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那麽多博士,畢業去哪裡就業?

來源:賽先生

作者:崔凱

導讀:

近年來博士研究生大幅擴招,而目前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的科研崗位有限,青科就業、晉升的壓力大,且競爭日益激烈。部分青科需要尋求轉向發展,將眼光投向業界。

崔凱博士,上世紀90年代獲得食品工程博士、心理學博士學位後,選擇進入公司工作,20余年職場拚搏經歷,在這裡向我們分享他的經驗和感受。

2019年,中國高校迎來史上最大規模的博士研究生擴招,招生數量進入10萬+時代,是美國的2倍,當仁不讓成為“宇宙第一博士工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考上博士,變身親友圈的學霸,父母也跟著歡天喜地。然而有些事看上去很美,其實苦樂自知。莘莘學子中,真正喜歡學術的有幾何?很多人讀博士的終極目的還是“鍍金”後,找到一份掙錢多的好工作。

“學海無涯苦作舟”,終於熬到博士畢業,你卻發現接下來的職業道路似乎只有約定俗成的學術研究。書中雖有顏如玉,終需麵包來果腹,況且學術圈也並不簡單:學閥門第、資歷輩分、榮譽臉面,要的東西越多,競爭也越激烈,高校裡的蘿卜坑還越來越少。敢問路在何方?莫非只能在學術圈折騰?

其實,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用簡單屈從於世俗的命運軌跡。

今天,博士畢業進入公司的比例約為20%,理、工、商、法類專業背景居多。你應該不時能聽到某師兄師姐,在公司裡做的風生水起,購車置房,好生令人豔羨。沒錯,公司的薪酬水準總體上是會高於學校。然而,真的要棄學從商,你又有些瞻前顧後。從本科到博士,接受了十年的專業學習,投入了最寶貴的青春,要從頭再來,另起爐灶,談何容易?

不妨想一想,為何要擴招博士?也許有人覺得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其實不然。全國每年有800多萬大學畢業生,擴招1-2萬博士生仍是杯水車薪。作為世界工廠,中國要追趕發達國家,必須通過關鍵技術進步,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完成這一歷史工程,必須大力培養高精尖人才。中美貿易戰的本質是一場科技戰和未來戰。博士的使命在悄然發生變化,學生、導師和家長需要審時度勢。招生數量上增加了,培養質量會如何?能否回答錢學森之問?如果依舊“簡單擴大再生產”,培養出來的博士恐怕仍舊是“文章搬運工”。要學以致用,必須優化培養模式,加強校企合作模式,讓大學更多的嫁接商業思維,使科研真正的面向市場。

1997年,全國共授予了7300個博士學位,僅相當於今天的1/10,我就是其中一員。1998年伊始,轟轟烈烈的高考擴招開啟,很多大學急需招聘博士擴充師資、裝點門面。那時候的博士畢業進高校,算得上“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博士進公司卻很少見,甚至被視為不務正業——很遺憾,我就成為了“非典型性博士”之一。歲月如歌,白駒過隙,我已經在公司裡折騰了20多年,如今也到了可以和大家分享一點心得的年齡。

如果你選擇了進入公司,就意味著告別校園象牙塔,進入真正的社會,這是一次“脫胎換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以下幾件事必須要有所準備:

第一,不一樣的老闆

英雄不問出處,真正決定命運的是性格,而不是學歷。老闆們雖然沒讀過博士,但在市場中經歷過商戰洗禮,絕對有各自的過人之處。“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潮起潮落間,多少掙扎徘徊,多少至暗時刻。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的鐵血定律,每一輪經濟周期,都有一批老闆傾家蕩產。

百年大學比比皆是,百年公司卻寥寥無幾。全球500強企業的平均壽命是40歲,而中小企業的壽命甚至超不過三年。公司上下,薪資稅費,人吃馬喂,花錢如流水。還要應對客戶、供應商、政府等方方面面的事情,老闆寢食難安、如履薄冰,所承受的身心壓力,遠比學者要大。

前不久,某知名大學一位博導因為罵學生“垃圾、白癡、文盲、寫的東西跟屎一樣”被學校通報批評,而且要向學生道歉。為人師表,導師的表達方式固然有待改進。但是換一個視角,對學生“怒其不爭”的導師,還算是有責任心的。這裡,我想告訴大家:挨罵在公司並不罕見。公司裡可沒有人去通報批評老闆,更別說讓老闆向你道歉。老闆開除員工順手拈來,導師開除博士生的又有幾個?校園裡的彎路最多讓你丟點面子,社會裡的挫折卻會讓你鼻青臉腫。

