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低調的寧波,躋身兆俱樂部

低調寧波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鮑安琪

發於2019.5.20總第899期《中國新聞周刊》

4月11日晚,身穿中式對襟衫、腳踩黑色布鞋,一副標誌性著裝的單霽翔現身寧波文化產業博覽會,全場的燈光與目光聚焦一處,掌聲雷動。

這是這位故宮博物院前掌門人4月8日正式退休後的首次公開露面。現場門票一票難求,1000多人的大廳座無虛席,通過網絡直播收看的人數達到135萬,顯示著一位“網紅院長”的人氣與流量。

在當天的活動中,單霽翔除了主講“故宮論壇”第三季之《故宮上新了》外,還被聘為寧波文化產業博覽會顧問。這也成為他退休後迎來的首個新“職務”。

有網友玩笑稱“院長才出故宮門,便到三江口”。寧波當地媒體更對單霽翔給予厚望,寫道“他把故宮變成‘魔性網紅’,現在準備‘創作’寧波這座城市”。

作為全國五個計劃單列市之一,寧波是一座低調的城市。一直有聲音認為,寧波是“悶聲發大財”,調侃之餘流露出這座城市不善於包裝、宣傳的問題。這也造成了寧波在國內的知名度和城市實力不相匹配的狀況。

事實上,如今寧波的名氣不僅無法與成都、杭州、武漢、重慶等新一線城市相比,即便與深圳、青島、廈門、大連等其他四個計劃單列市相比,也相差甚遠。

單霽翔的“退休後的首次公開露面”為寧波帶來聚光,而這座GDP剛剛邁入“兆俱樂部”的城市也正在補齊短板。

躋身兆俱樂部

2018年,寧波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45.5億元,成為全國第十五個GDP跨入“兆俱樂部”的城市。

寧波的經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推動。自改革開放以來,寧波先後成為首批沿海開放城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享受到城市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紅利。

1984年8月1日,鄧小平在北戴河聽取了關於沿海開放城市和對外開放工作情況匯報,其間特意詢問了寧波的現狀與前景。谷牧提到,寧波有兩個特點,第一是“寧波幫”,第二是寧波港。敘談之間,鄧小平提出“把全世界的‘寧波幫’都動員起來建設寧波”。

“船王”包玉剛最早響應這一號召。1984年12月,包玉剛決定捐資相當於5000萬元人民幣的外匯創辦寧波大學。

1984年,國務院決定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寧波成為國家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並設立經濟技術開發區。當年,寧波GDP為36.88億元,排名由1978年時的全國第32位提升至第15位。

1987年,寧波又被確定為國家計劃單列市。次年,寧波市GDP首次突破100億元。

分析認為,寧波經濟的發展,與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該市相繼搶抓了外資引進和外貿發展的機遇有很大的關係。

寧波市委政策研究室經濟發展處處長李昭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寧波是浙江首個、全國第8個外貿進出口總額超千億美元的城市,也是浙江開放功能區最集中的城市。

4月29日,寧波市商務局公布了2019年一季度寧波外貿進出口情況,情況顯示,在五個計劃單列市中,外貿進出口規模、出口規模、進口規模僅次於深圳;從市場份額看,進出口、出口份額分別佔全國2.93%和3.46%。

其中,民營企業是寧波外貿的主力軍。今年1~3月,民營企業出口937.3億元,增長14.6%,對寧波全市出口貢獻率達93.3%,佔全市出口額的72.0%;進口方面,民營企業進口402.0億元,增長1.4%,佔全市進口額的53.8%。

事實上,民營經濟發達是寧波市經濟發展另一特點。在寧波,每26個人中就有一位民營企業家,這些民企創造了寧波63%的GDP、62%的財收、69%的出口和85%的就業。

寧波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戈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寧波的民營企業非常靈活,在經濟形勢不好,或者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會主動尋求轉型。

例如,上世紀80年代靠服裝起家的杉杉集團,1999年企業開始尋找一些有長遠市場潛力的新業務,偶然間接觸到一項關於鋰電池材料的國家“863”項目,企業決定斥資進行“產學研”轉化,並成立杉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經過多年投入,目前杉杉集團在鋰電池的負極材料、正極材料、綜合材料等主要基礎材料研發生產上,已在國內遙遙領先。

