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月光下的愛麗絲,可活血通絡,息風平肝——月見草的栽培技術


月見草花語:默默的愛、不羈的心

月見草為柳葉菜科,月見草屬直立二年生粗狀草本植物。別名:待霄草、山芝麻、野芝麻。原產北美,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月見草植株優美,花朵清秀,黃昏後開放,可散發出陣陣幽香,令人神清氣爽,可盆栽置於陽台觀賞,也可於庭院、花壇、路邊等處大面積栽植,是良好的綠化、美化植物。月見草可提取芳香油,種子可以榨油食用;月見草可供藥用,有祛風濕、活血通絡,息風平肝,消腫斂瘡的功效。主風寒濕痹,筋骨酸軟、胸痹心痛、中風偏癱、虛風內動、小兒多動、風濕麻痛、腹痛泄瀉、痛經、狐惑、瘡瘍、濕疹等症。對高膽固醇、高血脂引起的冠狀動脈梗塞、粥樣硬化及腦血栓等症有顯著療效。

月見草莖高50~200厘米,基生蓮座葉叢緊貼地面;基生葉倒披針形,莖生葉橢圓形至倒披針形。花序穗狀,在主序下面具次級側生花序,花蕾錐狀長圓形,花黃色、白色、粉色;蒴果錐狀圓柱形,向上變狹,種子暗褐色,棱形,各面具不整齊窪點。花果期7~9月。月見草喜光、耐寒、耐酸、耐乾旱瘠薄、不耐濕,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鹼或微酸性土壤上生長良好。

月見草的的栽培技術

(1)育苗技術:月見草多採用播種繁殖。採集成熟種子,陰乾貯藏,翌年春季播種,播前細緻整地施基肥,平整畦面,將種子均勻撒播於畦面上,播後覆薄細土,噴水保持苗床濕潤,幼苗出土具4片真葉時鬆土除草,待幼苗高4~6厘米時即可出圃移栽或上盆。

(2)栽培技術:選擇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鹼或微酸性土壤進行地栽,栽後澆水;盆栽用園土、河沙、鋸末混合做盆土栽植,栽後澆透水,移至有散射光處養護一周,即可恢復正常管理。生長期每月結合除草施肥一次。月見草果實會陸續成熟,採回後晾乾,去除雜質即可貯藏備用。(中國農林科技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