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冷知識書單:沒用的知識,才是最棒的知識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如何在自家廚房裡研製出隱形墨水?

智商測試可能源於7個人瞎鼓搗出來的遊戲?

歷史上有些動物作為外交禮物送給別國,但還沒到目的地就已經死掉了……

社交網絡時代,人人都愛冷知識。

所以有這麽一套書,單是看書名就足夠引爆好奇心了:《破解古埃及:一場激烈的智力競爭》《蛛絲馬跡:犯罪現場專家講述的故事》《咖啡機中的間諜:個人隱私的終結》……100種書,組成了一套跨學科的百科全書,呈現出一種有深度的繽紛感。書的類目如果按照傳統的學科來劃分,包括了歷史、宗教、心理學、生物學、化學……但這麽分類恐怕會喪失掉很多題目裡熱騰騰的冷趣味。

比如《阿司匹林傳奇》,表面上看是一粒白色小藥片的歷史,但阿司匹林背後牽扯出來的東西是政治的、是行銷的,甚至事關戰爭;再比如《生物武器》,揭露了各大國鮮為人知的生物武器研究史,論述如何最有效地阻止這類武器的使用並限制其擴散,這個話題屬於生物學,也屬於政治學,甚至是今天的反恐領域……做個不恰當的比喻,這一百個話題很像是站在交叉學科複雜路口、穿著豔麗而時髦的女郎,她們行走在學科與學科之間,拒絕被歸類,但又如此亮眼。還有一些邊邊角角的話題,諸如食物如何造假、度量衡體系如何建立、《聖經》裡的傳抄錯誤、香煙的歷史……

沒用的知識,才是最棒的知識

冷知識背後還有一段關於出版的故事:2005年年底,三聯書店決定重啟 “新知文庫”。早在這之前,三聯書店從1986年開始曾陸續出版過一套小開本的“新知文庫”,偏重人文學科,譯介較為通俗的作品;1990年代中期開始曾推出一套“科學人文”叢書,偏重自然科學,《別鬧了費曼先生》等書名重一時。而新版“新知文庫”則有點像兩者的結合體,選題方面人文、社科、自然科學兼有,展現出21世紀的知識新貌與文化潮流。2005年成為“新知文庫”嶄新的開端,13年後,這套叢書出到了第100本,每本書都講述了一個新知識的前世今生。

“新知文庫”與讀者相遇100種

“相比過去兩套叢書,我們把選題範圍拓展到了社會科學領域,這種潮流的變遷其實又是與科技大趨勢和社會大環境的發展息息相關的。”談及“新知文庫”多年來形成的一套選題思路,主持這套書的編輯、三聯書店文化出版分社社長徐國強如是說。“新版‘新知文庫’更注重新知識、冷知識與跨學科的融合,更注重趣味性、可讀性與視野的前瞻性。”編輯團隊希望“新知文庫”和讀者的關係“既是新知識,也是新知己”,更盼望讀者能通過知識的演進領悟理性精神乃至摸索治學的門徑。迄今為止,“新知文庫”出版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品種,平均銷量達到20000冊以上,在當今的大品種叢書中,算是不錯的成績。

我們的知識面會越來越窄嗎?

“新知文庫”讓青閱讀想起一個問題——在這個時代,我們到底需要什麽樣的知識結構?

回顧21世紀第一個十年,“通識教育”也許可以成為“知識結構”的關鍵詞;而在第二個十年裡,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大數據貌似可以測算出每個人的偏好,科技公司和網絡平台在大量運算之後,客氣地“猜你喜歡”,提供給讀者量身定做的資訊:新聞App根據瀏覽記錄推薦相關內容,音樂軟體根據播放記錄算出偏好曲風,電商根據購買記錄推銷類似商品……一言以蔽之——我們隻推薦給你想看的。

大數據固然“貼心”,但這樣形成的資訊獲取模式似乎是“寬廣世界”的反面——因為定製,人們的知識結構反而被窄化了。更不消說互聯網領域近年來強調的“垂直”形態——較有良心、能提供“乾貨”的自媒體,多半是在某一領域裡深耕並發布相關資訊。面對這樣的知識和資訊傳播方式,閱聽人和媒體仿佛只要有志於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就足夠了。

真的就足夠了嗎?未見得。“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一種書”能否塑造出真正的人才,是要打問號的。這也是“新知文庫”作為一套內容豐富的叢書的獨特之處——從每一本書的角度看,固然是圍繞某個新興話題、傳奇故事或專門史的專著;但如果面對100種書目,其知識的豐富性著實打破了很多認識的邊界,這套書選題的邏輯不是“我們隻推薦你關心的”,而是“你也許應該了解一下你不知道的”。如此,我們的知識結構才可能不被窄化,想象力才可能不受限制。

