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杭州寧波“聯手”,浙江打得什麽算盤?

每經記者:朱玫潔 每經編輯:楊棄非

一周前,寧波至紹興的城際鐵路開通。在寧波本地的網絡問平台中,有網友詢問,這條城鐵未來會向西繼續延伸嗎?對此,寧波市交通局回應:寧波城際鐵路有繼續向西延伸的規劃,遠期規劃是連接杭州。

也就是說,大概率上,寧波、杭州之間未來將通城際鐵路。各位都清楚,交通一體化正是兩城一體化的基礎。

在浙江,兩大副省級城市杭州和寧波是經濟發展的“雙子星”。2018年,杭州市GDP達到13509.2億元,寧波10745.5億元,成功突破兆大關。

眾所周知,一個省內的“雙子星”城市之間往往關係微妙:

在江蘇,這邊南京說要提升省會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創新名城,那邊經濟實力更強的蘇州就扔出一句: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在山東,濟南正為“把省會的龍頭揚起來”而奮鬥,青島官媒則放話“我們沒有理由做第二”。

站在這種認知上來看杭甬之間的合作,多少顯得有些耐人尋味。去年浙江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杭州寧波一體化的想法。準確的說是杭紹甬一體化,因為杭州與寧波中間還夾著一個紹興。

讓兩個兆級經濟體強強聯合,順便提攜一下“小弟”紹興,城叔以為,浙江的算盤恐怕沒那麽簡單。

大灣區

很大程度上,杭紹甬一體化源自於浙江“大灣區”建設的考量,而這個“大灣區”戰略得先從浙江“別具一格”的地形說起。

上圖很明顯,浙江是七分山,一分水,兩分田。比起江蘇幾乎“清一色”的平原土地,浙江可供都市區發展的空間並不多。其山地和丘陵佔74.63%,平坦地佔20.32%,耕地面積僅208.17萬公頃。

浙江西南以山地為主,中部以丘陵為主,東北部是低平的衝積平原。基於這樣的空間,浙江提出“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的發展戰略。

“大灣區”建設包括三個點:突出環杭州灣經濟區;聯動發展甬台溫臨港產業帶;義甬舟開放大通道。

浙江中部丘陵盆地中,坐落著金華,擁有浙江中部難得的平原土地。義甬舟大通道即金華(義烏)、寧波、舟山之間的通道,它可將人流物流從沿海輸送進浙江西南部。

台州、溫州則夾在南部山地與海岸線之間的小塊平原上。聯動發展甬台溫臨港產業帶,也就是發展東南方向上的沿海城市。

環杭州灣經濟區,則是“大灣區”建設的重中之重,原因各位應該很明白。浙江主要的平原土地都聚集在杭州灣沿海一帶,包括杭嘉湖平原(杭州、嘉興、湖州)、寧紹(寧波、紹興)平原。

此前,浙江提出發展環杭州灣經濟區時,就有網友吐槽浙江或者杭州膨脹了。但實際上,這既是大勢所趨,也是無奈之舉。浙江能發展都市連綿區的土地基本都在這兒了,它得在這點平原上多作文章。目前,浙江力推的四大省級新區,都位於這片衝積平原上。

也是在浙江“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2019浙江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加快推進杭紹甬一體化示範區”。

“灣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形態,只有灣區內城市實現優勢互補和規模效應,才能提升每個城市在全球的地位。”寧波大學教授敖麗紅告訴城叔。杭州和寧波,作為環杭州灣經濟區的“兩極”,這兩座城市的協同情況,關乎著浙江灣區經濟的未來。

實際上,在環杭州灣經濟區規劃的“三廊四新區”七大平台中,杭、甬兩地已佔其四。在杭州灣轉捩點及南岸,今年浙江已接連批複的杭州江東新區、寧波前灣新區,加上待批複的紹興濱海新區,三個省級新區正沿岸一字排開。

三角環

不過,發展灣區經濟,隻局限於浙江地域內是不夠的。實際上,早在環杭州灣經濟區話題興起之時,各位專家就將上海作為該灣區的龍頭展開相關設想。

從2017年粵港大灣誕生後,“誰是第二個中國的灣區?”這個疑問自然浮現。當時,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到長三角包括南通、蘇州、上海、杭州、寧波、舟山等在內的環杭州灣區域。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教授陳憲曾提出設想“除了粵港澳,滬杭甬能否也成為一個‘大灣區’”。

