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四個已經遺失的中華最珍貴國寶,任何一個拿出來都價值連城

一,禹造九鼎

“問鼎”一次在現在的漢語語境中一般指的就是取得天下的統治權,這個詞的來歷便是禹造九鼎,傳說當年軒轅黃帝造鼎之後,化仙而去,禹建立夏朝之後也要效仿,準備造九個鼎,其以天下九牧所上貢的金屬造了九個鼎,象徵天子地位,此物成傳國至寶。

相傳商滅夏後,此物到了商都,周滅商後,九鼎又被安置在太廟,而秦滅東周後,又將九鼎遷到了鹹陽城,然此物現已失傳,有人認為其落入泗水,有人認為其已被融化成兵器,也有人認為這只是個傳說,九鼎並不存在。

但後世仍把九鼎當中國家象徵,很多朝代都重造過九鼎,以武則天和宋徽宗時期鑄造了最為知名。

二,和氏璧

課文中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就是根據和氏璧來的,這到底是個什麽東西?它其實是楚國人卞和發現的一塊著名玉石,可以說是價值連城。

此物後來哪裡去了呢?相傳秦朝將其打造成了傳國玉璽,秦,漢,魏,晉,隋,唐歷代王朝均以此物為正統象徵,國家至寶,然而五代十國戰亂後,此物卻已經失去了蹤影,從此和氏璧便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當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認為有三件憾事,其一就是無傳國玉璽。

三,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這是書聖王羲之的作品,歷代學子必讀之物,此物被後世稱為“天下第一行書”,足見其書法造詣之高,唐太宗對此文也極為推崇。

這篇文章的文學價值很高,藝術價值更可以說是空前絕後!但是非常遺憾的是,此物的原本卻失傳了,一般認為是唐太宗李世民太愛此物,將其作為殉葬品,現在應該藏在乾陵中。

不過唐太宗得到真跡後,曾讓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和歐陽詢等幾位書法大家臨摹翻刻過,所以現在看到的一般都是唐人的臨摹版本。

四,廣陵散

“《廣陵散》於今絕矣!"。這可以說是千古遺憾,這是中國古代一首大型的豎琴組曲,是中國民族音樂的極高成就,相傳為為一古人贈於“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的,嵇康是魏晉時期著名琴家,得到此曲夜不能寐,日夜演奏。

然而很遺憾的是,嵇康此人在魏晉革命之際被司馬昭所害,據說其毫不在意自己的生死,對《廣陵散》無法流傳則感到相當遺憾,現在我們聽到的《廣陵散》是後人根據民間流傳的調子所重新整理的,但是不是嵇康版本的,就不得而知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