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腹冷痛難受,胸脘悶脹,噁心、嘔吐?自製一杯茶明顯緩解胃痛

每年秋冬季都會有大批患者來看感冒發燒,有些患者治好感冒發燒後,可能會有腸胃病的「後遺症」,這時候消化科的醫生就又會很忙了。

去年11月份氣象剛轉涼時,莫女士就來找我看胃病,她說自從吃了感冒消炎藥後,感冒是好了,但上腹冷痛難受,常覺得胸脘悶脹,吃點東西進去就噁心、嘔吐。

我問她平常有沒有這種毛病,她說每次吃完清熱消炎藥或吃生冷的東西都會胃痛、腹脹,這種情況很多年了,但她沒看過醫生。我想,莫女士的胃痛跟吃感冒藥有很大關係,就建議她做一個詳細的檢查,檢查結果很快出來了,她得的是消化性潰瘍。

那麼,什麼是消化性潰瘍呢?

消化性潰瘍是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總稱,中醫稱此病為「胃脘痛」,民間也稱「胃氣痛」。這個病大致可分實火型、濕熱型、虛寒型、血瘀型、氣滯型、陰虛型等,治療時要辨證分析,根據不同類型採取不同的用藥方案。

生薑紅棗茶可明顯緩解消化性潰瘍胃冷痛

經過詢問得知,莫女士平時四肢冰冷,食少便溏,小便清長,經常胸腹脹悶,進熱食時腹痛減輕,遇冷時痛則加劇,有冷痛感,嚴重時口吐清水或白色泡沫。

我又給她把了脈,做了些檢查,發現她的脈沉而細,因而,判斷她屬於脾胃虛寒型胃痛。《素問·舉痛論》說過:「寒邪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引急,故痛。」意思是說,氣血遇寒則凝,凝則不通,產生胃痛。

這種脾胃虛寒型的胃痛,治療時宜採用溫中益氣、理氣和胃之法,以緩解疼痛,促進潰瘍癒合。

我叫莫女士回去燉點生薑白朮豬肚湯喝即可有效緩解。莫女士按我的方子服用了3次,胃寒冷痛就緩解了,不再嘔吐、反酸。

莫女士問我她的病是不是就算完全治好了,我跟她說,像她這種慢性胃病,很難完全治癒。消化性潰瘍容易發生在寒冷的冬春季,感受風寒或吃生冷飲食都可能誘發這個病。所以,預防複發就變得尤為重要。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的理論,在夏天陽氣最盛時最適合治療潰瘍病,這個時候多吃溫中驅寒的食物,可增進體內陽氣,除體內陳寒,預防消化性潰瘍的複發。

莫女士說豬肚價格較高,不可能經常吃,問我有沒有更廉價的方子。我告訴她,可以直接用生薑煎水喝,也有不錯的療效。

莫女士用到的這2個老偏方如下:

①取生薑100克、白朮50克、豬肚一具(約500克),將生薑洗凈切碎,與白朮同放入洗凈的豬肚中,文火煲熟,喝湯吃肉,連服3~5次。

②取生薑3片、紅棗10枚,煎水服。每天2~3次,兩周為一療程。

適用: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上腹冷痛、反胃,四肢冰冷,排便稀軟。

釋義:生薑可用來治療多種寒性疾病,中醫認為它味辛、性溫,可溫中、止嘔、健胃;白朮味甘,性溫,能健脾燥濕,是補氣中藥,主治脾氣虛弱、神疲乏力、食少腹脹、大便溏薄、水飲內停等;豬肚味甘、性溫,具有補虛損、健脾胃之功效。這幾樣材料搭配在一起,驅寒健脾的功效很好。

胃腸道健康衛士提醒:上述方子隻適合於脾胃虛寒型的胃病。生薑屬於辛熱燥烈之品,陰虛有熱、內熱偏重及舌苔黃而乾的患者,忌食生薑。另外,患有肝炎、肺炎、膽囊炎、腎炎、痔瘡,以及夏季容易長癤瘡、痱子的人,都不宜長期大量吃生薑。

(文章內容圖片均摘自網路,侵刪)

微信yesjk551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