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史上最全艾灸乾貨分享,值得收藏!

播放GIF

經常艾灸,卻總是效果不明顯!艾灸後不知道該如何防護!你還在為不知道該如何艾灸發愁嗎?

應廣大學員要求,杏林君特意整理了艾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分享給大家,你千萬不要錯過哦!

灸多遠

其實艾灸距離說的就是艾灸的強度!杏林君不建議大家記距離,這個要看感覺,以被灸者皮膚感到溫熱、舒適,但又不至於燙的需要忍耐為最佳距離!

而對於昏厥、局部知覺遲鈍的患者,醫者可將中、食二指分開,置於施灸部位的兩側,這樣可以通過醫者手指的感覺來測知患者局部的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施灸的距離和防止燙傷。

你知道嗎?在施灸過程中的艾火,又可分為明火期和暗火期:

明火期:

艾條剛點燃或去灰之後火力較猛的時期。這時艾條的表面溫度高、火力強,艾條距離皮膚要遠一些。

因為遠和火力猛,這時期的透熱感(滲透力)會相對弱一些,會感覺只是表面熱裡面不熱,杏林君建議不要一上來就去追求滲透,要循序漸進。

暗火期:

艾條燃燒了一段時間會產生艾灰附在上面。這時期艾條表面溫度溫和,皮膚也比較適能應熱度,艾條距離皮膚可適當近一些。這個時期的灸感明顯,滲透力好,久療效果好。

注意:

剛開始艾灸時一定不要太近,尤其是新手!要讓皮膚慢慢適應溫度,突然太近會燙傷或出現灸泡。

還有灸了一段時間灰變多了,艾條會離皮膚較近,去灰之後習慣性的放回原來的距離,這樣很容易燙起灸泡,要多注意!

灸多久

季節、地域、年齡的不同

比如冬天的灸量要加大,才能起到祛寒作用;夏季要減少灸量,才不會造成上火傷陰。

北方風寒凜列,灸量宜大;南方氣候溫暖,灸量宜小。

不同的年齡、體質和性別,其陰陽氣血的盛衰及對灸量的耐受性也是不同的。

老年或體弱的人灸量宜小,年輕力壯者可以增大用量。

艾灸總時間影響

艾灸的總時間會影響每個穴位的時間。例如:只有一個小時的艾灸時間,安排了4個穴位,平均每穴只有15分鐘;如果艾灸2個小時,平均每個穴位就有30分鐘。

身體狀況

調理急症、重病時,一個穴位灸的時間就多,日常保健的話則可短。

看灸感!這是最重要一條

①問感受:傳熱、透熱、擴熱,由涼變熱,再由熱變溫再變熱;

②看顏色:皮膚潮紅、從裡往外透出的紅、由白變紅;

③摸溫度:摸上去皮膚和手有濕、潤、潮濕的感覺;

④灸後感:面部潮紅、四肢溫熱、全身溫熱舒服、微微出汗。

另外,初次施灸時間少點,以後再慢慢增加艾灸時間。

哪些人不適合艾灸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面部灸時需注意,以免留下瘢痕影響美觀;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關節活動部位,不宜施灸;孕婦不能灸腹部和腰骶部;

2.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忌灸;

3.無自製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4.體內有金屬埋件者,謹慎艾灸,簡單的物理原理,不再細說;

5.其他原因,自己反對或者不接受傳統文化者。

注意:

如果在艾灸中突然出現頭暈、眼花、噁心、心慌出汗、顏面蒼白等癥狀也就是暈灸時,應立即停止施灸,開窗通風。

如遇溫度過高有熱燙感,應及時停止或增加艾灸的距離,以免灼傷。

哪些病適合艾灸

各種疼痛性疾病

如頸椎病、肩周炎、關節炎、腰腿痛、腰間盤突出、腹痛腹瀉、扭傷紅腫疼痛、面神經麻痹、中風半身不遂;

婦科疾病

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囊性腫瘤、乳腺纖維瘤、盆腔炎、附件炎、尿道炎、痛經、更年期綜合症、美白、塑身、祛斑、除痘等;

