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廣西GPO落地,醫保杠杆倒逼降價,1829個藥品不降價就出局

文 | AI財經社健識局 陳廣晶

編 | AI財經社健識局 王小楠

本文來源於AI財經社旗下醫療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又一輪大降價來了。

上周五(7月5日),廣西藥品集團採購工作小組辦公室《關於在全區實施藥品集團採購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簡稱“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截止。如無意外,廣西GPO採購即將進入落地實施階段。

同日,廣西藥采中心發布《關於公示部分藥品省際聯動基準價的通知》要求相關企業對總1829個藥品的聯動價進行確認。而這個聯動價以企業提供並承諾確認的全國最低價格3省公布執行的有效藥品入圍價平均值為基準。企業確認無誤即可分批進入上下聯動。

不確認低價藥品,可以申請退出,相關藥品將不能在本採購周期內進入掛網或備案銷售,醫療衛生機構在本周期內不能採購該藥品(低價藥品和短缺藥品清單目錄內的藥品除外)。

這也意味著,廣西市場新一輪降價即將啟動,在此過程中,大批藥品將被踢出市場。

可以看到,早在4月底,廣西已經發文明確,暫不跟進4+7帶量採購,在此次確認低價的通知中,也特別將所謂全國3省低價,限定為“采取雙信封製公開招標採購藥品的省、區、市”範圍內。

儘管如此,結合廣西早已實施多年的按病種付費等醫改支付方式改革,分析人士指出,醫療機構控費積極性已經被充分激發,未來通過集團採購,廣西市場也將迎來不亞於帶量採購的衝擊。

集團採購,廣西60%醫藥市場迎變局

根據征求意見稿,廣西集團採購的總量將根據各醫療衛生機構承諾採購量的60%確定,採購周期1年。

其間,各醫療機構如果提前完成承諾的採購量而仍需採購的,可繼續按照中選價格採購。採購目錄及採購量確定後,辦公室將發出廣西藥品集團採購公告,由符合要求的生產企業自主申報。

有業內人士指出,廣西GPO規則,使醫療機構在集團採購中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體現。

可以看到,GPO(藥品集團採購),作為“舶來品”,在醫藥產品價格上,每年為全美醫療行業節省360億美元,在人事、管理方面,節約和採購方面費用20億美元。

在我國,除了前期試點的上海GPO、深圳GPO以外,僅廣東已經有廣州、東莞等13城市開展GPO採購;其他如黑龍江哈爾濱、廣西梧州、新疆石河子也有相關專區。

此前已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一致性評價仿製藥臨床替代原研藥的基礎上,GPO組織將作為我國藥品集中採購的必要補充,以市場手段促使藥品價格回歸理性。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儘管廣西明確不跟進4+7帶量採購中選結果,卻仍然吸收了其中的成功經驗,特別是針對業界詬病多年的回款問題,提出了包括預付等政策:

列入集團採購的藥品,醫保基金在總額預算的基礎上,由各級醫保部門自藥品購銷及供應鏈服務協議簽訂之日起30日內,按不低於各醫療衛生機構實際採購金額的50%提前預付;

達到協議約定採購量50%時,各級醫保部門支付全部藥品貨款的 45%;

採購量完成後,由各級醫保部門進行清算,清算完成後支付剩餘貨款;

每個採購周期起的30日內,各級醫保部門對參與藥品集團採購的醫療衛生機構增撥1個月的醫療保險結算周轉金,專款用於支付貨款;

周轉金返還以年終對账的方式進行確認,在下一個採購周期,根據周轉金額度,實行多退少補;

自治區及各設區市醫療保障部門及各醫療衛生機構均設立第三方(金融機構)託管的資金專用账戶,以加強對預付醫保基金及醫保結算周轉金的監管,確保基金安全,確保專款專用。

以此為基礎,分析人士指出,實現降價的藥品,能夠實現真正的利好,長期存在於進院、使用環節的權力尋租和不正當競爭,或將得到根本上的解決。

降價已來,近2000藥品面臨生死抉擇

7月5日,在廣西藥采平台發布的通知中,1829個藥品面臨不確認低價就將退出市場的抉擇。

可以看到,阿托伐他汀鈣片、瑞舒伐他汀鈣片等4+7帶量採購品種也在其中。由於未聯動4+7帶量採購結果,目前廣西公布的待確認價格仍然較高。

以阿托伐他汀鈣片(20mg,7片)為例,帶量採購中北京嘉林藥業中選價格為6.6元;而廣西平台上,原研藥輝瑞的全國最低3省平均價為55.50元,山德士(中國)為53.80元。

(點擊 http://gxyxcg.gxzf.gov.cn:8001/guawang_sys/index_gw.asp?guawangid=FCK15174120190705t 查看1829個待確認低價藥品詳情)

分析人士指出,上述價格在集團採購中,並非中選價而只是聯動基準。在未來的上下聯動中,只能低於這個價格而不能高於這個價格。

事實上,與帶量採購類似,醫保杠杆才是未來倒逼藥品降價的關鍵因素。

廣西GPO征求意見稿規定,通過集團採購的藥品,屬於醫保目錄範圍內的,以集團採購價格作為醫保支付標準;非集團採購的藥品,醫保基金原則上比照集團採購藥品同組產品的支付標準進行結算。

患者使用價格高於支付標準的藥品,超出支付標準的部分由患者自付,其中價格差異較大的,通過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允許漸進調整支付標準,2年內調整到位;患者使用價格低於支付標準的藥品,按實際價格支付。

可以看到,無論是上海GPO還是深圳GPO,提出的目標都是要將藥價降低30%。儘管在廣西GPO征求意見稿中,並未提及具體的降價幅度,但以梧州已與全藥網合作為前提,業界分析,其降幅也將對標深圳GPO。

這既意味著,上述首輪確認低價的近2000個藥品將首先迎來降價壓力,也意味著,以此低價為醫保支付價,無疑將給更多同類藥品帶來降價壓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