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富士康IPO三億承銷費花落中金 大投行洗牌加劇

  富士康IPO 三億承銷費花落中金 大投行洗牌加劇

  杜卿卿 袁子懿

  繼藥明康德(603259.SH)、寧德時代之後,A股迎來了真正的巨無霸——工業富聯(股票代碼601138)。其募資規模將達到寧德時代的2倍、藥明康德的5倍。

  上周五深夜,證監會宣布核準了富士康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下稱“工業富聯”)的首發申請。本周一,工業富聯即發布了招股意向書,同時公布了股票發行安排和詢價公告。公司計劃募資淨額為272.532億,投資者5月24日可進行申購。

  作為A股今年以來最大的一個IPO項目,投行及中介機構也將獲得巨額收益,保薦及主承銷商中金公司無疑是最大贏家,該項目保薦承銷費預計將達到3.5億。不過由於今年整體IPO項目數量減少,投行業務最終账本如何還需年終再看。

  “現在無論是CDR(存托憑證)項目,還是創新企業上市,都是在原有制度上的改革突破。從穩妥角度講,監管層也希望讓有經驗的投行來承接前期有代表性的項目。”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但即使是對大投行而言,由於IPO項目的大幅減少,也依然面臨投行業務萎縮的壓力。

  A股今年以來最大IPO

  工業富聯主營通信網絡設備、雲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及工業機器人專業設計製造,鴻海精密通過投資公司中堅公司控股工業富聯。因鴻海精密不存在實際控制人,工業富聯也不存在實際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工業富聯是由福匠科技整體變更設立的公司,存在“持續經營時間未滿三年”的情形,這一上市障礙此前已由監管部門予以特批豁免。

  公司計劃發行不超過19.7億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10%。招股書沒有公布計劃募集資金總金額,但詳細披露了計劃投入項目的資金安排。

  擬投資建設的八個項目分別是工業互聯網平台構建(21.17億)、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台(10.05億)、高效運算數據中心(12.16億)、通信網絡及雲服務設備(49.68億)、5G及物聯網互聯互通解決方案(6.33億)、智能製造新技術研發應用(51.08億)、智能製造產業更新(86.62億),以及智能製造產能擴建(35.45億),總計272.532億。若募資超過上述金額,將被用於補充營運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工業富聯計劃在網上、網下發行之外,還將向戰略投資者定向配售股份。初始戰略配售約為5.9億股,佔發行總量的30%。初始戰略配售者主要為三類,包括代表公眾利益的投資者,大型國企、保險公司、國家級投資基金,以及長期戰略投資者。

  獨特的配售方式意味著投行及中介機構也要承擔更多工作。工業富聯主承銷商為中金公司,國信證券是分銷商。其余中介機構分別為北京金杜律所、上海方達律所、普華永道中天會計所以及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上述機構將共同分享4個億的發行費用。

  其中,承銷及保薦費將根據實際募集資金總額的1.26%計算確定,粗略計算約3.5億;律師費為1580.00萬元;審計驗資費為3398.11萬元;資訊披露費為448.11萬元;其他發行手續費合計327.31萬元。

  大投行瓜分大項目

  今年投行業整體日子並不好過。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截至5月14日,A股共有100家企業上會審核,最終通過審核的僅有48家。2017年全年IPO企業數量超過400家,與之相比,今年各家投行最終“開花結果”的項目並不多。

  隨著新股發行審核從嚴,去年以來發審會否決率陡增。與此同時,監管層加強現場檢查、加強資訊披露造假的責任追究,此前不少“模棱兩可”的項目也知難而退。再加上創新驅動理念在資本市場的落實,部分傳統行業的項目、盈利水準較低的項目,要麽在上會之前被淘汰,要麽在券商遴選階段就被淘汰。

  目前48家已過會企業中,保薦項目最多的分別是中信證券6家、中信建投5家、華泰聯合4家、廣發證券4家、中金公司3家、國泰君安3家。不過,從募資規模看,中金保薦3家總計募資超過300億,中信建投保薦4家超過160億,中信證券保薦6家約58億,國泰君安和廣發證券保薦項目總計分別僅23億左右。

  從已經公布募資規模的情況來看,前五大IPO項目當中,中金拿下第一名工業富聯,中信建投拿下第二名寧德時代(募資131億),華泰聯合拿下第三名藥明康德(原計劃募資57.4億)和第四名江蘇金融租賃(募資40億),中信證券與東方花旗一起斬獲第五名的甘李藥業(募資25.19億)。

  雖然藥明康德最終決定“打折”上市,募資規模縮減至22.5億,但依然將支付1.2億的發行費用,作為保薦機構的華泰聯合自然將獨佔大頭。華泰聯合的另一個保薦項目,預計也將有豐厚的回報。江蘇金融租賃計劃支付8201萬發行費用,其中保薦承銷費達7169.91萬元。

  不僅是已經過會的項目,上述行業排名靠前的大券商,在目前正在排隊的286家IPO項目中,優勢體現得更加明顯。中信證券目前有26個項目在排隊(主機板14、創業板5、中小板7),中信建投有24個(主機板13個、創業板9個、中小板2個),中金公司有17個(主機板8、創業板7、中小板2),廣發證券20個(主機板12、創業板8)。

  據中信證券統計,2016年A股市場承銷金額前十位證券公司的市場份額合計58.65%,2017年這一數字是64.40%。業內人士預計,今年行業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高,行業新進入者門檻提升,短期將呈現“寡頭競爭格局”。

  “大型券商憑借較強的定價能力和跨境協調能力,優勢顯著,有望搶先受益政策紅利。”銀河證券分析師武平平認為,CDR相關規則頒布表明創新企業回歸A股加快進入落地階段,有助增厚券商經紀業務、投行業務收入太空。券商各業務條線強監管環境下,大券商憑借雄厚的資本實力以及強勁的綜合實力在業務規模以及資格獲批方面均有優勢,強者恆強局面延續。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