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廣漂13年,他決定「逃離」盲人按摩店

本文內容綜合整理自「識廣」(sikgwong)、益美傳媒(YeeMedia)、廣州日報等

盲人=按摩?

說到視力障礙人士就業,你會不會很自然的想到「盲人按摩」

一直以來,視障夥伴們的就業範圍都非常狹窄,「推拿按摩」幾乎成了他們的既定標籤。

可這真的是他們唯一的出路與夢想嗎?

他們的世界,完全有機會變得更加廣闊。

2019年1月16日晚上8點,廣州共生不錯舞團與他們的第一場劇場演出——《城》,如期在恩寧路永慶坊西瓜劇場內上演。

不是刻意說明,很多人可能根本不會發現,這天夜裡參與演出的,很多是殘障人士,其中包括雙目失明的慧恆。

▲慧恆(左)正在台上與舞者一起進行演出

01

慧恆出生在廣西貴港一個小鄉村裡。

7歲那年,一場眼疾逐漸奪去了他的視力,到14歲時已近乎失明。

多次求醫無果,小學畢業後慧恆就放棄了學業。之後的近4年裡,他每天乾些農活。

2004年,慧恆做了個決定——去打拚。

「不想因為自己看不見就什麼都不做,最起碼以後要能夠滿足自己的溫飽吧。」

那個時候,互聯網還沒有普及,手機也沒有TalkBack(智能手機的一個無障礙功能),慧恆接觸外界訊息靠的是收音機。

一遍又一遍的招聘廣告讓他了解到,盲人按摩可能是唯一出路,而鄰省的廣州,機會可能更多。

於是,慧恆參加了當地殘聯組織的保健按摩班。3個月的短暫培訓過後,他向村裡人借了200塊錢路費,毅然離開貴港,逐夢廣州。

▲慧恆正在進行演出,背景投影出了珠江新城的繁華景象。

那是慧恆第一次孤身一人來到陌生的大城市。他在廣州街頭,幾乎問遍了每一個人,「哪裡有盲人按摩店」。

為了省錢,他睡過天橋和草地,一個星期裡隻吃半盒快餐。

彼時,廣州大大小小的盲人按摩店有300多間,卻沒有一個老闆願意接納這位求職者。他們坦言,來按摩的客人「不是這裡痛,就是那裡痛」,慧恆所學的保健按摩,根本滿足不了顧客的治療需求。

溫飽問題,在廣州沒能解決。

2004年中秋節前兩天,慧恆用身上僅剩的幾十塊錢,買了一張回貴港的單程車票。

離家求職到底是不是一個正確的抉擇?連他自己也不知道。

轉機出現在那年的中秋節之後。慧恆收到了以前殘聯同學的聯繫,讓他一同前往江門的一家盲人按摩店應聘。抱著「試一試,實在不行就回家種田」的心態,慧恆沒有猶豫,再一次離開了貴港。

在江門,他成功了。

為了方便工作,慧恆在攢夠工資後下重本買了一台300塊錢的二手手機。有了手機,他在按摩店裡遇到的人和機會也越來越多。

之後的6年時間裡,為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慧恆先後輾轉江門、佛山、清遠、深圳、東莞等地,並最終在2011年回到了逐夢開始的地方——廣州。

02

一直以來,社會對於視障人士的就業出路基本上就是一句,「盲人即按摩」。

1986年,時任衛生部部長崔月犁說:「要充分調動盲人的積極因素,把盲人按摩醫療事業有計劃地發展起來,為四化建設貢獻力量。」

隨後,盲人按摩店如雨後春筍般遍布全國大街小巷。盲人按摩,也成為了啟明學校裡開設的唯一專業。

▲慧恆家裡放著一張按摩床。平時上面放些雜物,周末有空時會接受朋友的預約,給他們做按摩。

而從事了十幾年的盲人按摩的慧恆,很長一段時間裡也覺得,「這輩子可能就這樣了。」

2015年,相識多年的朋友阿沖和幾位視障朋友一起,創辦了一個叫做展融文化空間的公益組織,他們給交通部門或廣州地鐵寫建議信、組織視障人士遠出徒步、倡導視障人士多元就業……

