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互聯網創業專心做業務,別想不開搞研發

獵雲網注:很多創業者很想做好自己的系統產品,卻總是不過關,或許可能這些老闆根本不理解產品研發是什麽。那非技術研發背景的創業者,管理者,如何理解產品研發,常見的認知誤區是什麽?文章來源:caoz的夢囈(ID:caozsay),作者:caozsay。

這個題目憋了一個多禮拜了。但這個想法其實已經存在好幾年了。

看到知識星球有讀者吐槽,他們公司老闆外包了一個團隊開發了一個什麽微信上的活動模塊,然後上線後用戶一進來就崩潰了。

我猜他們老闆根本不理解產品研發是什麽。

而這樣的吐槽也不止這一個,辛辛苦苦高成本開發的系統,一上線各種bug,各種狀況,運營叫苦不迭,這事無數初創企業都遇到過。

前段時間有做內容創業非常厲害的粉絲,幾個人的小團隊,年純收入幾百萬的,在朋友圈發招聘研發的廣告,我馬上就發消息跟對方說,我說你幹嘛想不開要搞研發呢?他們覺得說想要團隊估值高一點,希望有一套工具能把用戶價值擴大一些,也好讓團隊估值更好看一點,我說這事吧,你們不適合。當然,人家自己賺錢自己花,我也說不了太多,希望他們順利吧。

以前我講過一些研發運維相關的東西,主要是針對技術人員,今天要講的是針對非技術創業者,管理者,如何理解產品研發,常見的認知誤區是什麽。

本文的場景,我再解釋一下,是針對以業務為核心,非技術研發背景的的創業團隊和傳統企業。

1、以為功能實現就是研發的全部

功能實現,其實只是最初級最原始的技術工作。

一些非技術出身的老闆,創業者,希望研發人員實現某個產品,功能特性一大堆,以為完成功能就萬事大吉,其實,這只是萬裡長征第一步。

很多外包開發,僅限於功能實現!!!

功能實現之後的技術問題,至少包括如下

第一,性能,負載支撐能力。

可以支持多少用戶什麽類型的請求,比如每秒多少次瀏覽,多少次的下單,數據可以支撐多少量級,多大規模。性能瓶頸會在什麽規模的數據量和什麽規模的請求頻次出現。

第二,穩定性,容錯性。

是否可以在異常輸入,異常網絡環境中,系統保持穩定健康,不會因為某些偶發異常請求或網絡異常導致系統崩潰,雪崩效應,以前我分析數據庫案例的時候提過這樣的場景。

第三,系統安全性,災難備份體系。

入侵風險,盜號風險,以及即便導致入侵,導致扒庫,是否可以有災難恢復機制以及是否能保持敏感資料不會那麽容易被獲取。

第四,可持續維護性。

後續的更新,維護,換人接手是否可以有足夠的維護保障。是否能做到低耦合高複用,能否輕鬆擴展支持新的業務類型。

第五,業務安全性,風控體系。

那,拚多多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不管具體背後的起因是什麽,拚多多業務風控肯定是有不到位的地方,但話說回來了,你以為拚多多技術投入少麽,很多小公司不懂這個,籌劃的蠻好,系統一上來就被薅死了。

2、一個常見的幻覺,我有個很酷的想法別人沒實現。

互聯網有很多開源軟體,而且很多都已經具有非常大的商業化規模。

草根站長期間的Discuz,風靡歐美的Wordpress。

電商系統國內的商派,海外的shopify等等。

現在微信生態的有讚,還有剛上市的微盟。

知識付費領域的小鵝通。

這個名單其實可以超級長。

如果你是以業務能力為核心競爭力,其實大部分業務訴求都可以通過第三方的產品完成,但很多創業者會覺得“我有個很酷的想法,別人的開源系統沒有實現。”

其實我很多時候也會這麽想。但很遺憾,絕大部分場景裡,這些很酷的想法太過一廂情願。他們甚至都沒有仔細研究過那些開源產品,也許那些產品的設定選項裡早就兼容了他們的想法只是他們都沒有去看一眼。

很多創業者不知道,為這個自以為很酷想法要付出的成本是多麽的巨大,他們只是為了某種微不足道的特性提升,一些自以為是的小創新,而承擔了無比繁重的研發成本。更關鍵的是,這種研發出來的產品,其代碼品質,穩定性,可持續維護性,遠遠不如那些被廣泛使用和認可的第三方開源軟體,甚至,包括搜索引擎友好型。所以,不但花了重金,得到的還是個非常不可用的產品,而失去的時間成本更是難以衡量。

3、以為認識一個高手可以包打天下

一些創業者會跟我說,他們找到了一個背景很好的研發,一個大公司的技術經理甚至總監,所以對自己研發信心滿滿。

咳咳,槽點太多。

第一,研發不是一個人打天下的,當然這樣的人才不是沒有,但大部分情況下,客戶端,服務端,是不同的技術人員搭配。

第二,大公司背景的研發高手,並非都不適合創業公司,但有些真的要慎重,因為相當比例大公司背景的研發管理者,不會省錢!!

