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華聯控股董事長遭二股東逼宮 回懟我沒控制股價能力

  7月9日,深圳福田馬可波羅酒店,一個小型會議室裡掌聲起伏。台上,華聯控股二股東於平慷慨激昂,細數上市公司董事長董炳根的“三宗罪”,並呼籲中小股東一起提議罷免之。台下,與會的小股東或竊竊私語,或鼓掌附和,也有激動者高聲交談“怎麽把公司管成這樣”。

  華聯控股被突如其來的罷免消息打了個措手不及。華聯控股董事長董炳根認為於平的“逼宮”與公司股價下跌有關,其在回復《證券日報》記者的簡訊中表示,於平近期因股價下跌虧損,而自己則“沒有控制股價的能力”。

  到底是高管層管理不善,還是小股東不滿虧損?目前雙方各執一詞,未有分曉。華聯控股董秘孔慶富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只要是合法合規的提案,公司都可以接受,但截至目前公司未收到罷免的議案。”

  二股東細數董事長

  “三宗罪”

  “我也有管理上市公司的經驗,我認為華聯控股目前的管理很有問題。”二股東於平說道。此前,於平曾任上市公司高升科技的董事長,2015年後,任高升科技總經理,並於今年2月28日離職。

  在7月9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於平向台下股東細數華聯控股董事長“三宗罪”,指出其存在“管理不善、用人不當、戰略不清”三大問題。他表示,公司項目開發和銷售進度緩慢,是為管理不善;管理層幾乎無房地產、建築相關行業履歷,是為用人不當;資金使用不善、無中長期規劃,是為戰略不清。

  於平強調,華聯控股因戰略不清,錯失了房地產行業的黃金發展期。“公司账上有大量現金和銀行理財,但是卻多年沒有新增土地項目,資金使用不善,沒有積極拓展業務。”

  資料顯示,自1994年上市以來,華聯控股先後經歷了從上市之初單一化纖主業,到紡織服裝、石化新材料、房地產的三次重大轉變。目前,公司主營業務為綜合地產,主要項目位於滬深杭。公司在深圳有三個城市更新項目,在杭州有兩個項目。不過,這些項目多數為公司早年獲得,近年年報顯示,華聯控股已連續6年未拿地,至少連續三年未新增土地儲備項目。

  華聯控股2017年年報顯示,華聯控股委託銀行理財一項的金額達22.41億元,截至報告期末未到期的金額為4.34億元。2018年4月27日,華聯控股發布2018年委託理財方案稱,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擬使用自有閑置資金進行委託理財,投資額度不超過人民幣10億元。

  但在今年5月30日的股東大會上,該理財方案引起部分小股東的不滿。據於平回憶,當天有股東質疑公司理財方案,並提議將現金用於回購股票,提振股價。但董事長並未接受意見,甚至與股東爭吵。

  “那天回家我越想越不對,所以產生了罷免他的念頭。”於平表示:“能不能罷免我們無法控制,但是我們要表達自己的建議。企業是股東們的企業,不是職業經理人的企業。”

  目前,於平持有上市公司2.03%的股權,需征集10%以上的股份支持,才能發起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提議罷免董事長。在場的小股東,已有不少表示願意加入。於平聘請的律師楊新發在回答《證券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二股東於平2.03%的股權比例並沒有直接提名董事的權利,如果罷免了董事長,將由華聯控股的控股股東華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及上市公司董事會推選。

  董事長回應:

  我沒有控制股價的能力

  從華聯控股董事長董炳根的回應來看,其認為於平此番“逼宮”與公司股價下跌有關。

  在回復《證券日報》記者的簡訊中,董事長董炳根表示,其與二股東於平曾多次在股東大會上進行交流。“我只知道他買華聯股票曾經有豐厚的回報,但看好後市沒有拋售,現在賠錢了。”

  今年以來,華聯控股股價一直震蕩下跌。從最高每股10.71元跌至最低每股4.76元,近半年跌幅超過55%,深證成指同期下跌19.89%。當日,在於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現場,就有不少參會股東質疑華聯控股管理層,認為公司未重視市值管理。

  “我會努力帶領公司管理層做好上市公司業績。”董炳根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但是,我確實沒有控制股價的能力,更沒有操縱股票和炒作房產的經驗。”

  於平召開新聞發布會7月9日當天,華聯控股股價隨大市上漲,收盤漲幅為5.31%。現場有中小股東拿著手機看公司股價,喜形於色稱“一說罷免董事長大家就買入”。次日,華聯控股繼續漲5.43%,7月10日收盤價為每股5.44元,短短兩日,華聯控股股價回升超過10%。

  此外,對於非房地產專業的質疑,董炳根則表示,在1988年至1994年擔任浙江絲綢工學院(今浙江理工大學)副院長期間,自己曾分管學校的基本建設。“華聯控股轉型為房地產開發也是我主導的。”他表示。

  在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董秘孔慶富對於平提出的質疑逐一回復。其表示,公司在轉型房地產之初,引進了完整的房地產團隊,目前人才結構並無不妥。近年來,公司也不斷在看項目,只是暫未有合適的項目。理財方面,他表示房地產行業是高資金周轉的行業,且公司的理財是以確保在建項目資金需求為前提的。孔慶富表示:“很多趴在账上的資金是閑置的,我們去做理財也是提高資金利用率。”

  “於平與公司管理層在經營上的看法可能不太一樣。但公司的決策不能以中小股東的意志為轉移,我們要顧及整個公司的發展。”孔慶富如是說。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