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6大最傷害寶寶眼睛的日常行為,媽媽們不要忽視了!

說起近視,媽媽們絕對不希望發生在自己寶寶身上,可是身邊帶著小眼鏡的寶寶還是越來越多,呵護寶寶眼睛,需要注意生活中的點滴細節。下面這些細節對寶寶眼睛都可能構成傷害,媽媽們都注意到了嗎?

床頭玩具固定放

很多媽媽為了把嬰兒床布置的很溫馨,會在床頭掛床鈴,或者在床欄中間系一根繩,上面掛一些可愛的小玩具。色彩繽紛,刺激寶寶視力的發育。

可如果懸掛的床鈴或玩具長期在一個位置不動,或者懸掛的距離寶寶太近,時間久了,寶寶很可能因為一直盯著近物而形成「對眼」、「鬥雞眼」。正確的方法是:玩具多角度懸掛在寶寶的小床上。

懸掛的玩具不能太近,距寶寶1米左右就可以了,而且要多個方向懸掛。並且記得定期移動玩具位置,避免寶寶長期注視一個點影響眼部肌肉神經的協調能力。

哺乳姿勢長期固定

餵奶很辛苦,有的媽媽習慣某個餵奶姿勢,就讓寶寶長期固定在那個姿勢上喝奶。其實寶寶在吃奶的時候眼睛也在觀察,他會不斷地窺視周圍的光亮和物體。如果媽媽長期固定一個哺乳方向,很容易會造成寶寶斜視。所以要不斷地變換姿勢,才有益於寶寶視力的正常發育。

晚上睡覺不關燈

寶寶還小的時候,晚上要經常餵奶、換尿布,很多媽媽會留盞燈睡覺;到大了一點,寶寶單獨睡覺,因為害怕,也喜歡開著燈才能睡。可這個不經意的習慣,正在損傷寶寶的視力。

儘管閉著眼,眼皮能遮蔽光線,可如果人工光源太亮,光線就會穿透寶寶的眼皮。自律神經無法讓瞳孔放鬆休息,不僅睫狀肌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受自律神經控制的其他組織也會變得緊繃,增加患近視眼的幾率。

外出時給寶寶遮住眼睛

嬰兒期是視覺發育最敏感的時期,如果有一隻眼睛被遮擋幾天時間,就有可能會造成被遮蓋眼永久性的視力異常,也就是醫生所說的「形覺剝奪性弱視」。

因此,一定不要隨意用物品遮蓋寶寶的眼睛。抱寶寶外出時,如果陽光太強,可以臨時用紗巾遮蓋一下,以避免強光刺激寶寶的眼睛。

過度使用電子產品

有的家長會很早就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有的家長雖然會避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卻在餵奶或哄睡的時候,在寶寶身邊玩手機,寶寶自然也會盯著螢幕看。

這些電子產品的顯示屏存在大量短波藍光。其對眼睛的傷害很大,能穿透晶體和玻璃體,到達眼底黃斑區,對眼底黃斑造成損傷,進而影響寶寶視力。

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是,「一歲半以下的孩子禁止任何電子設備,一歲半至兩歲可以由家長陪同適當地有選擇地觀看」。

戶外活動過少

有些寶寶比較宅,不喜歡進行戶外活動,其實長期缺乏充足的自然光照,才會影響寶寶的視覺發育。增加寶寶的戶外活動時間,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寶寶患近視的風險。所以有機會就多帶寶寶出去玩吧!

一般1-3歲的寶寶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需要保持在1.5-3小時左右,3歲以上的孩子也應儘可能保持每天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外出活動要避開中午陽光最強烈的時候,可以選在早上或者傍晚讓寶寶感受舒適的自然光線,對預防近視也大有好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