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7種易致癌的做菜習慣,快告訴你家「掌杓人」

炒菜不開油煙機

我們中國飲食多以「煎、炒、烹、炸」為主,但烹飪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油煙,很多人炒菜不愛開抽油煙機,或者炒完菜立刻關閉抽油煙機,這種做菜習慣可能會害了自己、害了家人!

烹調油在高溫狀態下會產生油煙,其中含有許多具有刺激性的有害物質。另外,廚房油煙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國內外研究發現,女性從事烹調的年頭越長,每天炒菜的次數越多,患肺癌的風險就越大。

這是由於廚房做飯時高溫油煙產生有毒煙霧,使局部環境惡化,有毒煙霧長期刺激眼和咽喉,損傷呼吸系統細胞組織,很容易使肺癌發生。

鍋冒煙了才放菜

很多人剛學做菜的時候,家裡的老一輩經常強調要「等鍋裡的油冒煙了再把菜放進去」。

播放GIF

當油鍋開始冒煙的時候,說明油溫已經挺高了,這時就很可能會產生一些致癌物質。

炒菜溫度高、炒完不刷鍋

炒菜時溫度越高、時間越長,產生的丙烯醯胺(2 類致癌物)越多。

炒菜油溫越高,出來的食物顏色越深,產生的有毒和致癌物也會較多。另外,如果食物烤到焦糊或炒完菜不刷鍋,鍋表面會附著有食物殘渣,再次加熱,也會產生有害物質。

做飯放鹽過多

2012 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的數據顯示:我國居民食鹽攝入量每天為10.5克。這大大超過了6克的每日限定量,也就是說,中國人平均吃了限定量的兩倍。

做飯放鹽過多,除了會高血壓的等心腦血管疾病,還會增加胃癌的發病風險。研究發現,食鹽的致癌的原因之一是高滲透壓對胃黏膜造成損害,從而造成一系列病理改變。

播放GIF

一鍋油反覆用

炸東西時,用油量比較大。浪費似乎不太好,很多人就會把煎炸過的油重新收集起來,存著下次炒菜時接著用。

你不知道的是,在用過的油裡,會含有上次煎炸時的各種殘留的有害物質。這些油脂如果持續受熱,還會繼續產生一些致癌物,比如著名的「苯並芘」——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確認的1類致癌物。

播放GIF

愛吃煎炸食品

有些人常吃煎炸的食物,家裡經常會炸一些食物,但這會增加患癌風險。

像土豆、饅頭這樣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的澱粉類食品,以及一些蔬菜,在煎炸、燒烤等高溫(溫度通常超過 120℃)烹調時,也更容易產生丙烯醯胺等致癌物。

播放GIF

愛用土榨油、毛油

有些人喜歡使用未經精鍊的「毛油」、「土榨油」,覺得這樣的油天然、味道香、更健康。

其實,這些油未經過精鍊加工,雜質多、煙點低,容易形成大量油煙,更容易產生致癌物。

播放GIF

如果你是家裡的掌杓人, 請保護好自己和家人, 別讓這些習慣害了家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