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薦書:歐洲四國的建築和城鎮保護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內容簡介

本書論述了自14世紀“文藝複興”以來歐洲建築和城鎮保護的理念、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圖景。上篇對意大利、法國、英國、德國四個歐洲國家的建築和城鎮保護歷程、流派、理論和實踐做系統論述、闡釋和對比。下篇逐一剖析從單體到保護區、到城鎮的六個對當代中國有著特別啟示和參考的案例。

書中所依據的兩百餘本參考文獻,90%以上為英文經典原著,體現了當今歐美建築保護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為中文世界提供了一份迄今為止有關歐洲建築和城鎮保護最完備的文獻框架。書中穿插了點評、注釋以及讀書卡片,穿針引線,旁征博引,配以多幅精美圖片,以期引發讀者對當下中國建築和城鎮保護的理論建構和實踐做出批判性思考。

作者簡介

何曉昕:1998年獲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獨立學者,長期從事寫作和有關東西方建築歷史與理論、景觀與宗教建築環境保護方面的研究和谘詢設計工作,具有廣泛的國際聲譽。曾與世界著名的福斯特建築師事務所、理查德·羅傑斯等建築師事務所進行項目合作,參與了中國北京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項目的方案設計和景觀設計谘詢等。在東西方學術期刊發表中、英文論文三十餘篇。著有:《風水探源》、《中國風水史》(合著)、《中國園林詞典》(合著)、《易經詞典》(合著)等。

羅雋:項目管理專家、規劃師和建築師。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英國皇家特許資深建造師,中國建築學會資深會員。獲“2014年科學中國人”年度人物。1998年獲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中國建築技術集團總建築師。曾任職於國際著名的英國Ove Arup公司,Foster and Partner公司董事和中國首席代表。參與和長官了眾多大型項目的設計和管理建設,包括2008北京奧林匹克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體育場,北京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等超大型項目。近年來,提出了我國城鎮化的方向應該是“就地城鎮化”的理念。長官團隊7次獲得中國機場規劃和航站樓設計國際競賽第1名。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中、英文論文四十餘篇,著有《中國風水史》(合著)。

一個作者在導言裡要寫的不外乎其書寫目的、所書主要內容、所涉學科的發展和現狀、某些基本或關鍵概念、名詞的解釋,等等。我們也常常讀到一些言簡意賅、高屋建瓴的導言,如國際著名建築保護專家尤基萊托(J. Jokilehto,1934—)的名著《建築保護史》、英國建築保護研究專家格倫迪寧(M. Glendinning)的大作《保護運動》,作者都在導言裡對歐美建築保護的發展歷程、現狀以及一些關鍵概念或名詞做了精深闡述。這裡就不再重複專家們的言辭,僅就以下幾個問題簡而述之。

一 目的

20世紀末以來,有關建築、城鎮及環境的保護廣為專家學者乃至普通民眾所議。越來越多的國人意識到歐洲在此領域的理論建樹和實際成果。然迄今為止,對歐洲建築和城鎮保護做系統而深入介紹、解析的中文專著尚付闕如,一些譯作多因翻譯不佳,令讀者迷惑。本書試圖填補空白。

二 結構

這是我們思考最多之處。基於歐洲文化一體性特徵,諸多西方學者在描述歐洲建築和城鎮保護歷程時,傾向於將歐洲各國納入同一框架,以時代的遞進為大線索,統述歐洲建築和城鎮保護的發展進程。上面提及的兩本專著均循此模式。但我們以為,即便歐洲存在強烈的文化一體性,各國之間,尤其在18 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之後,有關各自不同文化的國家認同日益突出。這種不同即便在全球化的今天依然顯而易見,而建築和城鎮保護與固有的國家認同(抑或民族的自豪、自尊、自強)息息相關。為此,我們選擇將諸國分開討論,更便於讀者了解詳情、對比判斷。然而,這存在兩大潛在問題:

