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功夫茶泡法,功夫茶和工夫茶有什麼區別?

功夫茶起源於宋代,在廣東潮汕地區最為流行,是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承襲和發展,蘇東坡有詩雲:「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可見飲茶用心功夫之深。功夫茶是指泡茶、品茶上的講究,如煮茶用水就有「山水為上,江水為中,井水為下」。

潮汕地區,基本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須飲上幾杯茶,才算圓滿。功夫茶除了潮汕這一著名的派系外,還有福建和台灣兩個派系。潮訕功夫茶所用茶葉以單樅茶居多,福建功夫茶是鐵觀音,台灣則是凍頂烏龍。

1、功夫茶具的講究

功夫茶所用茶具與現在茶具基本一致,但也有其獨特之處。

茶壺:功夫茶選用茶壺有標準的四字訣:「小、淺、齊、老」,以江蘇宜興的紫砂壺最受人們喜好。功夫茶講究茶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如用大茶壺、中茶壺等沖泡茶葉,哪怕是最好的茶,也不能算是功夫茶;而深淺則關係到茶葉的氣味,淺能留香、釀味、不蓄水,這樣能使茶葉不易變苦澀;齊是指茶壺的「三山齊」,「三山齊」是評價壺好壞最重要的標準;最後—個「老」則是茶壺是否是歷史名壺問題,講究的方面也很多,如什麼朝代出品、什麼製壺名匠製成、有什麼名家點評過,等等。

茶盤:功夫茶茶盤講究「寬、平、淺、白」,即盤面要寬,盤底要平,茶盤邊要淺,顏色要白色的最佳。茶盤寬能容納更多人同時飲茶,茶盤平能使茶杯、茶壺放的穩當,淺和白則是為了烘托茶杯、茶壺的美了。當然,隨著飲茶人越來越多,講究也就因人而定。

茶杯:功夫茶在茶杯選擇上也有四字訣:「小、淺、薄、白」,「小」能一飲而盡;「淺」能使水不留底;「薄」能起香;「白」是為了更好地襯托茶色。

茶洗:功夫茶中的茶洗是指水盂,但它一般會有三個,_正兩副,正洗用來浸茶杯用,副洗一個用來浸茶壺,一個用來盛放沖泡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和茶葉。

2、品飲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一般只有三個杯子,泡好茶後,第一杯先給左手的第一位客人,且無身份尊卑,年齡差異,性別之分,待第一個客人飲完後,用滾燙的茶水清洗杯子,再給第二個人用,這種習俗據說是表示人們之間團結、友愛和互相謙讓的品德。

客人在品茶時,要先聞茶香,再看湯色,最後品滋味,一杯茶最好分三口飲完。當茶香從舌尖向喉間擴散時,即有「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嚨,神明凌霄漢,飲余不僅有益身心,還能修身養性。

工夫茶特指通過一定的技術製作而成的茶葉,在清代時,特指的是紅茶以及一些武夷岩茶。紅茶和武夷岩茶都有稱為工夫茶的品種,但在民國之後,武夷岩茶茶品中就沒有「工夫」字樣了,從而「工夫茶」單指紅茶。

現在常見的工夫茶有祁紅工夫、滇紅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功夫、政和工夫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