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兒童大量吃果糖會引起低血糖?真相不是這樣的

每年到了荔枝成熟的季節,都會有報導兒童在空腹時大量進食荔枝後發生全身出汗甚至昏迷,送往醫院被診斷為低血糖。吃荔枝為什麼會導致兒童發生低血糖?

1. 荔枝病跟果糖有關嗎?

而孩子空腹吃了荔枝後出現低血糖的癥狀,被定義為「荔枝病」,很多資料給出的解釋是:「荔枝中含有大量的糖,其中果糖含量超過80%。如此高濃度的果糖,會刺激胰腺使其分泌大量胰島素,將體內原有的葡萄糖分解轉化。」這個解釋站得住腳嗎?

荔枝含果糖有多少?根據中國的食物成分表,每100 g可食部分荔枝果肉含糖16 g左右,稍高於紅富士蘋果(含糖12g/100),但沒有香蕉高(22g/100)。100g帶殼的荔枝,可食部分也就在73g左右,吃100g帶殼的荔枝,相當於攝入12g糖,吃500g荔枝攝入60g糖。荔枝和其他水果如蘋果和香蕉類似,其中的糖主要是果糖、蔗糖和葡萄糖,以果糖為主,果糖的含量也沒高到哪兒去。吃一斤荔枝相當於喝500毫升糖分在12%左右的果汁。

2. 果糖果真會刺激胰島大量分泌胰島素嗎?

通常情況下,人體的血糖應處於一個比較平衡的狀態為3.9~6.1mmol/L,如果血糖低於3.9mmol/L就可能出現低血糖癥狀,嚴重的會出現昏迷。我們吃的米飯、麵食、薯類都含有豐富的澱粉,在體內水解成葡萄糖。如果直接喝葡萄糖水,葡萄糖可以直接入血。蔗糖和乳糖屬於雙糖,1分子蔗糖可以水解成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1分子乳糖可以水解成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蔗糖應用非常廣泛,一般加糖的食品多是添加蔗糖。

果糖主要存在於蜂蜜和水果中,還可以通過蔗糖的水解獲得。果糖的吸收方式和葡萄糖不同,吸收入血後在進入肝臟後在酶的作用下,最終轉化成葡萄糖、甘糖等。攝入果糖也不會明顯刺激胰島素,這是因為能=刺激胰島分泌胰島素素的主要為葡萄糖,還有氨基酸和脂肪酸能增加胰島素分泌,當攝入含有澱粉、蔗糖等食物時,在腸道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大量入血以後,會引起血糖升高,血糖升高會刺激胰島分泌胰島素來降低血糖,讓血糖維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而果糖對胰島素的刺激不明顯,所以果糖的升血糖指數不高。

經常有糖尿病人顧問,既然果糖對血糖影響小,是否可以多吃點果糖,其實也不推薦。因為大量進食果糖,會被用於合成三醯甘油(脂肪),特別是在餐後進食大量果糖,會導致血脂升高,長期攝入大量果糖對血脂不利。

3. 為什麼兒童吃荔枝在空腹的時容易發生低血糖?

一般食物在餐後2~5小時的糖類就被吸收完了,從小腸進入血液的葡萄糖就沒有了。如何才能維持正常的血糖?

這就需要肝臟裡的肝甘糖降解成葡萄糖補充血糖,肝甘糖儲存也不會太多,成人也就70g,兒童就更少。如果餐後長時間(如8個小時)還沒有進食食物,機體需要通過其他途徑如乳酸、丙酮酸、脂肪水解來生成葡萄糖以維持血糖,這個途徑為糖異生。

所以,正常情況下,我們夜裡不需要進食,早上起來也不會發生低血糖,有時候一天沒顧上吃飯也沒發生低血糖。但對於糖耐量受損或糖尿病患者由於機體調控血糖的能力變差,長時間沒有進食可能會出現低血糖。

兒童吃荔枝在空腹的時容易發生低血糖,因為年齡較小的兒童由於肝甘糖儲備不足,大量進食荔枝以後,把荔枝當飯了,又不再進食吃食物的情況下,由於荔枝本身能量不高,很快被消耗掉,然後機體需要靠糖異生來維持血糖,但是荔枝含有hypoglycin A和MCPG兩種毒素,尤其在沒有成熟的荔枝裡含量更高,會破壞機體糖異生過程中的一些酶,導致脂肪酸代謝紊亂,影響到正常的糖異生和脂肪氧化,干擾了機體生成葡萄糖的能力,導致急性低血糖,甚至在穆扎法爾布爾(Muzaffarpur)地區發生爆發性腦病,導致一些兒童死亡。

真相:孩子空腹吃荔枝引發的低血糖不是因為荔枝本身含有果糖,而是由於荔枝裡含有hypoglycin A和MCPG兩種毒素干擾了機體糖異生和脂肪氧化,導致血糖降低。同樣,吃大量吃其他含果糖豐富的食物一般不會導致低血糖,果糖也不會明顯刺激胰島素的分泌!

作者:@兒童營養師劉長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