“以港興市、以市促港”是港口城市發展演變的普遍規律,港口是寧波的重要資源。

寧波舟山港,自然條件優越,深水岸線資源和水運資源豐富,主航道水深在22.5 米以上,全年可作業天數達 350 天以上,30 萬噸級巨輪可自由進出港。

2018年,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達到10.8億噸,連續10年居全球第一,集裝箱吞吐量2635.1萬標箱,居全球第三,僅次於上海港和新加坡港。

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蔣偉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2018年,通過舟山港拉動的GDP約佔全市GDP的1/3。

補齊短板

2018年,《寧波2049城市發展戰略》正式對外發布。文中提到,在過去十多年裡,寧波經歷了經濟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經濟總量有了長足進步,但整體而言,寧波與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核心城市相比,轉型的速度慢了,差距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

杭州是經常被拿來與寧波相比的城市之一。寧波市發改委一位負責人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寧波雖然第二產業產值高於杭州,但服務業產值要比後者低3700多億元。

這位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寧波與杭州服務業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信息服務業上。以信息服務業增加值為例,寧波隻佔到杭州的1/6。同時,在金融業上,寧波與杭州也有近600億元的差距。

同時,這位負責人還透露,寧波服務業存在規模大但質量不高的問題。例如,物流領域,寧波有8900多家物流企業,但注冊資本1000萬以上的物流企業僅300多家。在行業評級中,寧波只有一家5A級物流企業。

《寧波2049城市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總負責人、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王凱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寧波的資源十分豐富,最大特點是多樣化。

“蘇錫常有太湖,沿長江,但沒有海;上海有湖、有江、有海,但沒有灣;而杭州的杭州灣則不如寧波的象山灣優美。山水林田湖,江河湖海灣,寧波都具備。”王凱認為,在工業化發展時期,經濟發展需要港口、需要大工業,然而後工業化時期的旅遊、文化、養老、創意產業需要更好的環境。而這恰恰正是寧波的優勢所在,寧波現在欠缺的只是觀念上的轉變。

需要轉變觀念的還有舟山港的發展思路。舟山港的貨運運輸量雖然已位居全球第一,但由港口運輸延伸的港航服務、物流貿易等功能發展不足,仍然呈現出“寧波數箱子、香港數單子、倫敦數票子”的局面。

《寧波2049城市發展戰略》“寧波港口城市綜合提升和轉型發展研究”專題項目負責人、香港大學地理系前任系主任王緝憲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指出,大量的物流在寧波轉運站,卻沒有大量的貿易企業在寧波扎根。

針對這種狀況,寧波舟山港加強了金融業、保險業、航運交易、大眾交易,船舶交易等航運附加值方面的業務。比如在金融業方面,目前寧波舟山港股份公司是通商銀行第一大股東,寧波航交所最近也剛剛被浙江省海港集團控股。

人才是困擾寧波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之一。

《寧波2049城市發展戰略》顯示,人才對寧波經濟支撐不夠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技能人才佔比不高,2017 年深圳技能人才達 325萬,佔比高達 26%,而寧波僅 100 萬人,佔比約 12%;二是高校與大學生少,2016 年寧波萬人高校學生數僅排名全國第 35 位,人才儲備的相對短缺製約了城市的長遠發展。

人才留不住是更大的問題。相比於寧波,相距不遠的杭州和上海對於畢業生更具吸引力。

《寧波2049城市發展戰略》提到,因人才政策環境和城市環境品質的雙重影響,寧波對高校畢業生的吸引力不夠,在 2016 年全國各大城市對重點院校畢業生吸引力排行榜中,寧波僅位列第 19 名。

不過,近幾年寧波已經意識到人才的緊缺,加入到“爭搶”人才的城市大戰中。

今年,寧波專門頒布文件把每年的“谷雨”這一天設立為“寧波人才日”,取“雨生百谷,生機勃發”之意,希望通過系列激勵、服務活動,為人才成長提供“陽光雨露”,也增強其對寧波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今年4月20日,在首個人才日當天,寧波正式啟動了首批青年人才驛站。在驛站中,求職的各類人才除了可以臨時免費住宿外,還可以免費享受驛站裡的無線WiFi、公共書吧、餐廳、廚房等配套設施。

此外,寧波市還頒布了一系列“爭搶”人才的政策,比如主打開放攬才的“3315系列計劃”、一年一度的人才科技周、海外工程師大會、世界寧波幫大會、中國機器人峰會等,希望借此招攬人才,提高城市競爭力。

