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那個選擇自殺的中國留學生:讀博士的壓力到底有多大?

本文經AI新媒體量子位

(公眾號 ID: QbitAI)授權轉載


轉載請聯繫出處

頂會召開前9天,論文確定入選的中國籍博士生,自盡終結了生命。

壓垮他的,正是這篇入選論文。

他叫Huixiang Chen(陳慧祥)。佛羅裡達大學在讀博士生,2011年本科畢業於吉林大學,2013年在哈工大獲得碩士學位。

這是他讀博的第6個年頭,按計劃今年7月就能畢業。作為計算機領域的博士,前途也將無可限量。

誰也沒想到悲劇如此突然。

禍起頂會論文

事情緣由,是一篇名為《3D-based video recognition acceleration by leveraging temporal locality》的ISCA論文,Huixiang Chen是論文一作。

ISCA 2019的投稿日期是去年12月初,今年3月正式公布中選論文,5月22日定稿(Camere Ready),整個過程持續大約半年。

而就在6月22日大會召開前9天,Huixiang了結了自己的生命。

出事之後,雖然引發了許多人的注意,但背後原因仍是一團迷霧。

正常情況下,論文得中頂會是博士生涯中十分重要的成就了,是值得慶祝的事,Huixiang為什麼要這樣做?

遺書曝光

6月29日,Medium帳號Huixiang Voice爆出了他生前的微信聊天記錄和遺書,事情看起來變得嚴肅了許多。

就在ISCA定稿日期(Camera Ready)的5月22日前後,Huixiang徹夜修改,改得「生不如死」:

5月27日,Huixiang終於快要把這件事情完成了,心裡非常難受,只能「做出來一點類似的可信的數據」:

他對這些數據失實的情況感到痛心:

6月6日,Huixiang意識到自己「處在精神崩潰的邊緣」:

6月13日,Huixiang失蹤。當人們找到他時,悲劇已經發生。

上述信息曝光後,佛羅裡達大學教授Emilio M. Bruna在Twitter上轉發,並@了佛羅裡達大學的官方帳號以及校長調查此事。

佛羅裡達大學的工會組織Graduate Assistants United也發表聲明稱,密切關注此次,呼籲徹查Huixiang Chen去世及其背後的原因。

但截止目前,佛羅裡達大學以及Huixiang Chen的導師,都沒有公開回應。

絕境背後

從遺書來看,學術論文不嚴謹,但又覆水難收,將面臨名聲敗壞,職業生涯無望的境地,進退兩難之下,最終把Huixiang逼上絕路。

他本人也在「遺書」提到,希望大家吸取教訓,不要亂搞事情,論文做到什麼程度,就說到什麼程度。

但為什麼Huixiang會覆水難收?現在流傳的信息中,其密友指向了Huixiang導師的態度。

一名自稱Huixiang密友的Quora用戶Mike Chad Dicic說,他本來今年7月就可以畢業,但論文過程中的導師態度,以及論文可能帶來的惡劣影響,讓Huixiang心神難安。

當然這件事情,也折射出了博士生群體背後的壓力困境。

今年5月份,Nature發表社論呼籲,讀博不該有害健康(Being a PhD student shouldn』t be bad for your health),引發了熱烈討論。(在文章最後主頁君會附上這篇文章)

社論中提到了亞利桑那大學、英國高等教育資助委員會等進行的研究。這些研究發現,許多博士生和「老闆」之間的權力平衡是有問題的。

社論中還引用了比利時一項針對數三千多名博士的調查結果:


博士們出現心理問題的幾率是其他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的兩倍以上,三分之一的博士有出現精神疾病的風險,其中抑鬱症的風險格外高。

更嚴重的是,還有很多學生不想坦誠的說出自己的心理壓力,因為擔心這會傷害他們的職業生涯,從而自己默默承受壓力,最終走向「深淵」。

Huixiang自殺一事,在知乎上也引發了很多討論,在難過心痛之餘,不少人給出了一些建議,如果遇到了情況,一定要敢於決斷,該舉報就舉報,該quit就quit,或者轉組。

青春汗水固然重要,博士學位學術生涯固然可貴,但生命才是我們需要切實珍視的存在。

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事,可以高於生死。

以下為文章《讀博不該有害健康》全文。

自從讀了博,頭髮越來越少,精力越來越差,和工作的同學比起來越來越窮……

而手裡的研究,還是沒什麼進展。

現在,連Nature都知道了你的苦,今天專門發表了社論,標題就叫:

Being a PhD student shouldn』t be bad for your health
讀博不該有害健康!

