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市場還在爭論“底在何方” 954隻私募已走上抄底路

  市場還在爭論“底在何方” 954隻私募已“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走上抄底路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謝欣    

  近期市場對底在何方爭論不休,有私募認為A股反彈需要具備三重底。不過從A股中報披露的數據看,私募二季度抄底跡象明顯,如從私募產品介入的數量來看,一季度有738隻私募產品的身影出沒於上市公司,而中報數據顯示,合計有954隻私募產品出現在上市公司中報中,增幅達29.26%。

  A股反彈應具備三重底

  近期A股調整不斷,對於底在何方市場一直爭論不休。君禾資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A股反彈一般需要具備三重底。一是政策底,二是估值底,三是經濟底。一般來說政策底領先於估值底,而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所以估值底一般領先於經濟底。今年以來政策微調對市場呵護明顯;另一方面,A股估值水準也已經到了歷史底部。

  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亦認為,A股止跌需要具備以下三點:政策底,估值底,市場底。同時馬澄亦表示,目前A股市場主要是以跌透、跌出量坑、增量資金進來的方式來換取築底的過程。而A股在底部會有一些共同特徵,如估值中位數處於低位、股票吸引力超過或接近債券、成交量下滑、個股市值萎縮、低價股數量上升、大規模個股破淨、強勢股補跌和低價股的估值修複等。

  上海千波資產研究員黃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市場熱議的三底首先是政策底,由於前期市場的持續下跌,為了維護市場穩定,監管層頒布了一系列呵護政策,只有把改革推向縱深,政策性紅利才能長久滋潤市場。其次是估值底,目前上證A股平均市盈率為13.5倍,已經低於2005年和2008年大底的市盈率水準。創業板平均市盈率為36.12倍,逐步接近2012年創業板底部27倍的市盈率水準;從經濟底角度看,我國2018年二季度GDP增長6.7%,同比結束連續三個季度的6.8%,與2016年一至三季度相同,均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增速。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多,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正處於突破期,仍在築底的過程中。

  私募認同市場底部位置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6日,有954隻私募產品合計持有1197只上市公司股票,合計持有市值達1444億元。而今年一季度只有738隻私募產品合計持有1261只上市公司股票,合計持有市值為1857億元。而滬指在今年二季度下跌了10.14%,隨著市場不斷築底,顯然有私募開始抄底。從私募產品數量角度看,今年一季度有738隻私募產品出現在上市公司一季報中,而中報顯示,有954隻私募產品出現在今年上市公司中報中,增幅為29.2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受A股市場低迷影響,不少個股陷入了調整過程。據相關統計顯示,剔除掉今年以來上市次新股,520隻個股收盤價創出滬指5178點以來的新低,135隻個股股價不足5元,其中也有不少業績優秀且低估值的個股。由於市場不斷下跌,導致私募持倉市值也下降明顯,截至8月26日私募持倉市值為1444億元,而今年一季度的私募持倉市值為1857億元,中報持倉市值較一季報下降22.24%。

  濱利投資基金經理梁濱則認為,市場如果要止跌企穩的話,需要估值面、情緒面以及資金面共振。而磐耀資產董事長辜若飛認為,目前A股市場整體估值水準已經接近了歷史底部區域,但要真正止跌還需要等待政策底,當政策底出現的時候,A股市場才有可能走出真正的市場底。

  晶巨集投資副總楊秋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上周兩市的交易量和破淨值的股票數量看,目前A股肯定是到了底部區域了,至於什麽時候能全面反轉,確實有賴於經濟的成功轉型。金融去杠杆和經濟結構轉型不會一蹴而就,將會是比較長的過程。大部分私募機構對目前市場的底部位置都是比較認同的,所以會持續加倉。而對那些錯殺的優質股票肯定也應毫不猶豫加倉,這是難得的好機會。

責任編輯:常福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