第一,如何從歐洲諸國中選出代表?權衡再三,我們選取意大利、法國、英國和德國。因為前三國不僅擁有豐富的古跡和歷史建築,並且在建築和城鎮保護理念發展進程中做出了特別的創建和貢獻,如意大利的語言文獻式修複、科學性修複、評判性修複,法國的風格式修複,英國的保守性維護。德國雖沒有發展出自己的獨特流派,但擁有對歐洲文化和保護進程有特別影響的人物,如馬丁·路德、溫克尓曼、辛克爾,等等。之所以選擇德國,還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東、西德兩個體系的分隔以及20 世紀90 年代之後東、西德的合並。這種不同意識形態下的保護理念及實踐對當代中國有著特別的參考意義。

第二,如何選擇敘述的次序及切入點?我們首先決定的是切入點—“文藝複興”,這也就決定了敘述以意大利為先。如此,有關20 世紀之後發展起來的意大利科學性修複及評判性修複等章節,就要置於19 世紀中期法國風格式修複及19 世紀末期英國保守性維護之前。從時間順序看,這不利於梳理歐洲建築保護理論諸流派的發展。此種時序的顛倒,可能會給某些讀者(尤其不熟悉歐洲建築史的讀者)的閱讀帶來一定的障礙。但如此顛覆,有時反會激發讀者的閱讀求知欲,因為他們枯燥懊惱之時,不得不提前翻閱後面的有關章節。順著讀,倒著讀,就有如玩拚圖遊戲,興趣會陡然而生。拚圖遊戲最能訓練一個人的心智。

於是,關於意大利、法國、英國、德國的建築和城鎮保護發展歷程的內容構成本書的上篇。有關意大利及英國的敘述基本按時代的脈絡線性展開。至於法國和德國,則選取某些特定的截面。意大利以文藝複興起頭,法國始於“大革命”,英國的切入點為“大旅行”,德國則是以馬丁·路德為代表的“幾個人”。四個不同的開篇,某種程度上也暗合了四國各自在建築和城鎮保護理念發展及實踐中的基本特徵。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本書下篇致力於剖析歐洲建築和城鎮保護實踐中的六大經典案例。從單體到保護區到城鎮,既顯示歐洲建築和城鎮保護實踐不同階段的認知及落腳點,亦對當代中國有特別的啟示和參考。具體說,以一座山上的教堂—法國維澤萊的聖馬德琳教堂的修複—為起點,以一座水上的城市—意大利威尼斯200多年的維護—壓軸。如此選擇,也許是因為我們作為中國人潛意識裡的有一種傳統山水觀。

三 不解釋名詞術語

當今歐洲所言的“保護”(conservation)常常被一系列近義的名詞術語所替代,如保存(preservation)、修複(restoration)……與之相關的概念亦日益龐雜,如古跡或紀念性建築(monument)、歷史性紀念建築(historical monument)、名錄建築(listed building)、文化遺產(cultural heritage)等。厘清這些術語的內涵及外延並加以區別十分必要。誠如法國建築歷史領域權威蕭伊(F. Choay,1925— )在其20世紀90年代初的名著《建築遺產的寓意》裡所言,首先就要分清作為遺產保護實踐前提的兩個術語,古跡或紀念性建築與歷史性紀念建築的內涵及差別。然而,本書不打算糾纏於名詞術語之間的解釋。因為有關建築和城鎮保護的術語和歸類不可能像自然科學的數據那樣通過準確的測量得來,而只能是評估。此類評估,無論具有什麽科學性,都必夾帶主觀因素;再加上種種不同的翻譯和理解,答案就不可能單一。與其無窮無盡,不如不做羅列。這裡僅對兩大術語做簡要說明。其一,英文“monument”所涵蓋的範圍和意義隨不同的時代和語境而有所不同,中文也就有不同的對應譯文。本書多寫為“古跡”或“紀念性建築”或“歷史建築”。其二,關於“文化遺產”的含義,一般說,“文化遺產”不僅泛指古跡、歷史建築以及藝術品,而且涵蓋一切古代傳承下來的價值觀等,包括人們通常所說的物質性遺產和非物質性遺產。本書立足於物質性遺產中的古代建築和城鎮遺產,並以“歷史建築和城鎮保護”為第一關鍵詞。