這給了慧恆以啟發。在此之前,他根本意識不到,除了每天待在按摩店裡等待客人之外,自己的生活還可以有這麼多可能性。

很快,他就加入了阿沖的隊伍。通過展融,慧恆接觸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他在廣州市恭明社會組織發展中心的重塑DNA殘障創新就業計劃中相遇了現在的女朋友、在共生舞工作坊中成為了共生舞導師、在手心咖啡計劃中通過了咖啡專業技能考試……

「相遇她舞啡,生活日昔非。」他用一句富有詩意的話,概括了自己的改變。

2017年9月,30歲的慧恆做了個決定——離開盲人按摩店。他要把時間放在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上。

不過自那以後,除了公益機構的一些補貼和咖啡擺攤的零星收入,他再也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

▲慧恆在手心咖啡公益擺攤中給顧客展示自己手沖咖啡的流程

廣漂多年,相比於一些已經靠按摩起家的視障朋友,「中途退出」的慧恆如今仍然蝸居在城中村出租屋裡,存款連兩萬元都沒有。

他並沒有因此感到焦慮,在評價如今的生活狀態時,他用了「充實,自由,很開心」七個字。

「錢很重要,但怎麼樣在錢不多的情況下,把每一天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也很重要。」

▲舞醬活動上,慧恆正在分享自己跳共生舞時的一些經歷與感受。

作為共生不錯舞團的一員,慧恆每周一晚上都會參與舞團的舞醬交流活動,與熟悉或陌生的人一起分享、跳舞。

他希望有一天成為全職咖啡師。即使每月入不敷出,他都要花上幾百塊錢買精品咖啡豆,在家裡練習自己的沖煮技術。

▲慧恆簡陋的家中有一整套沖煮咖啡的專業設備。每天他都會找時間給自己沖一壺。

他甚至加入了一個攝影交流群,用手機拍下了自己感受中的世界。

▲在前往中大地鐵站的路上,慧恆撞上了一根燈柱。「怨恨在心」的他掏出手機,模模糊糊地拍下了燈柱的模樣。丨via 與自己和解,受訪者供圖

「盲人即按摩」的「宿命」被打破,慧恆活成了自己。而這一切,都是當初那個在貴港鄉村裡種田的視障小夥子所無法想像的。

03

「脫胎換骨」後的慧恆在公益圈日漸活躍,緊隨而至的,便是各種各樣的媒體採訪。

慧恆被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是「自己的改變」。

他不喜歡自己的經歷被包裝成一個勵志故事。

他覺得,所有的改變都不過是一種很中性的表達——無論你是什麼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無需要因為自己視障而被賦予太多別的意義。

但在慧恆的回答之外,卻隱藏著一些難以忽視的社會現狀。

在社會生活中,身體健全的人與殘障人士之間,似乎存在著一層尚未消除的隔閡。

▲擺攤結束後的慧恆從星河灣半島住宅區出來。他吐槽「這麼高檔的小區,竟然連最一條無障礙通道都沒有。」

在按摩店時,不少客人都曾問過慧恆一個問題:「你是怎麼瞎的?」慧恆從他們的語氣裡沒有感受到關心,反而聽出了一種獵奇感。

▲手心推出的掛耳咖啡包。上面寫著一句慧恆說的話:「看不見,也沒關係。只是換了一種生活方式。想去做的事,去努力做,總可能有成功的機會。」

儘管一直都想要當一名全職咖啡師,但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盲人不可能把咖啡沖好。慧恆只能不斷地出席手心咖啡的公益擺攤,積累經驗,靜候時機。

▲在沒有盲杖的輔助下,慧恆出行時只能夠搭著別人的肩膀小心地走。

走進地鐵站時,站務人員一上來就拉著盲杖走的情況不在少數。雖然初衷是為視障人士服務的好意,但其實盲杖突然離地,對於一位視障者而言,也是一件很容易心裡恐慌的事情。

……

▲打開TalkBack模式之後,手機會自動讀出所按位置的信息。慧恆靠此來使用手機。

看不見這件事,沒有阻礙慧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如果社會對殘障人士更加了解,我們才會真正「共生」……

