四節氣與公曆日期就有了基本固定的對應關係。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相差1天至2天。二十四節氣中,時間在公曆每月上旬的被稱為節氣,每月下旬的稱為中氣。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