我常說我是經濟適用架構師,互聯網找比我厲害的架構師多的是,但我不客氣的說一句,創業團隊找比我更摳門的架構師,基本沒有!要不就是缺乏整體架構能力的,要不就是不會摳門省錢的。

第三,人員是有流動性的,系統的長期可持續維護,需要隨時有可替代的接班人,

而創業團隊,這個條件基本不具備。

第四,研發與產品的配合是需要長期磨合,以及有相當的規範和套路,而很多非研發管理背景的創業者,甚至根本不懂產品經理的職責和工作範疇是什麽,產品經理缺位,有好的研發也很難做出好產品,而創業者會自以為,我講的很清楚啊,他為什麽不理解呢。

4、研發維護成為無底洞的雞肋

還是記得前提,你是有業務能力,需要有技術產品承載你的業務。

如果你產品出來後,市場表現卓越,恭喜你,來打我臉就好。

但相當部分情況,不溫不火,不好不壞,是很多業務運營團隊的常態。

這時候,尷尬了,你養一個研發團隊,可能發現成本佔比很高,可是你如果放棄這個產品,那麽沉沒成本又不甘心,你說最小化維持技術支持,那麽以後更新,修補bug,系統擴容等等問題絕對會沒完沒了。

團隊留也不是,不留也不是,形同雞肋。

很多業務為主導公司的研發團隊,比如經銷商,比如代理商,總是想自己搞點研發的,或者一些傳統品牌的廠家,想搞互聯網行銷,非要自己做APP做商城的,很多都會走向這個境地。

以上,如果你是做內容運營,電商,傳統行業的網絡行銷,其實真的沒必要做任何研發,有很多現成的第三方工具可以使用,而且你可以更專注於業務本身。

為什麽選擇第三方工具而不是外包開發?

1、第三方工具開發商有規模優勢,可以有更好的程式員。在性能,安全等方面會遠勝於外包的平均水準。

2、第三方工具有大量客戶運營經驗和教訓,可以少踩很多坑。

3、可以專注業務可以快速試錯,試錯成本低,時間成本低。

4、長期維持版本更新,後續擴展能力遠勝於外包開發。

5、成熟的第三方搜索引擎友好性,巨頭平台的友好性上有經驗。

比如當年Discuz對百度收錄的友好度很高。

Wordpress和shopify在Google收錄上友好度很高。

有讚對微信生態規則的邊界了解,遠勝於絕大多數微商運營團隊。

沒有經驗的開發團隊,根本不知道這些技巧和邊界在哪裡,很容易做的越多,錯的越多。

那麽,第三方工具應該怎麽選呢?其實很簡單,從概率上來說,選用戶最多的,同行案例最豐富的,一般都不會有錯,你說這樣一些對小而美的第三方團隊是不是不公平,概率麽,你要是有很強大的技術判斷力,當然可以根據各種測評數據和實測來判別,如果沒有這方面能力,那不要過於輕信自己的判斷力。

那可能說了,這個小團隊的demo很符合我們需求啊,壓力測試你會做麽?安全測試你會做麽?容錯性測試你會做麽?反羊毛黨的風控測試你會做麽?

當然,市場前幾名裡,也是可以做一些挑選,選擇對自己業務契合度更高的,你說我不想選市場第一,我選市場第二行不行,市場第三行不行,這都可以根據自己業務決定,但建議不要選擇過於冷門的工具和產品。

好吧,簡單總結一下,今天希望讀者能理解以下幾點。

1、研發不是把你想要的功能實現就大功告成的,研發試錯成本是非常非常高的。

2、不要總幻想自己有個很酷的想法是別人沒有實現的,很多這樣那樣的想法,其實對業務的促進是非常弱的,沒必要為此付出研發力量。

3、給第三方工具挑問題的程式員很多,但不代表他們能實現同樣品質的代碼,這個相信我,我見得數不勝數了。

善於利用成熟的第三方工具,已經可以在很多領域發展很好的業務。

4、如果你短期內看不到業務爆發的趨勢,研發的高昂成本會成為你團隊的雞肋。

5、專注業務,專注內容,專注運營,其實很多機會,大有可為,互聯網創業,並非缺研發不可。

當然,如果你非要做研發的話,舊文一篇,不再贅述。

本文對技術人員來說可能毫無價值,廢話連篇。

但很多身邊非技術背景的創業者,看著他們交學費呢,故有此文。

題圖,上線穩定運營,對於初創企業的研發團隊而言,是門玄學。

當然,有讀者會說,你們易靈微課不也自己搞研發了麽。

第一,我說了,我是經濟適用架構師,我能控研發成本,我還有懂負載優化和研發基本安全規範的經濟適用工程師乾活,一般創業者怎麽比。

第二,易靈微課算成功案例麽?至少現在還不能算。我們系統比小鵝通好麽?至少目前真沒有。

所以你看我跟別的創業者也說,要是做知識付費,就用小鵝通挺好,自己團隊專心做運營多好。

至於技術人員,會不會覺得,這不是砸我們飯碗麽?

呐,努力提升自己,爭取進巨頭吧,巨頭的研發崗是有保障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