其他疾病

青少年近視、弱視、尿床、厭食、生長髮育不良、鼻炎、內、外、婦、兒、五官科、神經系統、泌尿等各科,凡適合傳統灸法的一切病症均可使用。

哪些病不合適施灸

1、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2、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慎灸;

3、良性腫瘤,需要嚴格辨證;

4、惡性腫瘤不建議艾灸,艾灸會導致熱血妄行。

艾灸注意事項

1、艾灸前後應多喝溫開水;

2、選擇在一個相對較安靜的環境施灸,施灸時要專心致志,最好是閉目養神,不要與旁人聊天,看電視或玩手機等;

3、不論老人大人小孩皆可使用,保健灸一小時左右。調病灸:大病重病者一定要重灸多灸加大灸,通常10-15次為一個療程;

4、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根據處方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5、掌握施灸的程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灸後防護

防火

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

施灸結束後,將灸蓋緊套五行艾,一分鐘左右檢查艾條是否滅火。

防中暑

艾灸時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注意保暖

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灸時和灸後注意保暖,減少外露,否則很影響艾灸效果,尤其是冬天;在夏天高溫時;

防止感染

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藥。

忌冷水

灸後兩小時內不要洗澡,碰冷水,不要吃寒涼生冷食品。

一天中哪些時間點做艾灸好

一天中最適宜的艾灸時間:

①上午7點-11點,這段時間人體與自然的陽氣逐漸轉旺;

②在午時(中午11~1點)前後。這段時間人體與自然的陽氣達到頂點;

注意:

晚上可以艾灸,但艾灸時間不宜過長,且11點之前結束艾灸。

一年中哪些時間點做艾灸好

三伏灸

利用「三伏天」炎熱氣候,敷以辛溫、逐痰、走竄、通經平喘藥物,可以提高藥物效能、達到溫陽利氣、驅散內伏寒邪、溫補脾腎、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預防疾病發生的效果。

三九灸

冬季是呼吸系統疾病的好發之時,三九天又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陽氣斂藏、氣血不暢、皮膚乾燥、毛孔閉塞,在三九天施灸,能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祛風散寒,起到通經活絡止痛的功效。

三九灸是三伏灸的延續和加強,二者互為始終、相互加強、相互補充;二者都有扶助正氣、調節人體免疫機能,達到增強人體抗病能力的作用。

夏養三伏、冬補三九,「三九灸」與「三伏灸」相配合,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力。

天有八紀」節氣灸

《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裡,故能為萬物之父母。」

《內經》著名的「天有八紀」之說,即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四立:立春、夏、秋、冬。

自然界之所以出現季節和時序的變化是因為天地陰陽之氣的升降變化。人與自然相應,人體內在的陰陽自然也要受到自然界陰陽消長變化的影響。

中醫理論認為「八紀」是一年中節氣陰陽,寒熱交替的紐樞,自然界天地陰陽之氣升降變化及消長的轉折時期,人與此相應,也會表現出陰陽變動更為明顯甚至劇烈之勢。

如果人體內在的自穩功能不能對此作出適當的反應,及時地調整機體的陰陽,使之與自然界的陰陽節律相適應,就會出現陰陽失衡的疾病狀態。

「八紀灸」是在特定的時令節氣,選擇具有強壯作用的腧穴進行艾灸,以溫壯元陽,激發經氣,調動機體潛能,提高機體抗病與應變能力,具有簡、便、驗、廉的優勢。

知道了如何艾灸,還需要堅持不斷的實操,才能達到調理身體,預防保健的功效!

如果你身邊也有為布置該如何艾灸的親戚朋友,千萬分享給他們哦,大家一起提升艾灸技術,做自己及家人的健康保護神!

推薦閱讀

都說要用坐月子的態度來對待三伏天,你卻不會做三伏灸?

造成89%的理療館營業額低的罪魁禍首,怎麼攻克?

尋名師 學技術

調體質 治未病

找我們準沒錯!

紅杏林學院教你學中醫

官方熱線:4008013828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