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很多肝炎患者病情總是控制不好

肝炎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患者容易灰心喪氣,認識上存在誤區,某些錯誤觀念在心中漸漸「扎了根」,這對病情的康復極其不利。這也是患者病情反覆的原因之一,患者朋友應該早早摒棄這些錯誤觀念,病情控制不好,可能是你沒有做對!

1、對肝炎傳播途徑認識誤區

甲型、戊型肝炎通過消化道傳播,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才是通過血液、體液、母嬰垂直、創傷性醫療器械等傳播,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一辦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計算機等辦公用品)、握手、擁抱、同住、共同用餐、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傳播B肝和C肝。

2、對「大小三陽」認識誤區

患者普遍認為「小三陽」好,「大三陽」不好,這完全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大小三陽只能反映機體的B肝免疫標誌物狀態,並不代表病情輕重或傳染性大小。應當注意,病情輕重要看肝臟功能各項指標及肝臟影像、病理等指標,傳染性大小要看血中病毒載量。

無論是「大三陽」還是「小三陽」,都存在慢性B肝攜帶者和慢B肝患者,如果是攜帶者,意味著病情相對穩定,基本沒有明顯的肝功能損害,可以承受正常的工作、學習任務;如果是慢性活動性或肝硬化患者,就必須進行治療。

3、對定期複查認識不足

還有很多肝炎患者明知自己是病毒攜帶者,卻不複查也不就醫。

殊不知肝炎病毒進展大多數是在「無癥狀」情況下進行的。病毒潛伏於肝細胞內,在日積月累中悄悄引發肝細胞損害、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對這個過程,患者本人和專科醫生要密切監護,及時使用抗病毒藥物,阻止病毒造成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對於已經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患者,定期複查,與醫生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更為重要。通過定期複查肝功能及病毒學各項指標,觀察抗病毒的療效,及時發現抗病毒治療的不良反應。如干擾素治療的副作用和核苷類口服藥的耐葯發生,及時調整和更改治療方案,從根本上達到阻止病情進展,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命的目的。

4、對肝炎抗病毒治療認識誤區

肝炎之所以發展成慢性,最關鍵一點是病毒不能被機體免疫系統清除而長期潛伏於體內,反覆破壞肝細胞而導致慢性活動甚至肝纖維化、肝硬化。當病毒破壞肝細胞時,會引起血液中的酶水準升高。轉移酶的升高反映的是肝細胞受損,降酶治療是一種對症治療,轉移酶降至正常也並不等於慢性肝炎治癒,病毒仍然潛伏於肝細胞內,隨時可能引起再次出現肝損害及轉氨酶升高。

因此,抗病毒治療才是各種治療的最重要的治療,只有把病毒抑製甚至清除,才能解決肝細胞反覆受損、肝炎反覆活動,轉氨酶反覆升高的現象。

肝炎治療是一場持久戰,具體用藥應遵循醫囑,結合自身病情的方案才是最適合自己的,而不是聽信別人「哪種抗病毒藥好」隨意換藥,這樣只會增加藥物耐藥性,加重病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