在他看來,“上海金融中心的功能,類似於粵港澳中的香港,將是滬杭甬灣區的核心優勢。杭州將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寧波、舟山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寧波、蘇州、無錫和南通等城市都是中國製造業的重鎮……”。

不過,在去年11月長三角一體化上升過國家戰略以後,這個話題便淡了下來。上海、江蘇不熱衷於此,浙江則把“大灣區”建設作為全省重要的發展戰略,提出了“浙江灣區”這一說法。

但無法回避的是,浙江想要打造一個世界級灣區,借力上海,必不可少。也因此,浙江將灣區發展作為全省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平台,“派出”嘉興、寧波兩城從陸海兩條線,對接上海。

7月12日,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說,“陸地上要推動嘉興等地爭當陸上接軌上海的先鋒前鋒,海上要以與上海合作開發小洋山為重點,以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包括舟山群島新區全域和寧波市北侖、鎮海、江東、江北等區域)為依托,落實‘海上’接軌上海的新舉措……”

實際上,嘉興身處上海與杭州之間,是浙江融入長三角的橋頭堡,而浙滬合作示範區則正處在寧波前灣新區內。上海——嘉興——杭州,這是一條線;上海——寧波是另一條線;那麽,通過杭紹甬一體化,將杭州、寧波雙城連接起來,在長三角南部可形成由杭州、寧波、上海三點構成的要素流通的三角環。

來源: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

可以說,杭州和寧波一體化布局,正有利於“浙江灣區”依托上海去發展灣區經濟。“杭州和寧波是浙江灣區兩個核心城市,只有合為一體發展、加強統籌,才能與杭州灣北岸上海相應,共同助力全國乃至全球經濟發展。”敖麗紅告訴我們。

陳憲也認為,環杭州灣灣區經濟確實不能局限在行政邊界中考量。“未來城市間會慢慢淡化行政概念,以大城市為中心,用基礎設施、產業鏈形成一個一個都市圈,它們之間也會形成交集。”

實際上,浙江正在謀劃構建“2個三角形”高速高鐵雙回路,實現環杭州灣經濟區“1小時交通圈”。這個三角形連接的正是杭州、寧波、上海三個極點。

第一個是高速公路的交通圈,即杭紹甬智慧高速公路—杭州灣跨海大橋—滬杭超級智慧公路。

第二個是高鐵的交通圈,即杭甬城際鐵路—滬嘉甬跨海鐵路—滬乍杭鐵路。

協同力

杭州與寧波的協同,自然是好事一樁。那麽,當下進度如何?

目前交通上,浙江費得心思不少,將首條智慧高速放在杭紹甬之間——即杭紹甬智慧高速公路。它沿著杭州灣南岸建設,串聯起杭州錢塘新區、紹興濱海新區、寧波前灣新區。據了解,這條公路有望於2022年亞運會前通車。開通後將實現杭甬開車一小時通達。

此外,產業布局方面的一體化也備受關注。不少人認為杭州與寧波之間具有錯位分工的基礎。浙江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長蘭建平曾指出,在過去的五到十年,杭州努力打造成為以“互聯網+”為重頭、以信息經濟、數字經濟為代表的創新前沿地帶;而寧波則是以智能製造、智能經濟為代表。所以某種程度來說,杭州更多表現為軟性經濟,寧波則為硬性經濟。

不過,據近期新聞動態來看,杭州和寧波的產業合作似乎還未擺上明面,倒是杭州與紹興、紹興與寧波兩兩之間的互動更為明顯:

去年9月,紹興市委、市政府聯合印發《杭紹甬一體化發展紹興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今年4月底“杭州·紹興周”活動(紹興深度融杭推介大會)在杭州舉行;緊接著,6月下旬“寧波·紹興周”活動(紹興開放發展推介大會)又在寧波舉辦。

儘管“打破行政壁壘、區域協同發展”已成為共識,但想要實現並不簡單。杭州和寧波也是你追我趕多年,並且都是兆級城市,“誰也不服誰”的情況在現實中不能說完全不存在。

但在陳憲看來,“服不服氣”的問題其實主要存在於城市之間,對於企業來說,並不在意這一點。“城市管理者要搞清楚在一體化中需要做什麽,有所為有所不為,比如統籌規劃、推動公共服務的發展(比如教育、社保)是需要發力的;但在經濟方面不適合介入太深。”

同時,“一體化中各個城市之間應該淡化行政層級間的差異,以平等的地位進行協同分工。這一點非常重要。”陳憲強調。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