“在知識越來越多、社會深度分工的時代,窄化可以幫你節約時間,也像是專門的愛好,可以幫你在芸芸眾生中找到自我定位。只要相關資訊不被不法利用,我對網絡技術還是持樂觀態度的。但我也堅持認為,人是要接受通識教育的。”徐國強回憶起自己上學時,清華大學提倡走出“半人時代”——這指的是文理嚴格分科的惡果。“而今天已經不是‘半人’的問題了,我們也許是要使自己不要成為‘殘肢’,成為‘僵屍’。我這個年紀的人,中小學階段是在沒有網絡的自由泛讀時代度過的,真的是到處找書看,有什麽看什麽。現在可以拿手機自由地檢索的小學生們可能已經無法想象這一點。”

在徐國強看來,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不管知識有多少,人都必須要擁有“關於知識的知識”。一方面,“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需要掌握“漁”,也就是獲取知識的方法。“我們的上一代人因為不能‘漁’,成為數字時代的‘難民’,所以如今在知識的獲取上更容易被微信等應用中的各種推送所俘獲。而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地用‘網’打魚,我們不能只知道如何撒網,還要知道一些有關‘魚’的基本知識,比如其種類和特徵,氣候和環境等等。這就是我們必備的基本知識結構,如此才能有的放矢。”

“知識經濟”能讓我們得到什麽?

除了窄化,知識結構的淺表化和功利化也是個問題。引領這波潮流的恐怕就是各類打著“知識經濟”旗號的新媒體,它們利用人們對知識的焦慮,創造了新的知識生產模式,每天花幾分鐘聽讀,“助你在商業上更成功”,或者讓人“保持在學習的狀態裡”。

不久前,一家出版垂直自媒體推送了一篇文章——“為什麽傳統出版社做不好知識付費?”作者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麽同樣的編輯在出版社環境裡做不出知識付費產品,可是在互聯網平台上都變成付費知識小能手?”文章得出結論說,這是由於“出版社的政策和制度不支持編輯投入精力做知識付費”。

姑且不討論這篇文章的觀點,需要想一想的是,如果知識變成“付費IP”、編輯變成“知識賣手”,如果產品經理變成知識代理人、讀者變成用戶,如果每天洗澡、開車之時的過耳雲煙成了獲取知識的普遍途徑,這樣一派欣欣向榮的銷售和學習場景真的那麽美好嗎?知識商品化、知識快餐化可能帶來的後果究竟是什麽呢?什麽樣的知識會在市場上流通?知識產權的限度在哪裡?出版社及編輯到底應該是知識資本中賺差價的中間商,還是打破知識“貧富差距”的破壁人?

“電子書和有聲書還都只是紙質書的延伸,而知識付費確實是一場顛覆。它是一種沒有細嚼慢咽的快餐灌輸,更像是一種有人幫你劃重點的教育課程,在快節奏的今天,自然有其市場。快餐更適合一些急用的、功利性強的知識,而‘新知文庫’本來就是用於休閑的。當然,有人愛看劇情簡介,有人愛看劇集本身,這都是個人愛好。付費產品可以取代很多書,但並不是所有的書。”徐國強說。他當然也聽說過“知識經濟”,也在有限的業餘時間裡思考過“知識”與“IP”的異同,然而他還是把更多的時間都埋首編書了,“有些知識性的書是可以高度概括和提煉的,但對於‘新知文庫’而言,很多書難以概括,一切豐富的細節,包括趣味,都在故事的敘述中。”在他看來,“劃重點”式的“知識經濟”終究是別人的,而讀書和思考才是自己的,這種被動與主動,也是與知識的“得到”與“研習”最大的不同。

這些作者哪兒來的好奇心和閑工夫?

如果說“新知文庫”的背後有一張包羅萬象的百科地圖,三聯的編輯和譯者揀選了著名的景點,那麽真正繪製地圖乃至發現新大陸的,還是那些外國作者——畢竟這套叢書全部都是譯介而來的。

仔細研讀一下這些書的寫作過程,大概會發出巨大的感歎,這些外國人怎麽就有這麽多好奇心和“閑工夫”呢?《智商測試》的作者史蒂芬·默多克曾經在柬埔寨當律師,後來在華盛頓乾過一段時間民事訴訟,之後是自由撰稿人。他之所以對智商測試的歷史感興趣,就是因為小時候被拉去做了智商測試,自己很討厭它,就在漫長的求學路上(他後來還上了哈佛大學)非常想知道智商測試的來歷,他泡在圖書館找答案,結果寫出一本書來;《阿司匹林傳奇》的作者傑弗裡斯,是因為爸爸突發心髒病,康復之後每天吃阿司匹林,讓他對這個小藥片有了興趣,他一猛子把和阿司匹林有關的事都研究了一遍,從戰爭、瘟疫、被遺忘的科學家,到工業革命、間諜戰、《凡爾賽條約》、精力絕倫的廣告奇才……

