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論怎麼身心健康的「打孩子」?

本文由:事兒媽有話說(amanda_yan823)

授權發布

有一個眾多家長及教育從業者關心、並且存在極大爭議的話題:

該不該打孩子?

我成長於一個開明民主的南方家庭,不僅父親從未打過我,記憶中來自母親(陪伴時間更長)的體罰也只是有限的三五次。

這不僅在八十年代非常少見,即便以現下的標準,也屬於打得少的家庭。

其中一次挨打,是因為我和弟弟翻越了居民樓頂層的護欄,坐在高樓向外伸展的平台,把腿放在外沿晃蕩。我母親被鄰居急急喚過來,看到幾乎要昏倒過去。一旦把我們哄到安全的地方,上來就是一頓揍,回家還勒令我們跪了搓衣板。

以後我們就再也沒有靠近過頂樓的邊緣。

倒是我先生是標準的體罰受害者,他來自一個傳統的北方大家庭,除了父母,族中的長輩也可以隨時出手。

幼年時他曾經在哭鬧中咬了我婆婆的大腿,導致咬過的部分一片青紫。聞訊而來的大叔迅速揪住他的衣領,直接拉到工具箱旁,拿出一把巨大的鉗子,威脅要把他嘴裡的每顆牙都生生撬下來,嚇得他大哭。自此以後再也不敢冒犯母親。

一年前曾經有一條新聞,爆料在上海某位中年男子因為未能如願要到錢,當街拖拽打罵自己年近八旬的母親,而老母親苦苦央求民警,算了算了,不要為難我的兒子。

我先生看到這條新聞很震驚,以他自小受到的嚴格家教,頂撞父母屬於「犯上」,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

除了對我婆婆很尊敬,即便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被頂撞,先生也會厲聲喝住孩子:「不能對媽媽不禮貌」,或者更為婉轉一點的:「不要欺負我老婆」。

從這一點來說,我是不是應該感謝多年前大叔手裡的那把大鉗子呢?

但是,無論是我還是我先生的個例,都不能有力論證「挨打」和「成才」的必然關係。因為我們後來都考取了北京的985高校,有了不錯的工作,孝敬共同的父母,盡心儘力地帶孩子。

不能說「成材」,但至少長成了一棵能庇護家中老小的樹。

如果說在挨打方面,我們各自的經歷不同造成了什麼差異。我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 與上一輩關係不同。

我和弟弟與父母的關係很親近,像朋友,說話比較隨意。與其說我爸是家中的尊長,不如說他是家中的服務者。比如說給孩子們買喜歡的書籍玩具,每周末張羅個飯局啥的。

而我先生家則是絕對的長幼有序,老人沒開始吃飯孩子們不能動筷子;即便是在家族微信群裡@長輩的微信名,前面也要加上「爸」,或者「媽」這樣的稱呼。公公是家中號令的發布者,自帶威嚴感和距離感。

2.在是否應該體罰孩子上有很大分歧。

我先生主張適度體罰絕對必要,我之前是堅持平等對話和溝通。偶爾實在忍不住動手打一次孩子,腦海裡會慌張閃過千百遍」打哪兒打哪兒?怎麼打怎麼打?打完之後,先不管孩子有沒有陰影,自己心中就有很大的陰影。

嗯,下面這個評論,可以說心有戚戚焉了。

隨著老大進入「七八九、氣死狗」的年齡,說理越來越難達到教育目的,而且孩子過度脆弱敏感也讓我開始反思:體罰多一點,會不會讓孩子有更好的抗挫能力呢?

打孩子是最好的教育手段嗎?

不是。

那為什麼這麼多人會打孩子?我覺得一位朋友說的很有道理。

大部分家長都不是專業的教育家。

好的教育家,可以言簡意賅,三兩句就觸及孩子心靈,達到教化的目的;而我們大部分人,水準有限,往往只是車軲轆話來回說。

唐僧念起經來,神通廣大的孫猴子都頭疼,何況是耐心有限的孩童?他們只能激活自己的屏蔽系統,以求自保。

為什麼打人?

說白了就是除此之外的伎倆都用盡了。

黔驢技窮,

逼急了只能尥蹶子。

雖然打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卻是短時間內見效最快的手段。

有意思的是:同樣有過被打的經歷,緊挨著的兩條評論,一條說因為小時挨打,今生對自己最大的要求是絕不打孩子,另一條卻說感謝父母把自己打進了大學,而且兩條評論的點贊數幾乎持平。

為什麼同樣是打?給孩子帶來的感受會如此不同?

