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得了腦萎縮怎麼辦?以後就會老年癡呆嗎?

發現腦萎縮怎麼辦?

腦萎縮通常指大腦萎縮,有些疾病會選擇性地引起小腦萎縮,導致步態不穩和動作不協調,這與大腦萎縮是有區別的。

腦的外觀看起來像核桃仁,凹下去的部分形成溝,稱為「腦溝」,沒有凹進去的部分稱為「腦回」。新鮮的核桃仁豐盈飽滿,長久放置則會脫水皺縮,核桃皺縮的外觀看起來酷似腦萎縮。

用頭顱CT或磁共振檢查,可以發現腦萎縮。在影像上看到腦萎縮表現為腦溝變寬加深,腦回變窄縮小,腦葉之間的裂隙增大。由於腦的體積比以前縮小了,腦與顱骨的間隙也會增大。此外,還可以看到腦室擴大。

概括腦萎縮的特點就是:腦回變窄,腦溝加深、腦室擴大、腦體積縮小。

大腦為什麼會萎縮?

人腦是由上百億神經細胞和給神經細胞提供營養物質的膠質細胞,以及神經細胞發出的神經纖維所組成。這些神經細胞在嬰兒出生時就已經分化好,在成長的過程中隨著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技能,腦細胞之間的突觸聯繫越來越發達,從而能夠有效地執行各種功能。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腦神經細胞的數量從20歲時就開始減少;到40歲時,大腦神經細胞每天約損失1萬個,相應伴隨著記憶力下降和大腦功能減退。

此外,人一生中難免會遇到內、外環境的各種有害因素,如腦外傷、低血糖、窒息、煤氣中毒、吸煙、酗酒、高血壓、腦血管病、癲癇、心臟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維生素缺乏等,各種有害因素不僅傷害我們的臟器和身體,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傷害到腦細胞。神經細胞受到損害就可能死亡。

到了七十幾歲,腦細胞的數量已經減少很多了。由於這種變化,腦的體積和重量就減少了。

因此,每個人的大腦都會比年輕時有所萎縮,只是因為曾經受到過的損害不同,萎縮的程度不同。

腦萎縮有哪些表現?

大腦有哪些功能,腦細胞的數量減少後,就會表現為這些功能的減退。

很多老年人會感覺記憶力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退。20歲左右讀書過目不忘,40~50歲就會感到記憶力大不如前,學習新東西也不像年輕時那麼容易了,甚至提筆忘字,講話時,被人插了一句話,想接著說,卻忘了剛才說到哪兒了;年輕時能歌善舞的人,上了歲數後發現自己唱歌居然會跑調,動作也變得不那麼協調了,看美劇感到語速太快,反應跟不上演員的節奏。這些改變都與腦的退化有關。

有了腦萎縮將來一定會癡呆嗎?

當然不是。雖然癡呆和腦萎縮是相伴相隨的,但是反過來,有腦萎縮的老年人卻不一定向癡呆的方向發展。只有當患上某些可以導致癡呆的疾病時,才會逐漸發展到癡呆。

老年期導致癡呆的疾病,最常見的是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老年癡呆。患者的大腦有特殊的病理改變。例如大腦內出現很多神經元纏結和神經細胞外的沉積物,這些沉積物被稱為「老年斑」,神經細胞的數量也大量減少。由於腦的這些變化,腦萎縮和臨床癥狀的進展都比較快。患者不僅有進行性的記憶力減退,還有情感、性格、語言和各種能力的全面衰退。阿爾茨海默病的原因至今不完全清楚,與遺傳因素和很多後天因素都有關。