四 書寫方式

這是一本學術專著,我們沿用在英國攻讀博士學位時所受訓練的學術論文書寫方式,注重嚴謹準確,注重理論建構。所依據的200 多本參考文獻,90%以上為英文原著,包括有關歐洲歷史建築和城鎮、藝術、文學、哲學、美學的經典著作以及發表時間截止於2015 年、體現歐洲建築和城鎮保護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專著和論文。如此方式旨在為中文世界提供一份迄今為止有關歐洲建築和城鎮保護最為完備的英文文獻框架,為中國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構建做必要鋪墊。然而,這不僅僅是一本學術專著,力求嚴謹的同時,我們的書寫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學者著作。第一,本書試圖以一種流動的、“說故事”的敘事方式追憶歐洲建築和城鎮保護的發展歷程。書的開篇,以意大利詩人彼特拉克1337 年訪問羅馬為起點,以一種說故事的姿態,導出有關古物保護的緣起。貫穿全書的則有諸多相關的人物和事件,類似於小傳的故事。第二,本書在敘說過往故事的同時,通過大量的點評、注釋和讀書卡片,不僅促進讀者領會歐洲建築和城鎮保護歷程中的哲學意義、文學意義、理論、實踐、經驗和教訓,還引發他們思考當下中國的歷史建築和城鎮保護之路,思考未來—所謂的敲打記憶,也敲打預言。讀書卡片的內容均摘譯於原著,其用意是,既向前輩學者致敬,亦鼓勵讀者多讀原著,更意在拋磚引玉,希望當代建築學人對建築著作翻譯產生更高興致,以期引領學術辯論。第三,引入文學和詩學的思考,如通過對西方抒情詩傳統中兩大代表性詩人彼特拉克與華茲華斯的對比,展現詩學與建築及城鎮保護之間潛移默化的潤澤。此外,還以作者自己創作的短詩串聯全書,為當代大學生、青年學者和其他各類讀者提供跨學科開闊視野的同時,傳達一種詩意保護觀,這也算本書的一個小目的吧。第四,為便於讀者了解相關的語境背景,全書對所涉1947年之前出生的人物多注明其生卒年月及英文或德、意、法文原名。一些重要的地名、建築或名詞亦附有英文或原文。

鮮活的歷史,常常由少數個體書寫。在本書的寫作中,我們秉持如此歷史觀,將歐洲的歷史建築和城鎮保護進程與優秀個體的理論、實踐相結合。既呈現事實,又讓本書充滿靈性和趣味,讓讀者感受到人類文明的創造與偉大個體的關聯。

本書的另一目的,是吸納更廣泛的讀者群。為此,我們書寫的方式力圖將學術性、專業性與普及性、趣味性和實用性融於一體。本書不僅適合從事城市建設和管理、歷史建築和城鎮保護工作的政府公務員、專業人士,也適合眾多對歐洲文化和城市感興趣的普通讀者學習閱讀。如今,愈來愈多的國人到歐洲旅遊,本書對他們亦是一本極有價值的導遊參考書。 當然,本書更可用作城市規劃和建築學院相關歷史建築和城鎮保護專業的研究生教材。

五 反思與學習

閱讀是為學習,學習是為進步,而學習的前提是有能力反思。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學習和思考的民族。值得反思的是,當代國人是否繼續擁有此等智慧?

中國過去30年的城市化進程,伴隨著大量破壞性的舊城拆遷和改造,是帶有“短視病”特徵的農民文化形態的典型實踐。這導致在短短幾十年間,中國各地極具特色的城市景觀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造成“千城一面”和“亂象叢生”的狀態,生態和景觀環境遭到極大破壞。城市建設項目的規劃和設計理念也十分陳舊,缺乏具普遍共識的系統性哲學和美學理論的指導。

歐洲的城市化經歷了一個漫長過程,在歷史建築與城鎮的保護、更新改造和利用方面有數百年的理論積累和實踐,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遺憾的是,我們卻缺乏意識策略性地學習和借鑒這些知識。

我們需要反思和學習,因為善於吸收其他民族的先進經驗是一條最有效、最便捷、最經濟的趕超途徑。

歌德在評價他少年時代的偶像、被譽為歐洲現代藝術史和古典考古學之父的溫克爾曼時說:“讀他的書,你也許不會學到什麽;但可以幫你成為什麽。”這亦是本書的目的之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