我比較傾向於這樣的評論:

「打孩子」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懂得打孩子就不要盲目實施。打孩子之外,更重要的是反思:作為家長,是否給了孩子足夠多的關注、愛和言傳身教。

打孩子的目的是讓錯誤得以糾正、正確的理念得以貫徹。

為了宣洩家長個人情緒、或者單純為了打而打,不但讓幼年的孩子感到羞辱、恐懼和憎惡,也會讓他們成年之後仍被陰影籠罩。

曾經有一位網友說,在成長過程中,她一直說服自己,母親打她是為了她自己好。成年後她跑去問母親,當媽的說了實話:就是帶孩子太煩了,不出手自己憋屈,倒也沒想過是不是對她好。

這位網友頓覺眼前一黑,覺得多年挨的揍都付諸東流了。

另一位網友,長大後讀到一篇文章,說打罵孩子其實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跑到媽那兒去問責。結果媽媽振振有詞:「誰說沒好處?每次打完你之後,我的心情都好多了。」

這樣的打,當然是越少越好,最好沒有。

很多朋友說,打孩子應該分孩子、分家長,分打的適用階段、打前的鋪墊,打中的技巧,以及打完的善後工作。

比如說,打的階段。

打孩子有特定的時間階段,打早了打晚了都不如不打。個人覺得6歲到小學6年級這個範圍比較合適。

6歲以前的孩子,智力尚未開蒙,身體依然幼嫩,還是呵護為主;

小學以後孩子進入青春期,很多看法已經成形,界限感明確,抵觸心理較強,而且非常敏感,別說是打罵了,連話不對,都可能有激烈的反應,已經不適合打罵的方式。(還有一個原因是現在的孩子普遍營養好,小學畢業身高1米七的多的是,也確實打不過了。)

打前準備。

打前應該有鋪墊,讓孩子明白為什麼挨打,不要無緣無故上來就一頓揍,讓孩子覺得你神經病啊。

鋪墊包括口頭上的通牒,比如這位媽媽說的:媽就這水準,先和你講道理,聽不進去就動手。

國外有位媽媽在忍無可忍之際,在身上掛了一個通告:已經處在爆炸的邊緣。再惹我,後果自負。

我覺得也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打的技巧。

個人覺得手是最好的工具,因為心中有數,而且可以隨時調節輕重。感覺拖鞋、學生直尺都是常用工具,這個就因家長而異,因孩子而異吧。但是強烈建議家長事先在自己身上試試輕重。

有一位家長說,她打孩子用的是電飯煲的插線,而且每次都在孩子身上留下了傷痕,問我是不是太重了。

這位家長,打的太重,請不要再這樣打了!

打是手段,不是目的。

即便是被打的孩子,也要考慮到他的身心健康,為他保留適度的自尊。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肆意傷害他的身體、羞辱他的心靈,這樣的打,絕不提倡。

出於達到教育目的、同時也不傷害孩子的考慮,很多網友提到打的部位:

之前我上過一節針對幼童的自我保護課,提到:對於過於複雜的概念,不管是成人還是幼童,都不易理解,所以只要簡單地解釋:

游泳衣覆蓋的地方,是別人不可以碰觸的,就可以了。

同樣道理,為了簡單說明,引用一張散打的圖片。

個人覺得:頭盔和護甲覆蓋的地方(即整個的頭部、胸部、腹部、襠部、後心位置以及腰部)都不能打。

剩餘部位,優先考慮臀部、大腿外側這種脂肪較多且神經分布少的地方,盡量通過聲響而不是實際施力起到威懾的作用。

打畢的善後工作:講道理+安撫

很重要。

因為打的過程中,孩子的耳朵已經打開了,這種時候講道理比他開啟屏蔽模式時的說教,效果好上10倍。盡量讓你的說教邏輯嚴密且重點突出,讓孩子留下深刻印象,明白自己為什麼挨打。

安撫可以由自己或者家中其他成員來完成。重點是讓孩子感受到,挨不挨打,和家長愛不愛他沒有關係。即便他有地方做得不對,爸爸媽媽依然愛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