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科學鍛煉抗衰老?研究首次比較運動對細胞「生命時鐘」的影響

播放GIF

進行耐力訓練和HIIT訓練的人群,端粒酶活性增加了2-3倍,端粒長度也顯著增加。

運動可以從多方面改善健康,包括改善血管內皮功能、胰島素敏感性、血壓、體脂代謝等。也有一些研究觀察到運動對細胞再生和抗衰老的有益影響,但不同運動方式的細胞效應有沒有差別,並不明確。

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官方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對比了三種常見運動方式對人體細胞衰老的影響。研究發現,耐力訓練(如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等)和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能夠減緩甚至逆轉細胞衰老,但抗阻訓練沒有這一作用。

本文來源:康健新視野

圖片來源:pexels

被稱為「生命時鐘」的端粒是染色體末端一種重複的DNA序列,在縱橫諜海時,能夠保護染色體末端。隨著年齡增長,細胞不斷分裂,端粒會逐漸縮短,直到過短而無法保護染色體,最終導致細胞死亡。端粒縮短的過程受到幾種蛋白質的調節,其中,端粒酶能夠抵消這種縮短過程,甚至可以增加端粒的長度。

端粒長度和端粒酶活性的變化是細胞衰老的重要分子機制。這是第一項關於不同運動形式對這兩種細胞衰老指標影響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

研究人員招募了266名年輕、健康但之前並不積極鍛煉的受試者,並將他們隨機分為四組。其中一組為對照組,不改變任何生活方式。另三組進行為期6個月,每周三次45分鐘的訓練。耐力訓練組連續跑步;HIIT組依次進行熱身、四組高強度跑步交替慢跑、冷卻慢跑;抗阻訓練組在八種器械上進行循環訓練。堅持運動並不容易,只有大約一半受試者最終完成了研究,共124人。

研究人員對受試者細胞中的端粒長度和端粒酶活性進行了兩輪分析,分別在研究開始時,以及最後一次訓練後2-7天內。他們發現,與研究開始時以及對照組相比,進行耐力訓練和HIIT訓練的人群,端粒酶活性增加了2-3倍,端粒長度也顯著增加,而這對於防止細胞衰老,改善細胞再生能力,以及健康老齡化非常重要。有意思的是,抗阻訓練沒有發揮這種作用。

根據長官研究的德國萊比錫大學Ulrich Laufs教授介紹,「這是目前將明確的訓練方式和對照組進行比較的最大規模隨機研究。」但人數較少仍是這項研究的局限之一。此外,在訓練項目以外,所有受試者的日常活動中都可能還有其他形式的鍛煉。

Laufs教授表示:「這項研究提示了耐力訓練改善衰老進程的一種機制。在未來的乾預研究中,也許可以將端粒長度作為"生物年齡"的指標。」

耐力訓練和HIIT訓練帶來抗衰老細胞效應的一個可能機制是,這兩種運動方式會影響血管中的一氧化氮水準,從而導致細胞中的相關變化。

在同期發表的社論中,英國紐卡斯爾大學Konstantinos Stellos教授和Ioakim Spyridopoulos教授認為,這項研究顯示了「有氧耐力訓練對於心血管衰老的改善優勢。」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表明端粒酶在維持端粒長度方面的作用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有關,除了對心力衰竭的可能影響。但隨著端粒酶活性降低,端粒縮短加速可能是氧化應激增加和細胞周轉更快的跡象。端粒酶可以導致一氧化氮增加,減少氧化應激,從而減少細胞DNA損傷和細胞死亡,這對於延緩脂肪沉積帶來的動脈阻塞非常重要。

研究的共同作者,德國薩爾大學Christian Werner博士表示,「這項研究數據支持了ESC目前的指南建議,抗阻訓練應作為耐力訓練的補充,而非替代。」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抗阻訓練不可取,在《2016歐洲心血管疾病臨床預防指南》中,耐力訓練和抗阻訓練都被推薦用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只是,在抗衰老作用上,耐力訓練似乎更勝一籌。

參考資料

[1] Endurance but not resistance training has anti-aging effects. Retrieved November 28, 2018,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8-11/esoc-ebn112618.php

[2] Christian M Werner, et al., (2018).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endurance, interval, and resistance training on telomerase activity and telomere length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European Heart Journal,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y585

本文來自葯明康德微信團隊,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謝絕轉載到其他平台;如有開設白名單需求,請在文章底部留言;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關注的公眾號越來越多,找不到「康健新視野」怎麼辦?簡單四步,設為星標公眾號,一起欣賞醫學的風景吧。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