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四川老牌乳企菊樂股份重啟IPO 省內業務佔比逾98%

每經記者:朱萬平 每經編輯:陳俊傑

時隔1年多,川內老牌乳企四川菊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菊樂股份)重啟IPO征程。近日,菊樂股份再度披露招股書(申報稿,下同),擬登陸深交所。

作為一家區域乳業,菊樂股份的區域特徵較為明顯:一方面,公司主要銷售區域過於集中於四川省內,98%以上的營收都來自於該地區。另一方面,去年以“酸樂奶”為代表的含乳飲料銷售佔菊樂股份全部營收比例超七成,公司對酸樂奶等產品存較大依賴性。

目前,菊樂酸樂奶主要競爭對手是蒙牛酸酸乳、伊利優酸乳及娃哈哈營養快線等。在滅菌乳和低溫奶領域,去年菊樂股份的銷售收入都沒有超過1億元。

在鞏固四川區域市場的同時,菊樂股份正在向重慶、西藏等省外市場擴張。“我們向外擴張,仍在按計劃進行。”8月12日,菊樂股份相關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成都市某超市內的菊樂乳製品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攝

老牌乳企菊樂股份重啟IPO

此次是菊樂股份第二次踏上IPO征程。2017年底時,菊樂股份曾衝刺IPO,2018年3月時,菊樂股份IPO宣布終止審查。

菊樂股份去年為何終止IPO?公司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是多方面因素導致的,但其並未說明詳細原因。

招股書披露,2016年和2017年菊樂股份淨利潤分別為3276.16萬元和2228.56萬元,分別下滑32.22%和31.98%。

菊樂股份兩次披露的招股書,對2016年淨利潤的描述還存在細小差異。在菊樂股份2017年的披露招股書中,公司2016年淨利潤為3201.87萬元,而在最新版本中,對應數據為3276.16萬元。對此,菊樂股份稱,“上述數據差異原因主要為股份支付會計處理的影響”。

此前,菊樂股份實施股權激勵。原本菊樂股份對該股權激勵中涉及的高管和骨乾員工在2016年確認了股份支付費用307.50萬元,但未對公司實控人童恩文確認股份支付費用。後來,菊樂股份對童恩文補充確認了股份支付費用,由此影響了2016年和2017年財報。

沒有了股權費用的支出,去年,菊樂股份淨利潤大增達到7202.63萬元,同比增長223.2%。今年一季度,菊樂股份淨利潤達到2619.18萬元,已超過2017年全年水準。

近年來,儘管菊樂股份淨利潤出現暴增,但公司整體體量仍然較小。在招股書中,菊樂股份列舉了5個已上市的競爭對手,包括伊利股份、蒙牛乳業、光明乳業、中國聖牧和新希望乳業。其中營收最小的中國聖牧去年營收也達到21.64億元,而去年菊樂股份實現營收僅為7.85億元。在A股上市乳企中,相較而言,莊園牧場和麥趣爾體量較少。去年,莊園牧場和麥趣爾營收分別為6.58億元和6億元。

超98%收入來自四川地區

對國內其他地區消費者而言,“菊樂”牛奶可能較為陌生。但在四川省內,菊樂還是較為知名。菊樂股份前身成立於1984年,早在1996年便推出“菊樂純牛奶”,菊樂與華西牛奶一道陪伴了許多成都人的成長。

目前,菊樂股份絕大多數業務均集中在四川省內。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和今年1-3月,公司在四川省內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6.75億元、6.84億元、7.70億元和1.997億元,分別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98.43%、98.62%、98.47%和98.14%。

計劃全部收入都來自四川省內,菊樂股份亦坦言,該區域的市場容量及市場拓展情況仍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未來的經濟效益,公司存在區域市場集中和市場開拓的風險。

目前,菊樂股份在鞏固四川區域市場的同時,正在向重慶、西藏等省外市場擴張。“我們向外擴張,仍在按計劃進行。”菊樂股份有關人士稱。

近年來,菊樂股份營收增速並不算快。2015年~2018年,公司營收增速分別為1.74%、6.81%、0.96%和12.87%。相比之下,2017年和2018年,伊利股份營收增速達到12.29%和16.89%。

此外,以“酸樂奶”為代表的含乳飲料一直為菊樂股份的核心品類,近年來基本貢獻了公司七成以上營收。菊樂股份也坦言,公司的經營業績對該產品存較大依賴性。本次IPO,菊樂股份欲加碼其他常溫乳製品及低溫乳製品,以降低該產品銷售出現波動時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