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創紀錄:100隻債券合計違約金額超千億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但宇

2018年以來,債券違約事件頻發。據wind統計,今年以來債違約金額合計鋼彈1005.44億元,涉及債券100隻,違約金額和違約家數均創紀錄。債券違約,不僅債券投資者受影響,相關上市公司股價也會受到拖累。投資者應如何規避風險?

今年以來100隻債券違約

近期,多隻債券被爆違約。11月26日,上清所公告稱,未收到“15巨集圖MTN001”付息兌付資金。11月27日,上市公司盛運環保公告稱,公司未能於11月27日前足額兌付“17盛運01”本息,“17盛運01”構成實質性違約。同日,上清所也發布了關於未收到“15永泰能源MTN002”回售付息資金的通知,永泰能源旗下債券15永泰能源MTN002構成違約。

今年以來,信用債違約數量多、金額大。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12月2日,今年以來已有100隻債券違約,違約金額達到1005.44億元。

自2014年起,公開市場開始出現債券違約。截至目2018年12月2日,債券市場共有222隻債券發生違約(僅為銀行間、交易所交易的債券),違約金額達到1865.29億元。具體來看,2014年6隻債券違約,違約金額為13.4億元;2015年共有25隻債券違約,違約金額達到115.19億元;2016年,違約債券大幅增加,共有56隻債券違約,違約金額達到393.77億元;2017年共有35隻債券違約,違約金額337.49億元。由此可見,2018年以來違約債券數量和金額均創下歷史新高。

從違約主體方面來看,今年來債券違約的主體以民企和上市公司為主,包括億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五洋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眾品食品有限公司等。光大證券在相關研報中指出,受市場風險偏好下降、規避情緒加重的影響,民企特別是中小民企抵禦風險能力較差,因此在集中違約周期中最為“受傷”。當然,也有一些央企、中外合資企業、地方國企同樣發生債券違約。比如中國華陽經貿集團有限公司、丹東港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省煤炭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

14家上市公司發生債券違約

除民營企業外,上市公司也是今年來債券違約的重要主體之一。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今年來共有14家上市公司發生債券違約,分別是中弘退、ST中安、永泰能源、印紀傳媒、神霧環保、樂視網、*ST凱迪、金鴻控股、*ST保千、利源精製、富貴鳥、雛鷹農牧、華業資本和盛運環保。

對上市公司而言,債券違約不僅會導致債券價格大跌,也會給上市公司股價造成較大的影響。數據顯示,這14家公司中*ST保千、中弘退、神霧環保、樂視網4家公司今年來股價跌幅超過80%,*ST凱迪、印紀傳媒、盛運環保等8家公司年內跌幅均超50%。

今年10月8日,華業資本爆發“蘿卜章”事件,公司遭遇上百億的應收账款騙局,涉事的公司二股東失聯。10月8日,華業資本股價一字跌停,公司旗下債券也同樣未能幸免。15華業債當日盤中暴跌25%,被上交所臨時停牌。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10月15日,公司債券17華業資本CP001便因未按時兌付本息而違約,公司股價近期持續在低空徘徊震蕩。

今年5月7日,凱迪生態旗下的債券“11 凱迪 MTN1”未能兌付本息,構成實質性違約,違約本息鋼彈6.98億元。今年7月2日,公司股票複牌以後,連續收出24個跌停。9月5日、11月19日,該公司旗下“16凱迪01”、“16凱迪02”、“11凱迪債”再次觸發違約。該公司集巨額債務逾期、高管信批違規、退市風險警示等多重風險於一身,10月底股價一度跌至1元以下,截至11月30日,報收1.18元/股。

投資者如何避險?

今年以來,債券違約事件為何頻頻發生?

大同證券重慶新牌坊營業部國際理財師田暉告訴記者,今年爆發債券違約潮的主要原因是降杠杆及經濟下行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光大證券債券違約專題研究報告中也指出,2018年以來的金融嚴監管疊加政府債務嚴監管對企業的經營和融資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前期政策寬鬆條件下部分企業大量融資,負債擴張較為激進,然而該模式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無法複製。債務到期時外部環境的變化使得企業資金周轉困難,2018年債券集中違約的現象較為嚴重。

債券違約後,通常情況下,投資者可以通過協商解決、向保證人求償、通過AMC處置債權、變現抵質押物、法律訴訟、破產申請等多種方式進行求償。其中,協商解決是雙方共贏的最優方式,其前提是債權人自身的償債能力以及償債意願較好,通常由於突發狀況導致的違約事件,協商延遲兌付能夠將雙方的損失降到最低。

但是,這些求償途徑目前都存在一定的困難點,比如協商解決的主要問題便在於協商缺乏法律約束力,兌付進程無法保障。向保證人求償可能存在保證人“擔而不保”等問題。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2014年以來,共有157隻違約債券有償還進展,但多以付息為主,還本的較少,僅有16隻。

田暉表示:“投資者今年在低風險資產配置上應更保守一些,加強對投資對象的考察,多考慮極端風險如果發生會造成的影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