坐下來,認真談

作為一個學術期刊,Nature還是要靠學術的方式解決博士群體的健康問題,他們參與舉辦的第一屆國際研究生心理健康與福祉會議今天開幕。

這場會議在英國布萊頓舉行,討論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以及維護研究生們福祉的實踐方式,英國研究生教育委員會(UKCGE)、Nature、薩塞克斯大學和樸茨茅斯大學都是這屆會議的主辦方。

會期只有兩天,雖然並非國際一流學術會議,但是門票在去年11月開賣之後就迅速賣光了。來自英國、愛爾蘭、澳大利亞等八個國家的180多名科學家、心理學家、大學管理者和學而生將會參加這場會議。

為什麼這麼火?還不是因為博士圈槽點太多。

會議嘉賓之一、德比大學的心理醫生&學生福祉研究負責人Gareth Hughes說,很多學術界的人把吃苦當榮譽,大家覺得如果一個人好好讀博不摸魚,那他肯定會累出病來,這種想法簡直匪夷所思。

而且,他認為這種「讀博會累出病來」的文化,讓研究生們過度勞累,壓力巨大,影響了學界的人才培養。

許多年輕的學術研究人員還沒有正兒八經開始研究就已經累趴下了,這對他們的職業生涯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很多明明很有天分的人才,因為受不了這種壓迫博士生的文化而離開了,即使是留下的人也會因為心理健康的問題導致工作質量下降。

因此,這場會議將會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方向。

會議主辦方UKCGE主任Owen Gower說,雖然學校裡對心理健康的討論多了起來,但我們還沒有針對研究生福祉的共識,所以這場會議將會確定未來關於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方向,集合多方的能量,進行集體行動。

最扎心的研究

既然是Nature辦的會議,那還是要拿研究說話的。

比利時的一項針對數三千多名博士的調查發現,博士們出現心理問題的幾率是其他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的兩倍以上,三分之一的博士有出現精神疾病的風險,其中抑鬱症的風險格外高。

他們經常出現抑鬱、失眠、開心不起來、壓力大、感受不到生活的意義、失去信心、無法集中精力等問題,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在最近幾周經歷了至少兩種心理狀態不佳的癥狀,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出現了超過4種癥狀。

另外,亞利桑那大學也進行過相關的調查,他們發現大約四分之三的博士處在超過平均水準的壓力中。

類似的研究還在繼續,去年,英國高等教育資助委員會和英國研究與創新機構拿出了150萬英鎊(1324萬人民幣)來進行17個項目的研究。

這些研究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比如,他們發現短期的博士和博士後可以是一種解決方案;許多博士和老闆之間的權力平衡是有問題的;很多學生不想坦誠的說出自己的心理壓力,因為擔心這會傷害他們的職業生涯。

博士的生活真的如這篇Nature報導所說?就中國博士生的真實經歷來說,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最慘不過博士

讀博是項高門檻的活動,在中國,讀博的人數隻增不減,在擴張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教育部各年教育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博士生近幾年一直保持著20%的增長速度,並在2008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後,中國博士生數量一直居高不下。


△ 圖片來自網易新聞 | 數讀

懷抱科研理想與學術追求的博士生,但現實讀書生涯中卻讓博士生難過,抑鬱比例是普通人的6倍以上,每個博士都各有各的苦……

離諾貝爾獎還遠,但離諾貝爾不遠了

在知乎「讀博壓力有多大」問題下,2.2k網友贊同了這個回答,不少博士生認為讀博絕對是個高危職業,一不小心可能會累出人命。

很多博士生自稱「科研狗」,比「程序猿」艱苦一些。

在他們看來,互聯網公司的「996」根本不叫事,科研+教學+項目及各類繁瑣的日常工作,早11到晚11,每周7天連軸轉很常見,堪稱711實驗室。

這還只是讀博所需的「基本配置」,知乎機器學習優秀回答者@霍德華表示:


讀博準確說是247,7天24小時鋪在科研上,解決不完的問題,哪怕做完實驗了,滿腦子也還是科研的問題,吃飯在想,洗澡在想,做夢都在想。

超長待機時間累人,累心,脫髮、失眠、抑鬱、酗酒、家暴、自殺等副產物迎面而來。

去年10月,浙大侯姓博士失聯,警方在錢塘江某處大橋上發現了侯同學的包和一具屍體。其生前最後一條朋友圈寫著:單純就是,有那麼點累了,所以就算了。


△ 打撈現場 | 圖片來自新藍網·浙江網路廣播電視台

今年2月,史丹佛中國博士自殺,在讀5年級年僅26歲,本科畢業於中科大。事件發生後,史丹佛校長公布了校方開設的心理疏導專線電話。

類似例子,不勝枚舉。

知乎神經科學優秀話題回答者@Owl of Minerva表示,讀完博士,身體多半是毀了。

最怕不過毫無進展,但就是怕啥來啥


讀博是個漫長又缺乏成就感的過程,你取得的每一點點進展,都要消耗很大力氣,需要長達數日甚至數月的閱讀、學習、積累、創新,而不是靠慣性。

知乎網友@毛羽立的回答一語道破天機,獲得了2千多人贊同。

誰都想要有創新性的優秀論文,但總會苦於止步在探索一個小小的過程上。再加上導師「隨你去」「你自己觀察下」的態度,絕望感可能經常浮現。

論文達不到畢業要求,壓力又會翻倍。

知乎網友表示,讀博後真正理解了為什麼都說創新是最難的,在科研方面能用勤奮解決的問題都不叫做問題。

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看到每日忙忙碌碌、實驗反反覆復但沒有進展的自己。

知乎@winningman表示,而縱觀整個科研界,越來越像期刊灌水的專職行業。


所有化學的二級學科,幾乎都在炒概念,刷文章,灌水,換湯不換藥。科研幾乎完全變成了一個程序式流水加工,或是博眼球、跟風、炒熱點。

總之,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並作出成績,一個字:難。

與同齡人嚴重脫節

讀了博士,大部分人年紀也都不小了。

博士讀上幾年,畢業又成為一件「說不準」「不知道」「不好說」的事,年近30,老家同齡人孩子都會打醬油了,而博士生似乎一無所有。

感覺和世界脫節嚴重。

有知乎網友覺得讀博後很難感知到別人的痛苦,無法感同身受。


比如朋友失戀了……失戀能有這次實驗樣品被汙染了痛苦嗎???

也想理解,但奈何情感的反饋開始變得緩慢單一。

煩躁不僅來源於自己,甚至來源於自己的大後方:父母。此前流行一句話:新時代不孝有三:出國、單身、讀博。

這樣來說,讀博簡直是三宗罪於一身啊。

無法在身邊陪伴他們盡孝,沒時間關係終身大事,不出國鍍金相當於書白讀,加之父母可能也不理解你為什麼這麼想……

讀博,真是進退兩難。

One More Thing

其實,困擾當代博士生的,還有經濟問題。

當小學同窗當了個體戶已經賓士寶馬,自己的補貼連養活自己都夠嗆,心裡的確也不好受。

當然了,關於這個問題也不必太過擔憂。至少畢業之後工資高一些呀。

你怎麼看?

知乎討論鏈接:

Medium博文鏈接:
https://medium.com/@huixiangvoice/the-hidden-story-behind-the-suicide-phd-candidate-huixiang-chen-236cd39f79d3

Huixiang Chen的論文:
https://dl.acm.org/citation.cfm?id=3322260

記得【 星標】或【 置頂】INSIGHT視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