04

▲慧恆在《城》演出中的個人作品——《藝術咖啡館》

放下盲杖,聚光燈下的慧恆,並沒有覺得恐懼和拘束。共生舞讓他所感受到的,只有寧靜與自由。

《城》的演出已經過去許久,在一輪密集的採訪之後,慧恆的生活也逐漸回歸了平靜。

現在的他,正嘗試著把共生舞一些的理念,實踐到自己的現實生活當中:

「平等、尊重、成為自己」

在談及自己的夢想時,一幅美好的願景從慧恆的口中娓娓道來:

「我想開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裡面有咖啡,有舞蹈,以及各種各樣有趣的藝術。」

人生不該只有一種選擇

每個人都一樣

尋找自己要走的路

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所有的接納和認可

對於不同的你和我來說

可能就是一個新的開始

意味著另外一種可能

24歲視障女孩韋琳,夢想成為一名咖啡師。

可一杯「品貌俱佳」俱佳的咖啡,離不開精準的溫度、容量、製作時間這三大與視覺極其相關的要素,還有一次次嘗試中繞不過去的滾燙開水,似乎都意味著韋琳與咖啡師這個職業無緣了。

2018年5月,韋琳得知了「手心咖啡計劃」,並報名成為了第一批體驗團的成員。她獨自來到廣州,到達了項目合作的咖啡店——無牌咖啡店,然後在店長Lemon的指導下,開始了自己的艱難咖啡之旅……

▲廣州「手心咖啡計劃」,這是一個幫助視障夥伴成為咖啡師的公益項目。

為了弄清楚豆子的重量,需要不斷尋找更合適的器材。

為了感受水流的方向和範圍,她的手經常被水泡到發皺。

聞咖啡豆,練水流,撕破過掛耳包的包裝,被開水燙,量錯咖啡,她出了各種各樣的意外,也常常挨批。

但她卻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興奮,也越來越肯定,如果好好練,自己一定可以做到!

韋琳

日子在繁瑣反覆的嘗試中飛逝,韋琳超乎常人幾倍的努力,也終於得見成效。

2018年12月13日,24歲的韋琳交上了自己的答卷,她成功簽約「手心咖啡」,成為一名正式的咖啡師。

現在經常會有顧客來到「手心攤」,指名要韋琳的手沖咖啡。

或許即使學會了手沖咖啡,視障人士成為職業咖啡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手心咖啡計劃」重要的並不是讓盲人成為咖啡師,而是讓他們有多一個選擇。

事實上,盲人的事業也越來越不局限於按摩和客服。

如今,有自身患有視障的無障礙信息工程師蔡勇斌、沈廣榮等人,幫助視障群體無障礙獲取信息。

▲信息無障礙工程師蔡勇斌

在國外,還有熱愛攀岩的盲人攝影師Justin Salas,視障職業電競選手Sven等……

或許生理的阻礙會束縛一個人,但沒有人必然失去熱愛生活的權利。有時候,提供一個平台,就有可能照亮夢想。

廣州,就有這樣一家小店,從不說「謝謝」以及「歡迎光臨」,卻讓每一個人入店的顧客,感受到了愛與尊重。

這家店,叫「無聲的Cake」,是專門為聾啞人開的。這裡的收銀員、西點師、咖啡師都是聾啞人……

店主說,「如果沒人願意接納他們,那我來。」他希望再提起聾啞人時,不要和悲情扯上關係,他想讓大家看見,這裡的每位無聲者都自帶光芒,溫暖著每個與小店邂逅的人。

播放GIF

今天,也是3·5學雷鋒日

其實「學雷鋒」、「做公益」

離我們並不遙遠

或許只要很簡單的一次轉發

讓更多人知曉每個人平等的「價值」

殘障人士並沒有什麼不同

每個人都是特殊的,每個人也是殘缺的

我們在一起,無論你我他

包容、接納、平等、互補

才可能有真正的完整

更多人願意多出一份力

便有更多改變的可能

本文內容綜合整理自「識廣」(sikgwong)、益美傳媒(YeeMedia)、廣州日報等

編輯: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