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半年私募平均虧損5.95% 34家百億級私募七成負收益

  上半年股票私募平均虧損5.95%,34家百億級私募七成負收益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上半年期間,A股市場整體承壓,即便是匯聚各路高手的股票私募,也交出了整體負收益的成績單。

  據統計,今年以來,股票策略私募產品平均收益為-5.95%,超過六成五的股票私募產品出現負收益,其中有43.87%的股票私募產品收益幅度在-10%至0%之間。

  值得留意的是,即便是佔領頭部位置的百億級股票私募,也有七成公司出現負收益,其中有3家公司的管理規模在110億元以下,如再遭遇業績下滑,或將跌出百億規模陣營。

  不僅如此,各大策略也是輪番失效,在市場整體資金收縮嚴重的情況下,不少私募已感受到市場的絲絲寒意。

  “大河沒水小河乾,周圍的公司都在收縮戰場準備過冬,之前多個盡調後準備投資的客戶也都無疾而終。前兩天與同行交流,據說現在很難發出產品。”深圳厚石天成總經理侯延軍表示。

  私募半年平均收益-5.95%

  二級市場大跌之下,股票私募整體業績虧損已成定局,私募產品也已從“比誰賺得多”切換成“比誰虧得少”,甚至少虧、不虧就能攀上排行榜靠前位置。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今年以來,股票策略私募產品平均虧損5.95%,虧損大戶集中在規模兩端,即大體量私募產品與小型私募產品虧損幅度最大,50億元以上私募平均虧損5.47%,1億元以下私募平均虧損6.83%。

  此外,1至10億元規模的私募產品平均虧損4.3%,10至20億元的私募產品平均虧損4.11%,20至50億元的私募產品平均虧損4.08%。

  就收益幅度的分布來看,65.19%的股票私募產品都在上半年出現虧損。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參照WIND口徑,納入統計的股票型私募產品共有1.24萬隻,其中有8080隻私募產品上半年獲得負收益,佔全體股票私募產品的65.19%。

  數據顯示,上半年期間,大部分的私募業績都集中在-20%至10%之間,其中-10%至0%的收益區間最為密集,共有5437隻私募產品的收益在此範圍內,佔比達到43.87%。

  同時,還有1891隻私募產品的收益在-20%至-10%區間,佔比達到15.26%,有3684隻私募產品的收益在0%至10%區間。

  儘管私募產品的虧損比例較大,但比例虧損的情況並不多見。據統計,上述1.24萬隻股票私募產品中,虧損幅度超過20%的只有752隻,佔比只有6.07%,虧損幅度超過30%的更是只有273隻,佔比僅為2.2%。

  與此同時,也有94隻股票私募上半年收益超過30%,佔比達到0.76%。

  值得留意的是,伴隨二級市場持續下行,一些私募產品年內進行清盤。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今年以來已經有2059隻產品清盤,其中股票策略產品有945隻,但整體清盤數量不及2017年同期。

  34家百億級私募七成負收益

  作為業界的傑出人士生群體,管理規模超百億的私募一直是行業的重要風向標,但在2018年上半年,即便是這些傑出人士生們也集體迎來業績寒潮。

  參照私募排排網數據,截至6月底,市場共有34家私募的管理資金規模超百億,佔據業界的頭部位置,但其中有25家上半年業績虧損,佔全體百億私募的73.53%。

  就整體收益來看,34家百億級私募的平均收益為-3.62%,中位數收益率-2.66%,其中有13家私募累計虧損超5%,有7家私募累計虧損超10%,虧損最嚴重的三家私募在半年裡分別虧損14.67%、13.24%和12.84%。

  值得留意的是,在承受上半年的虧損後,一些私募已經站在百億規模的邊緣。私募排排網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有3家百億級私募的管理規模低於110億元,只需不到10%左右的負增長,就會讓這3家公司跌出百億行列。

  例如,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私募,今年以來累計收益為1.79%,最近一月的累計收益為-0.97%,最新管理規模為101.36億元,隻比百億整數關高出1.36億元。

  另一家上海的知名私募機構,今年以來累計收益為-10.91%,導致管理規模有所縮水,最新管理規模只有105.16億元。此外,一家北京的百億私募,當前管理規模為107.05億元,也距離百億關口較近。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私募的管理規模在今年“拔足狂奔”,甚至有一家近年業績突出的上海私募,其資產管理規模已突破千億元、達到1100.5億元,共計管理了314個產品。

  儘管整體業績較為悲觀,依然有百億級私募取得較理想成績。

  例如,上海保銀投資旗下管理了57個產品,今年以來獲得6.95%的投資收益,大唐財富投資也在上半年獲得6.88%的投資收益,明毅博厚投資、歌斐諾寶資產管理、高毅資產管理也獲得正收益,收益率分別達到2.91%、2.81%和2.57%。