“新知文庫”是有關興趣、眼界與耐心的寫作。在有限的一生裡,有人願意花費三年、五年甚至大半生,泡在圖書館裡,只為了給自己的興趣愛好寫一本書,《卡路裡與束身衣》《嗜血動物的奇異生活》《熱氣球的故事》……如果按照今天流行的“變現”“熱點”“有用”的標準,這些作者的興趣未免“太無用”。“新知文庫”的作者當中也不乏知名大學的學者,但他們好像也不是為了在學術體系裡獲得什麽而寫。正是在未被窄化、未被快餐化、未被功利化的知識結構之下,才可能誕生出知識本應具有的神奇趣味和寬闊天氣。

其實,我們不妨保留一些提問的衝動(哪怕是無厘頭的古怪問題),不要什麽都求助於搜索引擎尋求簡便的答案,可以讓好奇心發酵得更慢些,讓探索更久些,讓每個人對“未知”的向往更強烈些……這樣的求知與生活的態度,會讓我們的生命變得更豐富、更有趣。無限的好奇心和持久的探索精神,正是“新知”帶給每個人的禮物。

冷知識書單

《智商測試:一段閃光的歷史,一個失色的點子》

[美]史蒂芬·默多克 著 盧欣渝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6-3

人類第一次大規模智商測試的題目,是一群不知道哪裡蹦出來的七個年輕人鼓搗出來的一套題:美國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沒過幾周,七個美國人在新澤西州的一個角落用一些極端的問題來為難美國的年輕人,例如:“人們為什麽要用爐子?”“犰狳是一種:裝飾用的盆景/動物/樂器/匕首”等等。他們認為,應征入伍的人對這類問題的回答,有助於揭示他們先天的智力差異。測試的主辦方為美國的軍事當局,參加測試的總人數達到了170 萬。戰爭結束後,這七個人使美國人民相信,他們的判斷是準確的。之後,整個20世紀,直到今天,這種令人費解的測試影響到人們對人本身的判斷。

【相關專題】

《英國人的言行潛規則》

[英]凱特·福克斯/著 姚芸竹/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5年10月

為什麽英國人一見面總是在談氣象,英國酒吧要有多種遊戲器具?為什麽英國人似乎都有社交拘泥症,而英國足球流氓卻一反常態?本書作者將這些帶有民族性的怪癖和性情放在人類學的顯微鏡下,從中發現了奇異而迷人的文化,以及背後錯綜複雜的不成文規矩和透著神秘感的行為規範。本書的出版引起英國人自己的大辯論,有人認為它泄露了太多英國人的秘密,也有人認為它一針見血地揭露了英國人行事風格背後的潛規則。不過所有人都一致同意,這本書實在是太有趣了。

【相關專題】

《城市的故事》

[英]約翰·裡德 著 / 郝笑叢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6年3月

城市,人類文明的結晶,自誕生之日起便飽受爭議。城市的擁躉以華美的辭藻熱情謳歌其博大寬容、時尚新奇與激情碰撞,而厭棄者則將其置於自然的對立面,不遺余力地抨擊城市帶來的太空衝突、資源短缺與環境汙染。本書作者選取了世界上最具特殊樣本意義的城市,從“第一座城市”加泰土丘的誕生到古羅馬城的衰亡,從克里夫蘭的興起到斯德哥爾摩的理想城市規劃,從馬德裡的定都再到戰後柏林的重建,進行了一次次引人入勝的探索。

【相關專題】

《囚徒、情人與間諜: 古今隱形墨水的故事》

[美]馬克拉奇斯 著 張哲、師小涵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6-7

本書作者提供了一款隱形墨水配方:在小鍋裡煮兩杯水。將兩杓澱粉和三分之一杯的冷水混合並攪勻成漿。水沸騰後,將澱粉漿倒入,攪拌並繼續煮兩分鐘。澱粉漿在隨後的冷卻過程中會越發濃稠。可以用畫筆或者棉花棒蘸取澱粉漿寫下秘密資訊。筆跡乾燥後可以用稀釋的碘液顯影。紙張會吸收碘液,但是在沒有澱粉的位置,碘液會在幾小時內蒸發,使得藍色的澱粉字跡清晰可見。

【相關專題】

《通向世界盡頭:跨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故事》

[英] 克里斯蒂安·沃爾瑪 著 李陽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7-6

從俄羅斯的心髒延伸到遙遠的太平洋港口,跨西伯利亞大鐵路全長9298公里,是19世紀最雄心勃勃的鐵路工程,也是迄今世界上最長的鐵路。從催人淚下的故事到改變世界的軍事行動,本書生動地講述了跨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大量歷史細節,同時涉及俄羅斯全境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從千頂之城莫斯科,到波光粼粼的貝加爾湖,再到白雪皚皚的遠東凍土。

