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兩個中醫方子,專治過敏性鼻炎,6天見效!

過敏性鼻炎屬於中醫的「鼻鼽」的範疇。鼻鼽,「鼽」即鼻出清涕之意,《素問玄機原病式?六氣為病》中指出:鼽者,鼻出清涕也。因此,臨床表現為突然和反覆發作性鼻塞,鼻癢,噴嚏,鼻流清涕。

本病的病機為肺,脾,腎虛損,身體正氣不足,感受風寒,邪氣侵襲鼻竅而致。肺氣虛弱,則衛表不固,腠理疏鬆,風寒之邪易侵襲機體;脾氣虛弱,水谷精微難以上升滋養肺臟,則肺氣失宣降,津液不能輸布,且脾氣虛弱還導致納運失職,清陽不升,水濕或痰濕上泛鼻竅;腎為主水之臟,肺為水上之源,肺司呼吸,為氣之主,腎主納氣,為氣之根,若腎的精氣不足,腎失攝納,氣浮於上可致噴嚏頻頻,若腎陽不足,寒水上泛,則致鼻流清涕不止;肺經素有積熱,肅降失職,風熱之邪乘虛而入,邪熱上犯鼻竅。治療應該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標本兼治,治標則祛邪止涕通竅,治本則益氣補肺,健脾溫腎。

1、肺氣虛寒,衛表不固

主證:陣發性鼻塞,鼻癢,噴嚏頻頻,清涕如水,嗅覺減退,早晚易發,畏風怕冷,遇風(寒)即作,容易感冒;氣短懶言,語聲低怯,自汗,面色蒼白,咳嗽痰稀或咳喘無力。舌質淡,舌苔薄白,脈 細虛弱。檢查見下鼻甲腫大光滑,鼻粘膜淡白或灰白水腫,鼻道可見水樣分泌物。

治法:補益肺氣,固表護衛,溫肺散寒。

方葯:偏於氣虛選用:玉屏風散加減:防風10克、黃芪30克(蜜炙)、白朮15克。若鼻癢如蟻行,可酌加僵蠶、蟬蛻;若噴嚏、清涕、語聲低怯者,可酌加人蔘、茯苓、山藥;若腰膝酸軟者,可酌加枸杞子、 製首烏;若畏風怕冷、清涕如水者,可酌加桂枝、乾薑、大棗等。

或者玉屏風散合併加味蒼耳子:黃芪、白朮、防風、荊芥、蒼耳子、辛夷、白芷、細辛、薄荷、連翹、豆豉、炙甘草、生薑。

偏於虛寒選用:溫肺桂枝湯《醫醇剩義》卷四:桂枝、當歸、茯苓、沉香、蘇子、橘紅、半夏、瓜蔞實、 桑皮。

2、脾氣虛弱,化生不足

主證:鼻塞鼻脹較重,鼻涕清稀,鼻塞不通,淋漓而下,嗅覺遲鈍。鼻塞,鼻癢,清涕連連,噴嚏突發,面色萎黃無華,消瘦,食少納呆,腹脹便溏,四肢倦怠乏力,少氣懶言,舌淡胖,邊有齒痕 ,苔薄白或膩,脈細弱無力。

檢查見下鼻甲腫大光滑,粘膜淡白,或灰白,有水樣分泌物。(小兒過敏性鼻炎,多表現肺脾氣虛之證)

治法:益氣健脾,溫運中陽

方葯:可選用補中益氣湯《脾胃論》卷中

組成:黃芪、人蔘、白朮、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生薑、大棗若腹脹便溏、清涕如水、點滴而下者,可酌加山藥、乾薑、砂仁等;若畏風怕冷,遇寒則噴嚏頻頻者,可酌加防風、桂枝等 ;若四肢不溫、畏寒腰痛者,可酌加肉桂、附子、枸杞子。

偏於肺脾氣虛,水濕泛鼻選用:參苓白朮通竅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組成:黨參、茯苓、澤瀉各12克,苡仁、白扁豆、白朮、紅花、菖蒲各9克,陳皮、木通、燈芯各6 克水煎服。

大家有空都可以試試這兩個方子,療效不錯的。重在堅持。

臨床案例

符某,男,4歲,於2016年12月24日首次就診,癥狀為晨起打噴嚏,流鼻涕,咳嗽少痰,舌質紅,苔不均,脈滑數。

西醫診斷:過敏性鼻炎

中醫診斷:鼻鼽

證型:特秉體質,營衛失調

治法:祛邪脫敏,調和營衛

方葯:辛夷(包煎) 6 g白芷10 g炙杷葉10 g浙貝10 g桔梗6 g生甘草6 g桑白皮10 g黃芩6 g前胡10 g白僵蠶6 g烏梅6 g防風10 g,四付水煎服

二診:2017年1月3日,鼻炎癥狀減輕,但咳嗽有痰,喉中有痰鳴音,大便不乾,舌質紅,苔白膩,脈滑。於上方中去生甘草,黃芩,前胡,烏梅,加炒蒼耳子10 g,紫菀10 g,牛蒡子10 g,焦神曲10 g,四付水煎服。

三診:2017年1月7日,上症好轉,舌尖紅,苔白,脈滑數。於上方中去炒蒼耳子,紫菀,桑白皮,牛蒡子,焦神曲,桔梗,加生黃芪10 g,炒白朮10 g,荊芥穗10 g,太子參10 g,生甘草6 g,桑葉6 g,五付水煎服。

病案分析:患兒出現晨起打噴嚏,流涕等明顯的過敏性鼻炎癥狀,為肺衛不固,營衛失調,邪氣入侵導致,故用蒼耳子散,玉屏風合脫敏東加減。辛夷,蒼耳子,白芷,細辛,荊芥穗祛風通竅;黃芪和防風共用疏風固表,黃芪得防風則固表不留邪,防風得黃芪則祛邪不傷正;炒白朮健脾益氣,助黃芪加強益氣固表之力;白僵蠶和烏梅可抗過敏,和營止涕;因患者咳嗽有痰,舌質紅,提示肺中有熱,故用桑白皮,黃芩清瀉肺熱;炙杷葉,浙貝,桑葉清肺止咳;紫菀,前胡降氣化痰止咳;桔梗,甘草,牛蒡子化痰利咽;焦神曲健脾護胃;太子參補肺健脾。該患兒服藥後一個月未複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