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晚清“外語大學”的學生如何學習英語?

文|陳卿美

如今,學英語的大神們越來越多,朋友圈的打卡聲此起彼伏,一副學渣變學霸誓不罷休的樣子。是什麽動力讓他們中了魔怔?是工作的需要,還是內心的焦慮,再或是中了各種英語培訓機構的花樣陰謀詭計?有人天天背單詞,有人追美劇不停,有人則專找老外練口語……每個人都在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努力實現著自己的“英語夢”。在這幅為中華之崛起而學英語的恢弘畫卷下,我們不妨看看晚清“外語大學”的學生們是如何學習英語的,或許有一定的參考、借鑒作用。

晚清時沒有專門的“外語大學”,最早的官辦外語專科學校就是京師同文館。京師同文館是清政府開辦的一所新式學校。兩次鴉片戰爭,讓洋人欺負慘了,比如規定,中外交涉條約全部要用英文書寫,遇到詞義不明白的地方,以英文為準。因為語言問題,導致誤會不斷,衝突加劇,讓清政府很鬧心。盡快培養自己的英語翻譯人才是當務之急。

“與外國交涉事件,必先識其情性,……欲悉各國情形,必諳其語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1859年,郭嵩燾建議設立外語培訓學校。 1861年,恭親王奕訢奏請開辦英語翻譯培訓學校。 1862年8月24日,清政府批準在北京成立京師同文館,隸屬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為何叫“同文館”呢?史料中沒有說明,只能猜測。那時根本沒有大學的概念,所以不可能稱為“大學”。再者,“大學”為綜合性高等學府,而作為培養翻譯的專科學校,顯然還不夠格。卿美兄以為,或許源古時“學堂詞館”的說法。翻譯,無非是和文字、詞語較勁,由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再者,在乾隆時就有俄文翻譯館,因此,學校定位為“館”。所謂“同文”,也就是讓不同的語言,翻譯成同一種含義。

據《晚清近代社會變遷》記載,京師同文館第一批學生只有10人,後來八次出洋的趙本山老鄉張德彝是其中一個。當時招生隻面向滿人,漢人絕無機會,因為清政府要培養無限忠誠於自己的翻譯人才,必須選擇滿人。即使是滿人,富裕家庭的子女也是不屑去的,因為社會普遍認為,學習洋文太丟人。寒門子弟為了生活費,才毅然去學習洋文。

京師同文館的學生在學習英文

京師同文館開的條件是,每名學生每月三兩“膏火銀”,學習優秀者,還另有獎金。三年學成後,視成績優異,分別授予七、八、九品官職。即使條件如此優厚,仍然沒有人願意去。出身“大城市”鐵嶺的張德彝就是破落的八旗子弟,念了幾年私塾後,15歲進入京師同文館學習。

京師同文館的英語老師,初期是打算采取推薦製。奕訢在奏折中說,“聞廣東、上海商人,有專習英、法、美三國文字語言之人,請飭各省督撫挑選誠實可靠者,每省各派二人,共派四人,攜帶各國書籍來京。”但實際效果不佳,廣東、江蘇說沒有人,上海倒是有人,但水準不高,要價卻很高。

最終,還是帝國主義幫了大忙。英國駐華公使館參讚威妥瑪向清政府推薦,蘇格蘭傳教士包爾騰精通中文,可勝任英語老師一職。經總理衙門考核,確認“尚屬誠實”後,讓其擔任首任總教習。總理衙門要求包爾騰只能專注教英語,不能傳教,並讓館裡的中國人暗中監督。

學生有了,老師也有了,近代中國第一所官辦的“外語大學”就這樣開始了。初期,學業三年,只有一門英語,另外輔以漢語學習。因為有些八旗小孩的漢語並不扎實,仍需要築牢基礎。

京師同文館的的三年課程具體是如何教的,史料少有提及,大都以“語言學習和翻譯實踐”的表述一帶而過。不過,或許可以根據後期的課程改革進行一下推測。京師同文館後期分為五年製、八年製,因此,三年製就相當於速成班。

三年英語學習,也就是今天的大專水準。如果要求三年速成的話,各科目也必是快速度的粗略學習。為了保證進度,勢必會讓學生加大學習量。如第一年的基礎階段,基本可以猜想到,就是填鴨式教育,對英語單詞的死記硬背則是少不了的,詞匯量至少要達到2000個。為了保證效果,每天小考,每月大考,考試不及格就要挨板子。孫中山當年在夏威夷學英語,每天都要接受小測驗。

從奕訢要求應聘老師帶書籍可以看出,閱讀翻譯書籍是當時英語學習非常重要一部分。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單詞量後,就會要求閱讀英文書籍。第二年的學習,估計會以閱讀、翻譯英文書籍為主。在學習英文書籍的同時,也加強了對外國文化的了解。第三年應該是進入實戰階段,翻譯外國電報。翻譯電報應該有一個特點,就是要求快速、準確,考驗學生的快速反應、臨時應變能力。收到外國電報後要迅速應對,時間不能耽擱。這是外交工作需要。