第二,不一樣的規則

隔行如隔山,商圈和學術圈是完全不同的評價體系。學校裡以“帽”取人,比拚“江河湖海”學者頭銜,關注發表文章和影響因子。公司並不在意這些,大家談論的是市場份額、工藝流程和利潤指標。公司裡的KPI遠比學校裡的SCI嚴格。3-4年的博士學製,若發不出SCI文章,學校可以讓你延長到6-8年。公司裡的KPI若完不成,霸道總裁當天就可以讓你卷鋪蓋走人。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術研究最大的短板是理論與實踐脫節,這似乎也是世界性的難題。學術圈裡的研究工作,說起來是探索與創新,但有些就是為發文章而為之。寫論文、申課題的時候,我們有多少心思放在實實在在的創造價值上?曾有學者呼籲:學術的終極目的是求知,不能用“是否有用”來評價。這種說法在學術圈不無道理,但在公司眼裡卻行不通:沒用的東西,客戶當然不會花錢購買,公司又何以生存?員工的核心價值是為客戶創造價值,能夠實實在在地解決問題,而不是發表論文。

學術圈裡還有一種現象: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似乎深奧的數學模型、晦澀的專業語言就代表著思想深刻、內容權威。曾經有過一個段子:把人能聽懂的東西寫得鬼都看不懂,就是博士論文了。然而大道至簡,商業實踐恰恰需要複雜的事情簡單化。一本10萬字的博士論文洋洋灑灑、鴻篇巨製,其中的乾貨或許只有三五頁,公司需要的就是這三五頁。公司裡交流,大家都很忙,請直接表明你自己的觀點,不要列示繁冗的參考文獻。很多企業家說話都言簡意賅,容易理解的才能被有效執行。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很多研究人員喜歡關起門來做學問,有些各自為政。比如:在商學院裡,市場行銷系的人很可能不知道運營管理系的人在幹什麽,彼此在電梯裡相遇時,禮貌性地打個招呼。在學校裡,導師帶著N個學生,像遊擊隊長一樣,採用獨裁直線管理模式。學術研究主要與儀器和文獻打交道,博士生單打獨鬥的完成自己的實驗和論文。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同門師兄弟畢業後各奔前程。而公司有規範的組織結構,你只是其中一個螺絲釘。要完成一個產品的研製並推向市場,需要跨部門的團隊協作。在汽車、高鐵和大飛機這樣高度工業化的領域,甚至需要整個產業鏈的協作。

公司裡的很多工作是和人打交道,從每周例會到年終述職,評功擺過之時,推諉扯皮、互相掣肘之事也時有發生,情商要求更高。雖說剛剛邁出校門,可是你已經年屆而立之年。你還是一顆學生的心,可是卻很少有同事會把30歲的博士當學生看。職場就是個游泳池,你被直接扔到池子裡,只能邊乾邊學。其實也不必擔心剛躍入泳池時會覺得有些冷,很快就會適應。

學術研究通常按照既定的專業領域探幽發微,商業思維則需要系統的格局和智慧,對知識和能力結構有多元化的要求。公司如同一個大會議室,左右前後有多個入口。你可能通過某扇門走入會議室,但絕不能止步於門口。要盡快熟悉整個會議室,融會貫通。在公司裡混,必須要懂管理,可以先從看財務報表做起——其實很多實驗室裡領先的技術就是因為成本高而無法商業化。

坦率地說,對於多數學子而言,你若真是商業奇才,應該不會等到博士畢業,才想到去公司應聘。和咱們本科和碩士的同學做個比較,畢業時大家都去找工作,而你選擇了讀碩攻博。這相當於在第一輪和第二輪職場競爭中,你選擇了放棄參賽。凡事都有“機會成本”,你的同齡人在本科畢業後就參加工作,經歷了“八年抗戰”後,成為有經驗、有資歷的“老兵”,甚至當上了“班長”和“排長”。如今你博士畢業,入職公司後仍是“新兵”。文憑是學校發的,要獲得社會的價值認可,還需要從零開始。“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行伍”,在一線能夠“聽得到炮聲”,近距離的接觸市場和客戶。沒有一線基層的工作經驗,你很難成為獨當一面的將才。

在公司裡,一般來說行銷、採購、人事和財務等部門,更多的是要求基礎專業知識和社交能力,博士去做這些工作意義不大。相對而言,技術研發、市場分析和行業研究,更有利於發揮博士的專業優勢,也能夠很快地進入角色。打拚10年後,你會發現,很少會有人再詢問你的學歷——該拿自己的業績說事了。

有些同事會去讀MBA——這幫人其實比博士更有“野心”。從學歷上,博士高於碩士,但MBA所學更契合管理實踐。MBA的圈子很多元化,所學知識只是一方面,更大的價值在於拓展人脈和提升信心,助力職業升級。