一體化機遇

作為長三角地區重要城市之一,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給寧波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對於寧波而言,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最主要的就是如何與上海融合發展。寧波市發改委區域發展處處長張澄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上海作為長三角的龍頭,區域內的所有城市都希望與之合作,實現與上海同城化,寧波也不例外。

事實上,由於地理位置相近,寧波與上海的聯繫由來已久。上海戶籍人口有“三分天下”的說法,即上海本地人、蘇北人、寧波人各佔三分之一。這一說法雖有待考證,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寧波與上海交往頻繁。

對寧波而言,上海的優勢突出。加強與上海的溝通,可以使得上海的科研、教育、衛生、產業技術等優勢資源轉移至寧波,使後者享受到上海資源外溢的紅利。

2018年11月發生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的一幕,則生動地反映了寧波人對上海優勢資源的渴求。

開幕前的一天,寧波“悄悄”派出大巴車前往展商集中入住的上海酒店,將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帶隊的17個國家35家企業參展商共150人接到寧波港,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實地考察。

考察團一行上午8點從上海出發,一路走訪了寧波杭州灣新區天貓國際智慧物流倉、寧波辰佳電器有限公司、寧波舟山港北侖二期集裝箱碼頭以及寧波進口商品中心,當天晚上返回上海。

據這次考察的組織者介紹,寧波是進博會期間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在上海外選定的唯一一個參觀點,無論從港口吞吐量,還是跨境電商和配套裝務能力以及製造實力等多方面看,寧波成了首選。

從這趟“見縫插針”的考察安排中,不難看出寧波主動對接上海的願望和超強的執行力。

事實上,這些年寧波一直在積極向上海靠攏。由寧波市主導建設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就被視為寧波與上海加強聯繫的標誌性工程。這座於2008年通車運營的跨海大橋建成後為寧波經濟發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奠定了基礎。

不過,杭州灣跨海大橋為公路橋,鐵路不能通行。同時,大橋一端在寧波,而另一端並未接到上海,而是落在嘉興。這在寧波看來,與上海的距離依然還有再拉進的空間。

據悉,目前“通蘇嘉甬鐵路”正在推進之中。今年4月19日,鐵路的研審會議剛剛在北京召開,標誌著項目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如果說杭州灣跨海大橋改變了寧波在高速公路網中的格局,那麽通蘇嘉甬鐵路的建成則將大大提升寧波鐵路樞紐在國家鐵路網中的地位。

分析認為,項目建成後,將大大縮短寧波至上海、蘇州、北京等地的時空距離,有望實現寧波至上海“1小時交通圈”。

寧波與上海在港口方面的合作也在加強。今年2月,上海港與寧波舟山港簽署了小洋山港區綜合開發合作協議。協議明確了兩地籌劃已久的小洋山北側開發建設合作模式,成立不久的浙江省海港集團將以人民幣現金增資的方式入股上港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上海盛東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入股完成後,上港集團與浙江省海港集團分別持有盛東公司80%和20%股權。

“別看浙江只是入股20%,這背後的意義在多方面都極為重大。”長期致力於大小洋山開發建設研究的上海社科院應用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湛表示,此次滬浙聯手開發小洋山北側,不僅開創了跨行政區域合作的新模式,還將為長三角地區打造世界最大組合港做好鋪墊。

在寧波看來,此次滬浙聯手,既是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標誌,也是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要標誌,更是推動兩個世界級大港融合發展的重要標誌,兩個大港經濟腹地和集疏運方式有重疊,競合發展是未來大趨勢。

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蔣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近年來舟山港與上海港高層一直保持著密切的溝通和協商,每年兩港集團領導班子都會舉行一到兩次高層懇談會,坐下來互通有無。

寧波正在試圖通過補齊短板,為自身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這種改變也讓一貫低調的寧波變得高調起來,它開始試著包裝、宣傳自己,讓更多的人了解並喜歡上這座城市。

比如,在今年4月初的寧波文化產業博覽會上,主辦方就表示,希望通過與故宮博物院合作,將寧波的天一閣推向大眾。

始建於明朝中期的天一閣,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

對此,單霽翔建議,天一閣博物館要像故宮一樣原狀陳列古建築,現代展陳則應該離開古建築群,建一個新展廳,新博物館和古建築也要保持協調。

他的想法是:“寧波有其獨特的文化,文創方向跟故宮肯定不一樣,這需要深入研究當地的生活和環境。”

在很多人看來,這既是對天一閣的建議,也是對寧波的建議。寧波未來的發展,仍需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