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坐月子不管什麼情況,這幾個行為都不要有,不然以後遭罪的是自己

現在「月子病」非常的普遍,很多寶媽在坐月子的時候都缺少經驗,有的寶媽還要自己照顧自己,但是這段時間其實和孕期一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好好的把月子做完才算真正的完成生娃這個任務,坐月子是一收尾工作,但也是一切的開始,這不僅關係到寶媽自己的健康,對寶寶的成長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一、月子裡不要哭

準媽媽最好控制下自己的情緒,其實你應該知道這對寶寶不好的,母體情緒波動大或傷心時,體內會分泌一種毒素的,對寶寶發育肯定有不好的影響,而且通過胎教影響到寶寶,可能以後他的性格也會不堅強,寶媽月子裡最好不要哭,多想想開心的事情,天天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只有每天吃好、睡好、心情好,才會保證充足的奶水。但是,很多產婦在月子裡容易情緒不穩定,現在患產後憂鬱症的也很普遍,所以一定要自己學會調整情緒。

二、不要過度勞累,要充足睡眠

女人,是最容易操心生活瑣事的人,在一家之中,總是女人佔主要的作用,新媽媽在這樣的情況下,又剛生完孩子,有的產婦心疼老公白天要上班,夜裡不喊老公起來幫忙帶孩子,自己餵奶、換尿布、洗屁股,弄得很辛苦,心情很幽怨。

其實,月子不是心疼老公的時候,跟自家老公沒必要客氣,需要的時候果斷叫醒,對於產後媽媽來說,在月子裡的首要任務就是調理得當,睡眠充足。

因為絕大多數媽媽在孕晚期的時候都會出現睡眠障礙,而逐漸增大的腹部也會帶來腰疼、背痛問題,再加上分娩本身就非常耗費體力,因此生產完後的媽媽非常需要休息。充足睡會兒,畢竟寶寶出生後,媽媽還需要頻繁的哺乳。

三、大補從出產房就開始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媽媽自從懷孕開始,就是家裡的寶,所以當媽媽還在生寶寶的時候,家裡人已經把滋補湯準備好了。什麼母雞湯、豬蹄湯、肉湯,各種各樣滋補湯就開始了。

然而,孕婦產後吃太多太補的食物可能不利於身體恢復,坐月子期間應該清淡飲食、均衡飲食,避免油炸食物食物的攝入,還可以適當吃點新鮮水果,以便更好地排出體內的垃圾,避免產後便秘。前一個周最好飲食需要清淡,這樣會利用傷口的癒合。一個周以後可以補充一些營養品,但是記得不能過量。像油膩的豬肉還是盡量少吃,還有辛辣的食品和泡菜,這些都是需要禁止。有些長輩總是認為雞蛋屬於大補,一天讓孕婦吃6個左右,要知道最多2個雞蛋就可以達到補充的作用。吃得過太多會讓產婦感到噁心,對雞蛋可能都免疫了。

四、月子就要臟著過

舊社會的中國,生活條件差,居住條件也差,尤其是冬天,屋裡甚至都會漏風,家裡沒有冷氣機、熱水,沒有取暖器,也沒有淋浴器。另外,家庭的衛生條件也很差,那種環境下洗澡很容易著涼或感染。而產婦分娩時為使胎頭順利娩出,在激素的作用下骨盆關節都打開了,身體的各個關節也會變得較為鬆弛,所以,產婦在月子裡氣血兩虛,此時如果受了風寒患上疾病的可能性很大,而這些疾病不容易痊癒的。因此,在傳統的習俗中,坐月子是不能洗澡的。

現在人民的生活條件大幅度提高,能夠為產婦提供非常良好的洗浴環境和設施,使她們不再容易受涼感冒。因此,千百年流傳下來的這種習俗應該被破除,因為它並不利於產婦康復。產後會大量排汗,汙染皮膚;下身產生的惡露及溢出的乳汁,也都會使皮膚變得很臟;多種液體混合在一起會散出很難聞的氣味,使產婦渾身不舒服,精神狀態不好;皮膚黏膜上積累的大量病菌會乘虛而入,引起毛囊炎、子宮內膜炎、乳腺炎等,甚至發生敗血症。

產後洗澡的好處:

1、產後及時清潔身體具有活血、行氣的功效,可幫助產婦解除分娩疲勞,保持舒暢的心情;

2、促進會陰傷口的血液循環,加快癒合;

3、使皮膚清潔乾淨,避免皮膚和會陰傷口發生感染;