因為商場如戰場,公司的利潤是拚出來的。賺錢是硬道理,甚至是唯一的硬道理。我們可以站在道德高地上抨擊這種唯利是圖的文化,然而現實中,股民盼著利潤暴增、股價漲停,顧客希望“雙11”有更大的折扣,員工希望少乾活、多賺錢,企業到底該怎麽做?年薪百萬只能要求你996工作製,絕不會滿足你在業績上的60分萬歲。入職公司,當然就沒有了寒暑假,也背負了更大的壓力。可是你也有了更高的收入,這對於寒門學子來說尤為重要。有一天,當你面對居高不下的房價時,你會發現這些艱辛是值得的。

第三,不一樣的未來

公司的舞台也是有限的,也會有“七年之癢”。很多時候,我們會通過主動跳槽來實現個人成長,也包括升職和加薪。也有被動更換工作的時候,比如公司進行戰略調整、被兼並收購、甚至撞上一個不對路的領導,我們的崗位就變得風雨飄搖。經歷過這些洗禮,我們終於“鳳凰涅槃”,成為真正的職業經理人。

如果你在30歲拿到博士學位,再經過20年的職場歷練後,50歲的你應該是某個領域的專家了,這時候博士頭銜會給你錦上添花。你的職位可能是技術總監,也可能是戰略總監,還可能是智庫專家和獨立董事。

無論何時何地,靠本事吃飯是最樸素的道理。公司可不是養老的地方,這裡充斥著狼性,50歲的你將面對中年危機。若想在職場競爭中保持“性價比”,你需要不斷學習,需要強身健體,以應對工作的挑戰。

當然,五十歲的你也可以選擇急流勇退,做點自己有興趣、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可以去大學做個兼職教授,將理論、實踐和生活融合在一起,你的講座會很受歡迎,沒準兒還會成為“知識網紅”。在商圈裡打拚20年,再去翻閱學術文章,你會發現自己在思維和語境上已經有了迥然不同的畫風,可以做個接地氣的科普作者。其實論及社會貢獻,一篇10萬+瀏覽量的科普文章未必遜色於一篇影響因子為10的學術論文。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力,但底線是能夠自食其力。也許有的朋友會想:還是呆在大學裡好,50歲以前評上正教授,多年媳婦熬成婆,可以舒服地混到老。瞧,你已經一眼望到退休了。這裡我想和大家再分享一組人口數據:1990年出生人口2600萬,2018年減少到1500萬,預計到2027年會再減少到1000萬。“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想想再過20年,適齡生源迅速減少,中國還需要這麽多大學嗎?大學老師還會是一勞永逸的職業嗎?如果那時候中國的大學再啟動一輪合並潮,大家又將何去何從?壓力如影相隨,隨著大學裡的就業機會不斷減少,越來越多的博士也只能走向社會。

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做演講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每個人都無法在當下十分清醒地意識到你所做、所經歷的事件有什麽意義與作用。往往是在十年後你才發現:正是無數個當下的經歷,串起你未來的項鏈”。今年的博士生,大都是90後年輕人,是善良的一代,也是追求個性和成就的一代。然而社會很殘酷,不會因為你是90後,就在道路上鋪滿鮮花。你可以痛斥社會,可以呼喚風清氣正,你也要有面對現實的勇氣和實力。因為你不可能選擇時代!

別抱怨機會少,機會永遠隻屬於有準備的人。這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賦予年輕人的選擇其實已經比20年前多了很多。回首過去,在靠機遇和膽量賺錢的年代,博士在企業或多多少被當作“花瓶”。放眼未來,技術將成為最關鍵的競爭要素。2019年,中國證券市場將推出“科創板”,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越來越多的硬核科技企業會給博士提供新的職業舞台。

也許你有點不自信,其實也沒有那麽難,逼自己一下,人生的天花板就會上升一寸。很多所謂的能力問題,本質上是心態上的故步自封。“船停泊在港口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從學術圈跨入商界是一次跨越,闖過去你會發現海闊天空。經歷過N年的博士歲月洗禮,大家並不懼怕996工作製的洗禮,缺少的只是一點勇氣。

電影《星際穿越》裡反覆引用過一句詩:“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Do not go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真正的成功是在大起大伏後所綻放出的人性光芒,濃墨重彩後的淡泊明志才有真正的底蘊。這種經歷多見於商界,而不是學界。象牙塔裡誠然有愛因斯坦式的天才巨擘,但相對於商圈,依舊簡單純粹。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如果你是一個性情開朗、思維活躍的人,如果你還有一顆綻放自我的心,如果你還不到三十歲,你還有一次選擇進入商界的機會——當然,這應該也是最後一次機會。

作者簡介:崔凱,食品工程博士、心理學博士,20余年職場經驗,財經、科普和散文作者。

本文信息僅供參考,不代表軟科觀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