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71%的女性會痛經,然而很多人都默默忍著

痛經,是許多女性每個月的「難言之隱」。下腹絞痛或者脹痛,牽連到腰疼,拉肚子都是基本操作;嚴重的甚至起不來床、下不了樓,嚴重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

然而,到底多少人會痛經?我們對於痛經的程度、痛經的影響,究竟了解多少?

答案是:可能並不多。

圖 | 圖蟲創意

西雪梨大學(West Sydney University)的公共衛生學者,結合以往38個研究的數據,做了一個超過兩萬個樣本的元分析(meta-analysis),調查痛經對女性的影響。

數據發現,全世界大概有71%的25歲以下女性都受痛經困擾,其中有1/5因為痛經缺過課,超過40%因為痛經影響過課堂表現和注意力。由此看來,痛經在年輕女性中的普遍程度可能大於此前的估計,而且對不少女性造成了挺嚴重的困擾。特別是對不發達地區,月經來潮的女孩子不僅要遭遇衛生用品的短缺,身體的不適會讓她們更傾向於遠離課堂。

但是,研究者在各個國家、不同來源的數據中,發現了另一些問題,是關於個人對於疼痛的報告和認知的。在全世界來自醫療機構的數據中,痛經的比率和嚴重程度是相仿的;然而在各類社會性的調查和觀察性研究中,一些地區呈現的數據非常不穩定,對於是否痛經、痛到什麼程度、產生了什麼影響,結論比較模糊

圖 | 圖蟲創意

在很多文化中,談論月經是一種禁忌,自然女性就會有意識地不去談論這種疼痛;或者認為這種疼痛是「需要被忍耐」的,即使痛到無法堅持也不去求助。這很正常——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人們對於女性的「奉獻」和「忍耐」也有諸多要求,生育上的疼痛、每個月的不便,都被「忍忍就好」搪塞,個人感受很少被關心

還有,相當多的數據並沒有提供對於「痛經」的定義,以及「多痛算是痛經」、「痛到了什麼程度」。疼痛這種事情,雖然非常主觀,但是依舊是有量表可以測量的,比如疼痛是否影響日常活動、是否影響睡眠,等等。但是在分析的38個研究數據中,僅有3個提供了客觀的量表。很多對於痛經的研究,根本沒有提供測量基礎;換句話說,人們關於痛經「對於個人的影響」的了解,還遠遠不及對於其它疼痛或者疾病的了解。

研究者認為,對於痛經的某種程度上的「忽視」,以及文化上面的禁忌,讓女性不去正視自己的痛處,也不傾向於尋求幫助;很多女性會在社會的壓力下認為,痛經是一種「忍忍就過去了」的事情,是自己的私事兒;工作機構、教育機構,也不去提供合適的幫助;女性之間也缺少體諒——許多不痛經的人,無法理解痛經者所經歷的一切;而痛經的人則會懷疑「是否自己太矯情」。

而對於嚴重的痛經的不聞不問,則會導致疾病的誤診。例如,痛經分原發性和繼發性的痛經,繼發性的痛經很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或者子宮肌瘤等疾病導致。有研究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的發病程度和診斷率可能因此被低估了。

圖 | 圖蟲創意

即使是沒有病理影響的普通情況,人和人之間也會差很多。我個人屬於不太會痛經的,但我也見過痛經的時候嚴重到滿臉煞白的女生(還有因為痛經打了120的同事 )。但是,在人們羞於談論月經、信息有限的情況下,很多女生都是選擇了一個人默默忍受,對於有效的緩解方式少有認知。

對於這個問題,研究者也認為,教育機構應該加大對痛經的重視,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給女學生提供諸如止痛藥等幫助。但研究也並沒有推薦「放假」這種簡單粗暴的行為——痛經的痛苦已經對女性造成了缺課、缺席工作等影響,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減輕這種痛苦,而不是把女性摁在家裡不得動彈

圖 | 圖蟲創意

其實,我們現在已經有不少能夠有效減輕痛苦的手段,對於大部分人,副作用是輕微、可控的,如果在可以承擔的範圍內,採用這些醫療手段解除痛苦、更好地投入學習和工作,是完全值得的。

根據 WebMed、Mayo Clinic 等權威來源的建議,原發性痛經的解決方式可以有:

痛經是因為子宮內膜分泌攝護腺素導致子宮平滑肌收縮、缺氧脹痛、拉肚子;而這些葯可以抑製攝護腺素的分泌。

大部分此類藥品都可以在普通藥店購買。服用之前可以了解一下藥量、副作用和起效時間,避免空腹服用;對於不同的人,藥物作用程度可能不一樣,可以換用;以及,如果已經感受到疼痛,那就不要吃緩釋型的,起效慢。

* 布洛芬類(芬必得、EVE等)

* 萘普生類(Naprogesic等)

* 阿司匹林類

* 對乙醯氨酸類(撲熱息痛,必理痛等)

圖 | 圖蟲創意

2

服用短效避孕藥

類似於達英-35、優思明、媽富隆等短效避孕藥,通過調節體內激素,抑製排卵。服藥間隙的撤退性出血由於不是「真正」的月經,痛經是可以大大緩解的。

服藥前務必諮詢醫生以及了解可能的副作用。

3

長效避孕手段

類似於「曼月樂」上環、皮下埋植等,也是通過緩釋激素,抑製排卵,也就沒有真正的月經了。

具體使用需要諮詢醫生,可能會有斷續出血等副作用,國內公立醫院此類服務較少。

圖 | 圖蟲創意

4

改善血液循環

保持運動是改善痛經的方法之一,運動能夠改善血液循環,使經痛處缺血缺氧的可能性降低,從而緩解疼痛。

痛經時的熱敷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暫時緩解疼痛程度。

5

考慮疾病可能性,接受治療

如果真的很痛、特別痛、無法堅持,注意其它疾病的可能性(主要是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和子宮肌瘤等),早日就醫。

不要再聽信「止痛藥上癮」「生了小孩就好了」等不靠譜的建議,也不要覺得「不就是痛嗎忍一忍就過去了」,希望所有女同胞都可以遠離疼痛,自在生活,也愛自己多一點點。

參考文獻

Armour, M., Parry, K., Manohar, N., Holmes, K., Ferfolja, T., Curry, C., ... & Smith, C. A. (2019). The Prevalence and Academic Impact of Dysmenorrhea in 21,573 Young Wom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Women"s Health.

Ng, C.HM., Fraser, I. S., (2013) Endometriosis: an overlooked condition, Medicine Today 14(11): 29-35

Kuligowska, E., Deeds III, L., & Lu III, K. (2005). Pelvic pain: overlooked and underdiagnosed gynecologic conditions. Radiographics, 25(1), 3-20.

Dawood, M. Y. (2006). Primary dysmenorrhea: advances in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Obstetrics & Gynecology, 108(2), 428-441.

https://www.webmd.com/women/menstrual-cramps#1

作者:李子李子簡訊

編輯:Odette

一個AI

也別惦記月經的時候吃巧克力了,沒用。紅糖水也沒用。男朋友的熱水,最好配點止痛藥。

果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