【相關專題】

《共病時代:動物疾病與人類健康的驚人聯繫》

[美]芭芭拉·納特森-霍格威茨 /

[美]凱瑟琳·鮑爾斯 著陳筱宛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7-9

遠古恐龍化石中,竟然隱藏著癌症的資訊;貓咪、野外的馬也會急火攻心,突然暈倒;經常在半夜偷偷潛入鴉片種植場大嚼特嚼的竊賊,居然是小袋鼠;很多動物身上出現“刻板行為”其實很像人類的強迫症;鸚鵡喜歡拔自己的羽毛,直到鮮血淋漓,它可能也有自虐傾向;動物也有性高潮,馬會做出“性感”的凹背姿勢……人類許多行為和病症的奧秘深植於動物身上,動物也會和人一樣患心髒病、多度肥胖、厭食症、癌症。

【相關專題】

《巴黎浪漫嗎?:關於法國的傳聞與真相》

[英]皮烏·瑪麗·伊特維爾 著 李陽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7-10

我們經常對法蘭西抱有一種異乎尋常的美好憧憬,然而真相又如何呢?讀者不妨捧起這本言辭幽默、觀點辛辣的小書神遊一番!廁所文化、沐浴習慣、生育政策……本書探索了45個貼在法國人身上的“刻板印象”,以“正史”不載的種種細節還原出一個活色生香的法蘭西。

【相關專題】

《紙影尋蹤:曠世發明的傳奇之旅》

[英]亞歷山大·門羅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01

“紙”這一中國發明是如何影響並改變世界的?為何其傳播與世界三大宗教的發展互為因果?其表面又何以凝結了人類最重要的理念?故事從西域的佛經翻譯者開始,穿越中東阿拔斯王朝的知識世界,最終來到歐洲伏案工作的宗教改革家和近代科學家面前。

【相關專題】

《吃的大冒險:烹飪獵人筆記》

[美]羅布·沃爾什 著 薛絢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02

世界上最貴的咖啡好在哪兒?活化石野菰米該怎麽吃?聶魯達筆下“天國滋味”的鰻羹到底什麽味兒?法國的雞和紅酒一樣,竟然有原產地認證!吃生蠔送命和游泳時溺水哪個概率更高?法國和瑞士的乳酪之爭誰是贏家?世界上最好吃的比薩和炸雞又在哪裡?

【相關專題】

《象牙維京人:劉易斯棋中北歐歷史與神話》

[美]南希·瑪麗·布朗 著 趙越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2

神秘的劉易斯棋,1831年發現於蘇格蘭赫布裡底群島*西端劉易斯島海灘的一座沙丘窖藏中。這些棋子大部分由海象牙雕刻而成,材質珍貴,做工精細,發現之後立刻成為眾位收藏家競相爭奪購買的珍寶。現在,它不僅僅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還是許多歌曲、小說、影視劇的素材藍本,《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哈利和羅恩下的巫師棋就是劉易斯棋。

【相關專題】

《當世界又老又窮:全球老齡化大衝擊》

[美] 泰德·菲什曼 著 黃煜文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4

預計到203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10億人。這是人類歷史上頭一遭,50歲以上人口的數量超過了17歲以下人口。同時,中國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也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當越來越少的年輕人必須供養眾多的老年人時,將會是怎樣的景象?國家需要數百萬名年輕工 人,但在國內求之不得時,該如何處理?

【相關專題】

《綠色寶藏:英國皇家植物園史話》

[英]凱茜·威利斯 [英]卡羅琳·弗裡 著 珍櫟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5

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Kew Gardens)坐落在悠緩蜿蜒的泰晤士河畔,它位於倫敦西面,離市中心約10英裡。邱園是在1759 年由奧古斯塔(Augusta)公主創立的,她的丈夫是英王喬治二世(George Ⅱ)的長子,即威爾士親王弗雷德裡克(Frederick)。邱園佔地300 英畝,大約121 公頃,作為一座皇家花園和大眾喜愛的休閑場所,在倫敦郊外上等社區的擴張過程中,它一直被保存下來。

【相關專題】

《來自中國的禮物:大熊貓與人類相遇的一百年》

[英] 亨利·尼科爾斯 著 黃建強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05

歷史上不乏以動物作為禮物,以鞏固個人之間、家族之間與國家之間關係的例子。據傳埃及的一位蘇丹為了向佛羅倫薩富有的美第奇家族尋求軍事協助,在1486年時將一隻長頸鹿送給他們。這只動物抵達佛羅倫薩時,造成港口一片混亂,它的新主人們爭先前來觀看,它卻一下子就魂歸西天,因為它的脖子被獸欄頂部的籠子卡住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