4、加深產婦睡眠、增加食慾,使氣色好轉。

五、產後盆底康復

很重要,否則一身毛病被老公嫌棄!妊娠過程中,隨著妊娠子宮增大,胎兒及附屬物重量逐漸增加,盆底肌持續受重力壓迫致慢性損傷,因此無論是陰道分娩還是剖宮產,懷孕本身已對盆底肌造成不可避免地損傷。在分娩過程中,胎兒娩出又造成盆底肌的急性損傷。妊娠和分娩對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盆底功能障礙,比如我們日常生活常常可以見到的:

★咳嗽、打噴嚏、大笑、提重物時,不由自主的漏尿(尿失禁)★產後陰道鬆弛,致使性生活不滿意★盆腔臟器脫垂癥狀逐漸明顯告訴大家這些不是讓大家恐懼,放棄懷孕、生孩子,而是要讓大家知道我們的身體在懷孕過程中都發生了哪些變化,讓大家對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有個認識,更重要的是讓大家知道,我們有辦法去修復這些損傷,治療和預防盆底功能性障礙性疾病。這個辦法就是——盆底康復治療!盆底康復治療是憑藉高科技的生物反饋技術,採用「專業化、定量化、自動化」的康復評估,準確評估盆底肌肉的肌力情況和纖維受損類型,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通過電刺激和生物反饋治療,喚醒受損的盆底神經肌肉,增強盆底肌肉肌力和彈性,使盆底功能恢復正常。患者通過無創無痛、輕鬆愉快的治療過程,增強陰道的緊縮度,提高性生活品質,同時有利於預防、治療盆底障礙性疾病的發生。據目前的統計顯示,臨床上發現鋼彈七、八成女性在自己進行盆底肌肉訓練時因方法不對而導致事倍功半,甚至作用相反。所以,我們努力的方向是讓所有的產婦和女性朋友都獲得正確有效的產後盆底康復鍛煉,避免再次傷害

六、坐月子吃多了雞蛋,營養價值高

有的新媽媽為了加強營養,坐月子期間,常以多吃雞蛋來滋補身體的虧損,甚至把雞蛋當成主食來吃。特別是在北方坐月子,天天吃雞蛋更是傳統。那麼坐月子,雞蛋吃多了,好不好呢?很多老人認為雞蛋是滋補的食品,其中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適於月子裡進食,所以一定要多吃雞蛋,這樣可以幫助新媽媽恢復元氣

事實上,雞蛋並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因為產後胃腸道蠕動能力較差,膽汁排出也受影響,雞蛋如果過量食用,身體不但吸收不了,還會影響胃腸道對其他食物的攝齲如果蛋白質在胃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還容易引起腹脹、便秘,所以要適量。

醫學研究表明,分娩後數小時內,最好不要吃雞蛋。因為在分娩過程中,體力消耗大,出汗多,體液不足,消化能力也隨之下降。若分娩後立即吃雞蛋,就難以消化,增加胃腸負擔。分娩後數小時內,應吃半流質或流質食物。根據國家對孕、新媽媽營養標準規定,在整個產褥期間,每天需要蛋白質100克左右,因此,每天吃2個雞蛋就夠了。研究還表明,一個新媽媽或普通人每天吃十幾個雞蛋與每天吃3個雞蛋,身體所吸收的營養是一樣的,吃多反而帶來壞處,增加腸胃負擔,甚至引起胃病。

同樣道理,油炸食物也較難消化,新媽媽也不應多吃。並且,油炸食物的營養在油炸過程中已經損失很多,比麵食及其他食物營養成分要差,多吃並不能給新媽媽增加營養,倒是增加了腸胃負擔。

雞蛋作為營養品之一適量吃是合理的,但以其為主食甚至有的新媽媽除了喝稀飯其他全部食用雞蛋,這就不科學了。單一的飲食,所含營養物質的種類畢竟是有限的,過多地食用雞蛋而忽略其他營養素的攝入,則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亂和身體的生理機能失調。

