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軍醫科普:喝水有學問 過涼過燙均不利

夏秋交替之交,氣溫比較高,滿頭大汗喝杯冰水或者飲料總是讓人覺得無比暢快。夏秋交替人體新陳代謝加快,排汗量大,當人體在缺水的時候容易疲勞,注意力渙散,這時就需要及時補水。但夏秋季節喝水喝多少,怎麼喝才能及時、有效的補充水分,這其中也是大有學問。對此,記者特別採訪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營養科主任曾晶,一起來看看她給我們關於夏秋季喝水的建議吧。

喝多少?

2016年《中國國民膳食指南》中推薦每天水的攝入量為1500-1700毫升。對每個人來說,飲水量的個體差異較大。一般健康人夏秋季出汗量越多,水分的補充量也隨之增加,可以通過尿液的顏色簡單判斷自己飲水量是否足夠:尿液顏色呈淺黃色,說明飲水充分;如果尿液顏色較深,那就應該多補充一些水分。需注意的是,我們的日常食物中也含有一定的水分,吃含水多的蔬菜水果、湯水、粥也能補充水分。

喝什麼?

年輕人喜愛的各種市售飲料,如可口可樂、雪碧等碳酸飲料、冰紅茶冰綠茶等茶飲料,鮮橙多等果汁飲料以及罐裝咖啡、奶茶等都不是我們推薦的健康飲品——含添加糖的量太多,不僅止渴補水的效果不佳,經常攝入還會增加肥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一般情況下,喝水就可以滿足身體的需要。需要說明的是,首先,水並非營養品和保健品,更沒有治病養生的特殊作用。因此,只要選擇安全、衛生的飲用水即可,不需要強調功能性水的保健作用。其次,最解渴的水是溫的白開水,或者放涼至室溫的白開水。夏秋季最忌貪涼喝冰水或冰飲料,冷飲料會使腸胃黏膜的血管收縮,影響消化液的分泌和正常的胃腸蠕動,導致消化系統的疾病。

夏秋季高強度的訓練運動如戶外活動及體育鍛煉時,更應該注意及時補充足量的水分和電解質。每日水分的補充量應有5000~8000毫升,可以採取涼開水(5000~6000毫升),淡鹽水(1500~2500毫升),消暑飲品(500毫升綠豆海帶糖水/冬瓜海帶湯等),大量出汗的健康成年人時可以用部分運動飲料代替鹽水和消暑飲品,補充從汗液中損失的電解質,每天約2~4瓶,安排在兩餐間和大量出汗後飲用。

怎麼喝?

最好不要感到口渴才喝水,應少量多次主動喝水,每次150~200毫升,因為人體腎臟有「水利尿」的生理現象,攝入大量水後約半個多小時就會出現尿意。如果牛飲,則會達不到補水的目的,且增加腎臟排尿的負擔。

瓜果蔬菜也可補水

曾晶還提醒,不僅是溫度,喝水的速度也要控制。「快速大量喝水會迅速稀釋血液,增加心臟負擔,人也容易把大量空氣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脹,對健康並無好處。」

夏秋季除了多次喝水,曾晶還建議,應該多吃瓜果蔬菜,多管道補充身體所需水分。「瓜果類、蔬菜類這些東西的水分比普通的水多,多吃水果對身體健康有很好幫助。」此外,水果蔬菜還富含各種抗氧化劑、多種礦物質及重要的B族維生素等,對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衰老、抵禦疾病都大有好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