其次是腦血管病導致的癡呆。腦組織所需要的氧和營養物質都來自腦的血液循環。腦細胞不像其他組織,平時有氧和營養物質的存儲,一旦缺血缺氧,可以靠存儲渡過難關。腦細胞體積佔全身重量的2%,卻消耗全身20%的循環血液,而且從來不存儲,一旦缺血缺氧,生存就受到威脅。尤其是多次複發的腦血管病,導致血管性癡呆的概率明顯增加。與阿爾茨海默病不同的是,絕大多數腦血管病的病因是清楚的,因此是可以預防的。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疾病可以導致癡呆,如腦積水、甲狀腺功能減退、一氧化碳中毒、慢性酒精中毒、反覆低血糖、某些維生素缺乏等,平時對疾病做好預防,患病後及時治療,就有可能阻斷病情向癡呆的方向發展。

發現腦萎縮怎麼辦?

發現腦萎縮,要檢查有哪些加重腦萎縮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哪些可能導致腦萎縮的疾病,並及時糾正和治療。

無論什麼人,在幾十年的人生中,都難以逃避各種內外環境及遺傳因素的影響,但也有許多問題是由於不良生活習慣和由此引發的疾病導致的,通過努力是可以改變的。

調整不良生活習慣

吸煙

大腦所需要的氧和營養物質,靠心、肺的正常工作以及腦的血液循環來供給。吸煙不僅損害心肺,也損害全身的血管,促進腦萎縮。

飲酒

酒精損害肝臟,導致肝的解毒功能下降,積累的毒素會損害大腦。急性和慢性酒精中毒會導致急、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

缺少睡眠

大腦累了就需要休息,睡眠的時候,腦細胞間隙增大,腦脊液循環加快,幫助大腦排出代謝產物和有害物質。我們睏倦時,可能就是大腦中的垃圾太多了。經常熬夜和無規律的睡眠,會讓這些有害物質損害大腦而使大腦過早老化。

肥胖和缺少運動

肥胖和少動會導致脂肪過剩堆積,過多的脂肪造成過多的氧化應激,產生更多的自由基,加速腦組織的萎縮。肥胖者比體重正常者更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讓腦部供血減少。肥胖還會導致激素和生長因子的釋放,而後兩者對腦細胞有害,引起腦組織萎縮。

控制常見病

高血壓病

長期高血壓可以導致心腦腎和周圍動脈的損害,引發心腦腎等併發症,其中包括腦梗死、腦出血、冠心病、腎功能損害等。

高脂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導致血管壁增厚、斑塊形成、狹窄、血栓形成、動脈栓塞等一系列的變化,與高血壓一樣可以導致心腦腎併發症。

糖尿病

糖尿病控制不良可導致大血管病變、微血管病變和神經病變,是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嚴重或反覆低血糖導致腦細胞能量缺乏以及某種蛋白變異,促進癡呆的發生。血糖過高或過低還可能誘發癲癇。

卒中

腦卒中不僅發病率、死亡率和致殘率高,複發率也很高。每一次卒中複發都會導致一部分腦組織壞死。卒中引起的癡呆往往隨著每一次複發,呈階梯樣加重。因此,只要卒中的危險因素存在,就要做好預防。

睡眠呼吸暫停

睡眠呼吸暫停會造成夜間缺氧,是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之一。研究顯示,血氧飽和度水準低於95%的患者,腦的小梗死灶更多。

不良生活習慣和常見病,有的直接損害腦細胞,有的通過損害腦血管使腦細胞缺血缺氧而受損,還有的生活習慣使腦細胞得不到良好的休息而過早老化。無論通過何種途徑,最終都會導致大腦細胞受損,促進腦萎縮和腦功能下降。

良好的睡眠、均衡的飲食、避免有害因素、堅持適宜的鍛煉,可以延緩腦萎縮。合理的鍛煉包括體育鍛煉和腦力鍛煉。體育鍛煉促進新陳代謝和心腦血管的健康。腦力鍛煉包括不斷接受新事物、保持對學習的高度興趣,給大腦良性刺激,促進大腦神經細胞的突觸聯繫。興趣廣泛、精力充沛和強烈的愛好是延緩衰老的良好途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