  各大策略輪番失效

  聚焦到整個行業,由於A股高開低走,一輪過山車行情拖累了不少私募。

  年初,上證指數以十一連陽收獲好采頭,僅僅回調一日後,又接著七連陽,指數直接越過3500點,市場一片欣欣向榮。彼時,私募也是集體看多,一邊大力募集發行新產品,一邊不斷提高股票倉位。據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一月份證券私募的管理規模單月猛增3200億元,呈現出爆發式增長。

  然而,市場行情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急轉而下,令很多私募猝不及防。2月份,伴隨著美股大跌,4個交易日A股就跌去10%。短暫調整後,又是一輪下跌,創出新低。證券私募管理規模也是自2月起連續4個月縮水,共計減少614億元。

  “上半年貿易爭端和金融去杠杆都超出了市場預期,上證指數在各路利空消息的刺激下跌破3000點,各種數據派紛紛建議抄底,但今天的大陰線估計讓很多人都開始懷疑人生了。如果從高點計算,上證指數跌幅已經超過20%。我們公司也遭遇成立以來最大回撤,產品平均回撤接近10%。各大策略輪番失效,最主要的原因是資本市場資金枯竭,存量博弈。”深圳厚石天成總經理侯延軍表示。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今年以來,股票策略私募產品平均虧損5.95%,巨集觀對衝策略、組合基金策略等產品也均為負收益。

  “我們也感受到市場的寒冬,尤其近一兩個星期產品壓力很大,感覺在加速趕底。如果市場繼續下跌,不少私募都將面臨被動減倉的壓力。”私享基金基金經理陳建德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據記者了解,還有不少私募將遭遇產品清盤壓力。“我們的產品預警線為0.85,現在好幾隻產品都在預警線附近。如果被動減倉或者清盤的私募產品數量增多,對市場也將造成一定壓力。”南方一家中型私募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金融堅定去杠杆,市場整體資金收縮嚴重的情況下,侯延軍已經感受到了市場的寒意。“大河沒水小河乾,周圍的公司都在收縮戰場準備過冬,之前多個盡調後準備投資的客戶也都無疾而終。前兩天與同行交流,據說現在很難發出產品。”侯延軍表示。

  面對一些客戶來前來谘詢投資策略,侯延軍認為目前投資股票還不是一個好的時點,市場還需要情緒宣泄,即使是量化對衝策略目前也較為艱難。我們目前執行熊市風控,股票端基本空倉,采取的是固收+衍生品策略,比如商品期貨、股指期貨、期權等策略。

  “私募行業寒冬已經來臨,洗牌早已開始,之前的爆發式增長到了良幣驅逐劣幣的階段。誰能夠熬過寒冬,誰就有資格享受春天。”侯延軍說道。

  市場發生本質變化

  雖然市場整體堪憂,但也有私募認為A股下行太空有限,一些優質公司甚至已具備配置價值。

  清河泉資本總經理劉青山表示,目前A股整體估值處於較低水準,盈利增長亦不低,外加PE低於30倍的上市公司的比例已經超過40%,以歷史統計數據來看,當下投資低估值的優質品種獲勝的概率超過80%,而且未來一年的預期收益率有望達到25%左右。所以站在當下,他們認為越來越多的公司已經出現了配置價值。

  不僅如此,劉青山還認為A股已發生本質上變化,預期和共識均向頭部優質公司集中。雖然今年指數表現較差,但是以消費為代表的優質龍頭公司,今年收益率整體仍然較好,表現出強者恆強的態勢,質地差的公司慘遭冷落,預計趨勢仍會持續下去。

  據清河泉資本統計,過去三年市值小於50億規模的公司比例已經從19%上升至41%,而市值前十的公司過去的平均市值卻增長了40%。這背後的根本原因在於,隨著A股市場不斷開放,特別是A股納入MSCI,以價值投資為主的外資對A股市場的投資理念和風格形成了很大衝擊,當前外資已然成為A股最重要的增量資金。

  從市場流動性、風險偏好、政策面、海外因素等多方面來看,朱雀投資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市場走勢不會因短期的回暖而發生大的反轉,大概率還是維持一個盤整或尋底的過程,但下行太空已相對有限。當前市場整體PB、PE水準已低於熔斷後低點,這將為價值投資者自下而上發掘個股投資機會提供良機。

  投資策略,整體上,朱雀投資會維持對2018年“指數小年、結構大年”、“一個震蕩格局”的基本判斷,市場系統性風險在調整之後有望得到充分消化,後續價值股和成長股都將存在結構性機會。

責任編輯:張海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