張德彝就是三年製學生,畢業後作為翻譯,跟隨斌椿考察團出訪歐洲。三年學習就要勝任翻譯,這壓力不小。

1869年,美國傳教士丁韙良擔任總教習,對課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簡單說,就是三點,一是增加西方科學科目學習,如天文、幾何等。二是增加其他外語,如法語、俄語等。三是三年延長為八年。由此,京師同文館越來越像一座綜合性大學。事實上,丁韙良在與美國駐華大使通信中就是用“大學”的稱謂。

八年製的課程相當豐富,包括了英文、天文、數學、地理、物理、化學、歷史、法律等眾多內容。總之,都是西學知識。這在當時已經是非常超前的現代教育。

第一年:以認字寫字,淺解辭句,講解淺書為主。就是英文入門的書寫、記憶單詞,簡單詞句的理解等。

第二年:講解淺書,練習文法,翻譯條子。開始系統學習語法知識,練習翻譯句子。

第三年:講各國地圖,讀各國史略,翻譯選編。學習各國地理、歷史,學習經典翻譯文章。

第四年:數理啟蒙,代數學,翻譯公文。進入數理化學習階段,同時進行公文的翻譯學習。

第五年:講求格物,幾何原本,練習譯書。學習幾何知識,嘗試長篇翻譯。

第六年:講求機器,微分積分,航海測算,練習譯書。以機械製造、微積分、航海學為主,同時仍練習長篇翻譯。

第七年:講求化學,天文測算,萬國公法,練習譯書。學習化學、天文知識,亮點在學習國際法。

第八年:天文測算,地理金石,富國策,練習譯書。最後一年,亮點在“富國策”,也就是現代政治、法治知識。

有一點很關鍵,八年學習,所有教材一律採用英文課本。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其實仍在學習英文,練習著翻譯。在這八年時間,學生還要經歷各種考試。如月考、季考、年考、大考。月考,每月初一考試。季考,每季度的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的初一考試。年考,每年十月舉行年度大考,也叫歲試。大考,三年一次大考,八年學習基本就是大考三次,第三年、第六年、第八年。第八年的大考也就是畢業考試。

據《同文館提名錄》記載,考試除各學科以外,英文的考試,主要以翻譯照會、條約為主。如拿出一份最新的外國照會,令學生現場翻譯成漢字。

除了平日課堂裡的學習,還有很多實戰的機會,也就是實習。根據學校規定,“學生除正課以外,須為總理衙門兼任譯員”,“將在館年久資深學生,特派七八名專司其事”,“按五日為一班,每班八人在館住宿,以備翻譯,不準托故曠誤”。這種翻譯主要還是以收發、翻譯外交電報為主。基本都是筆譯。

通過京師同文館的英語學習,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晚清的學生更注重英語語法與文字翻譯的學習,似乎沒有口語的練習。這是什麽原因呢?

卿美兄猜測,重視語法與文字翻譯,更大原因在於,當時筆譯更重要。因為外交事務,更多依仗書信等形式溝通,就是最先進的通訊方式——電報也需要文字書寫。再者,當時,風氣未開,同文館的學生還需要將大量的外文書籍翻譯成中文。如《公法便覽》、《其學課藝》、《各國史略》等書。這都需要扎實的語法與文字翻譯作為基礎。

當時口譯的機會則比較少,通常是總理衙門召見外國大使,或是與外國舉行重大外交活動時,如雙方談判,同文館的學生要進行旁聽,防止外國人從中玩陰謀。

今天的我們在學習英語時,更重視口語學習,因為現在有了很多聲音載體,廣播、電視、電話,還有微信語音。雙方溝通交流,基本以語音為主。而這些,晚清時期是沒有的。再者,我們與外國人當面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多,你想搭訕個老外,同樣需要口語。出國旅行,也需要口語。晚清時,誰會主動搭訕老外,泡個洋妞更不敢。

作為近代第一所外國語大學的學生,在當時仍被主流社會看不起。許多學生即使後來進入重要崗位,成了駐外大使,也會被認為是“詞臣”,也就是一個文字服務生而已。當時的學生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享受著超前的現代教育,是這個國家最早一批接觸西方現代文明教育的人。據後來統計,竟然還有一半的學生,還夢想著讀四書五經,走科舉取仕的封建路子。

這群留著長長的辮子,穿著長袍馬褂的青少年絕不會想到,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他們數以億計的後人正在以舉國之力學習著英語。如果從因果輪回的角度來說,或許這就是一筆英語債。先人們偷的每一個懶,都需要後人用眾多朋友圈打卡來償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