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諾德基金應穎:90%以上指數增強型基金均採用量化方式

  應穎:淺談當前公募適用的指數增強策略

  指數增強型基金是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的有機結合,其目標是在控制跟蹤誤差的前提下追求穩定、持續超越基準指數的表現,在寬基指數估值整體下行至歷史低位的當下,亦可成為投資者可以選擇的中長期投資標的。

  指數增強思路可以從巨集觀到微觀角度進行分解,具體主要指倉位控制、行業輪動、選股三個方面。倉位控制,即中長線擇時,主要通過在巨集觀、政策、經濟周期等層面進行分析來綜合判斷大盤未來走勢。行業輪動則是利用行業間相對變化趨勢從中獲利,是介於巨集觀和微觀視角之間的一個研究領域。選股的方法比較多,主要包括公司調研、事件驅動、多因子選股等。這三種增強思路在實踐方式上又都可以統一區分成主動和量化兩種,越靠近巨集觀層面主動與量化的差別越小,越靠近微觀層面二者差別越大。整理目前所有跟蹤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指數的公募指數增強產品,我們可以發現90%以上的指數增強型基金均採用量化方式增強。

  倉位控制

  倉位控制本質上就是中長線擇時,其目的是預判大盤走勢,在上漲時調高倉位,在下跌時降低倉位,調整頻率一般在月頻至年頻。大盤的走勢和巨集觀經濟、微觀企業、國家政策、國際形勢等因素都密切相關,想要準確判斷大盤走勢難度很大。 我們考察“股票淨值佔基金資產淨值比”這一指標,該指標衡量了基金投資中股票所佔的比例,能動態地展現出基金持倉中股票資產的變化,從一定程度上反映投資者對於股票持倉的調整,也即投資者擇時的思路。大部分指數增強公募基金的“股票淨值佔基金資產淨值比”還是比較穩定的,也存在若乾隻基金浮動比較大。例如某隻基金在17年1季度前股票倉位維持在85%左右,17年2季度到4季度增至90%以上,今年1季度回落至86%。

  行業輪動

  行業輪動是利用行業間相對變化趨勢而獲利的策略。在一個完整的經濟周期中,有些是先行行業,有些是跟隨行業。把握經濟周期中的行業輪動順序,在輪動開始前進行配置,在輪動結束後進行調整,可以獲取超額收益,實現指數增強的目標。量化行業輪動模型沒有固定的套路,通常基於長、中、短三個不同周期視角去定量梳理隨著目標周期波動所展現的行業輪動規律,或者基於行業的基本面數據及行業指數K線進行規律挖掘。需要注意的是,基於行業輪動進行資產配置需要控制投資組合相對基準的行業偏離度,從而達到控制跟蹤誤差的目的。實際上,較多基於量化多因子模型的指數增強策略是一直保持行業中性控制的,即管理人認為在行業輪動上獲取收益難度大、風險高、性價比低,從而放棄行業配置上的收益。而且從行業配置與收益的線性關係看,也並不意味著行業輪動必定能夠帶來高的收益。

  圖1:行業、板塊偏離度與年化跟蹤誤差 圖2:行業、板塊偏離度與年化收益率

  選股策略

  在量化指數增強策略中,以多因子模型為主。多因子模型是由套利定價模型(Arbitrage Pricing Theory,APT)發展而來的,是對於風險—收益關係的定量表達,不同因子代表不同風險類型的解釋變量。多因子模型定量刻畫了股票預期收益率與股票在每個因子上的因子載荷(風險敞口),以及每個因子每部門因子載荷(風險敞口)的因子收益率之間的線性關係,其一般表達式為:

  由上述解釋可以推演出,其的本質是將對多隻股票的收益-風險預測轉變成對多個因子的收益-風險預測,通過控制投資組合在風險因子上的暴露達到科學控制跟蹤誤差的目的。因此量化多因子選股模型的長處其實主要在於科學跟蹤誤差控制,而主動方法選股方式下跟蹤誤差難以定量感知,容易造成比較大的波動。多因子策略的構建大致分為“因子篩選——收益預測——風險預測——組合優化”四步。

  可配合衍生金融工具或其他方式增強

  指數增強基金無論採用何種思路或實踐方式,都可以借助衍生金融工具或其他方式進行增強。目前通過打新獲取增強收益是應用度最高的方式之一,除打新之外,買入貼水的股指期貨也是應用度很高的方式,除了獲取基差收益外還可降低資金佔用率,常見於中證500和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另外,還可借助融資融券、期權、可轉債等工具進行指數增強。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