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胖更易生病?新研究或可預測肥胖者患病風險!

胖是一種病!這已經成為醫學界的共識。

肥胖早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而且,大量研究證實,肥胖與多種疾病間皆存在密切關聯。

《細胞代謝》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稱,科學家找到了一種新方法,可以使用肥胖患者的獨特分子「特徵」,預測其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這一進展或可拓寬醫生和科學家診斷及治療疾病的方式。


相關數據顯示,全球有近三分之一人超重或肥胖。


在中國,肥胖呈爆炸式增長。目前已有9千萬肥胖人群,其中1200萬屬於重度肥胖,高居全球榜首。另外,據《柳葉刀》發布的數據,預計到2030年,中國超重或肥胖人數將達到8億。


對於這些肥胖者來說,疾病風險不容忽視。


這項由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基因組學教授阿馬利奧·泰倫蒂長官的研究表明,肥胖者可以通過身體的代謝產物(即生活、呼吸和進食時產生的分子),預測其未來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可能。


「通過觀察代謝組的變化,我們可以識別出隨後幾年裡,他們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了幾倍。」泰倫蒂教授說。


研究人員在研究中發現,肥胖會給代謝體造成深度改變,其中最重要的在於其對身體脂肪分配的影響。而部分代謝物則與可以帶來健康風險的腹內脂肪增加有關。


研究證明,共有49種代謝物與體重指數(BMI)密切相關。研究人員通過觀察這些代謝物水準,可以80%至90%的準確率預測一個人的肥胖狀況。


另外,有趣的是,研究人員發現,代謝物的變化並不總是與一個人肥胖與否相匹配。在這些案例中,有些人雖然肥胖卻十分健康,而有些人瘦削卻存在患病風險。這對於想要預測未來疾病風險,或希望患者參加臨床試驗的醫生而言,將是一則重要資訊。


由此可見,在新技術幫助下,科學家對疾病的看法正在不斷拓寬。


如今,研究人員可以將多種測量方法結合起來,創造出疾病的特有「標誌」,而不是通過單一的代謝物或生物標誌物來預測疾病。


接下來,研究人員希望以此為基礎,繼續對其他代謝疾病(如糖尿病和肝臟脂肪變性等疾病)進行研究,以求為這些疾病生成更有針對性的生物標誌物。


在此,希望研究人員可以取得更多成果。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