七、多捂。不能出門,不可對著風吹,且門窗緊閉

老例看來,凡產婦都是怕風的,所以即使是夏天坐月子,也得把房屋的門窗緊閉,不能留縫隙,而產婦也要長衣長褲,全身武裝。

專家點評:在夏天,沒有必要這樣坐月子。房屋門窗緊閉,空氣不流通,如果氣象悶熱,產婦很容易中暑。

正確做法:適當開窗通風,但應避免穿堂風,畢竟剛生完孩子,抵抗力低,容易感冒。

若是開冷氣機,因為風比較「硬」,不能直接對著產婦吹,可以打開產婦隔壁房間的冷氣機,讓冷氣「飄」過來,一樣能享受清涼。產婦汗多時要勤換衣服,穿著以寬鬆、舒適為度。

八、產後便秘的概念

產婦產後飲食如常,但大便數日不行或排便時乾燥疼痛,難以解出者,稱為產後便秘,或稱產後大便難,是最常見的產後病之一。

產後便秘原因產後便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1、由於產褥期胃腸功能減弱,腸蠕動慢,腸內容物在腸內停留時間長,使水分吸收造成大便乾結。2、經過妊娠腹部過度膨脹,使腹部肌肉和盆底組織鬆弛,排便力量減弱。3、飲食結構不合理,蔬菜、水果攝入量少。

產後便秘怎麼辦產後怎麼治便秘?處於坐月子期的女性還是少用藥物為宜,從飲食方面進行調理最重要。1、分析便秘的原因,調整生活方式。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有便意時需及時排便,避免抑製排便,長期、反覆抑製排便可導致排便反射閾值升高、便意消失,導致便秘。戒煙酒,避免濫用藥。

2、食療法:均衡飲食。多吃水果和蔬菜,水果以香蕉、梨子為主,粗纖維蔬菜,例如芹菜、蒜苔等;多喝一些蜂蜜,能夠潤腸通便;多喝水,加速胃腸蠕動,促進消化吸收,能減輕便秘癥狀。3、多運動:加強運動。新媽媽常喜歡賴在床上,這不利於排便。自然分娩後6-8小時就要坐起進行一些翻身活動,採取多種睡姿或坐姿,自己輕輕按摩下腹部;第2天下地,在室內來回走動。哺乳期媽媽生活規律與按摩腹部,有助於腸道恢復蠕動,防止便秘。4、中藥療法:適當吃些中藥。以柔和緩瀉的中藥及中成藥為好,不要用抗生素等藥物,以免影響餵奶。中成藥有:味逍遙丸、麻子仁丸、牛黃解毒軟膠囊等都可有效治療便秘。

九、產後恢復方面

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後收腹很重要!生完娃娃產婦肚子一下子空了,變得鬆懈,肉皮堆積,這個時候使用收腹產品,不僅可以防止內臟下垂,而且對產後子宮、產道的復舊,產後惡露的排凈,腹痛的緩解等都具有很好的作用! 因此必須要束縛,為了不要讓其他器官那麼快的往下走,給肚子回縮的時間 。

十、就算再累,也要掌握惡露排出情況

排惡露是非常痛苦的過程,但是媽媽們也不要泄氣。有些媽媽們說,排惡露就像是生完第一個孩子之後,那股疼痛感剛剛得到緩解,第二個寶寶又露頭了。這樣的過程也是難以避免的,媽媽們是最棒的哦!

惡露是產後一個必經子宮內出血的階段,如果處理得不當或不懂得惡露的一些相關知識,都會導致月子裡身體出現異常,所以學會產後正確觀察惡露非常重要,那麼惡露分為幾種顏色,那些屬於不正常的範圍內呢?

分娩後的半個月內,隨著子宮內膜脫落,子宮分泌的黏液從陰道內流出,稱為惡露。正常的惡露有些血腥味,不臭,總量大約為500~1000毫升。一般情況下,正常的惡露大約在產後3周左右即可乾淨。如起過三周要根據惡露的顏色來判斷是否正常。

產後第一周惡露的量較多、顏色鮮紅,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塊和壞死的蛻膜組織,為紅色惡露。

到一周以後至半個月內,惡露中的血液已減少,這時壞死的蛻膜、宮頸黏液、陰道分泌物及細菌,惡露變為淺紅色的漿液,稱為漿性惡露。

半個月以後至三周以內,惡露中血液流完,含大量白細胞、退化蛻膜、表皮細胞和細菌,使惡露變得黏稠,色澤較白,為白色惡露,白色惡露可持續兩三周。

觀察一下你的惡露情況是否正常,尤其是要注意惡露的質與量、顏色與氣味的變化,可以估計子宮恢復的快慢,有無異常。

在產褥期,產後子宮的重量將從1000克減少到50~60克,體積也不斷縮小,6周後恢復到孕前大小。子宮復舊好壞,可以從子宮底下降和惡露情況來估計。有的產婦惡露淋漓不斷,到「滿月」時還有較多的血性分泌物,有臭味,產婦自己覺得下腹部痛、腰酸;產後6周檢查時,子宮還沒有恢復到正常大小,質地軟,有壓痛等,都是子宮復舊不全的表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