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羲之的書法真跡為什麽徹底消失了?

東晉,永和九年,在一個叫做蘭亭的地方,有一群閑的沒事乾的文人聚在一起,來了場線下面基聚會,喝到興頭上時,我們的王羲之同學大筆一揮,寫下了一幅流傳千古的書法作品《蘭亭序》(也叫《蘭亭集序》)

但眾所周知《蘭亭序》真跡在今天早已失傳,不知所蹤,而且事實上不止《蘭亭序》,王羲之的全部真跡,在今天都早已盡數消失

那麽問題來了,王羲之的真跡究竟是怎麽消失的?幾千年來到底發生了什麽?

早在東晉時期,王羲之還在世的時候,他的書法作品就已經非常出名,有著書成換鵝的軼事,引起了大量迷弟跟風追捧收藏,本來這並不是什麽壞事,但直到第一個敗家子的出現,才使得一切發生了變化。

東晉末年,大司馬桓溫的兒子桓玄,就是一個標準的王羲之迷弟,靠著逼奪收集了大量真跡,後來,桓玄操縱朝政,妄圖篡位失敗,被人一路追殺。

結果在逃到長江時,桓玄想著一不做二不休,打著報復的心理,乾脆將所有收集來的王羲之書法,一並投江銷毀,在當時,桓玄所處的年代距離王羲之最近,也是真品和數量最多的年代,而這個時期,也是王羲之真跡損失最大的時期。

後來,到了魏晉南北朝,也出現了一個王羲之迷弟,他就是梁武帝蕭衍,根據相關史料記載,梁武帝窮極一生,一共收集了二王書跡78帙767卷。

梁武帝尤好圖書,搜訪天下,大有所獲,......二王書大凡七十八帙,七百六十七卷,並珊瑚軸織成帶,金題玉躞。——《二王等書錄》

在那個時候王羲之書法真跡已經不多見,而且造假非常泛濫,梁武帝就經常在宮中,向陶弘景谘詢書法的真假問題,還曾讓人把王羲之的字編成《千字文》。

但令人意外的是,後來這批書法雖然躲過了“侯景之亂”,卻沒躲過自己子孫做的孽,公元544年,西魏圍城,南梁徹底宣布GG,梁元帝出城門投降之前,腦子突然瓦特,也和幾百年前的桓玄想到了一起。

梁元帝想著肥水不流外人田,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縱火將包括二王書法在內,梁朝幾十年來的圖書珍藏,盡數焚毀,在這次智障行為中,南梁損失圖書共計十四萬卷,其中王羲之真跡不計其數。

可以說,這一次是除了桓玄外,王羲之真跡損失最大的一次,但這遠遠還不夠

從魏晉南北朝到隋朝,再到唐初,王羲之的書法不斷在政權更迭中,輾轉流失,越來越少。

大業末,煬帝幸江都,秘府圖書,多將從行,中道船沒,大半淪棄,其間得存,所余無幾。弑逆之後,並歸宇文化及。至遼城,為竇建德所破,並皆亡失。留東都者,後入王世充。世充平,始歸天府。——《二王等書錄》

到了唐朝唐太宗時期,能搜集到的真跡數量已經大不如前了,唐太宗就曾試過重金求購真跡,還從智永和尚的弟子,辯才和尚手中,騙來了《蘭亭序》真跡。

也正是這個時期開始《蘭亭序》先後出現了多個摹本,其中又以馮承素的神龍本為首,質量最高。

根據相關記載,唐太宗搜集來的王羲之書法真跡,一共有2290卷,並且在每一張書法真跡上,加印上了“貞觀”小印。

後來,唐太宗在駕崩前,吩咐自己的兒子唐高宗,要把《蘭亭序》墊在他自己腦袋下,陪著一起下葬。

這也是歷史記載裡,清晰記載《蘭亭序》真跡下落的最後一次,因為在五代十國時期,就有那麽一個盜墓狂人溫韜,將唐陵幾乎盜了個遍,就連唐太宗的墓也不能幸免。

但在他的盜墓品目錄裡,卻並沒有出現《蘭亭序》的名字,也不知道是故意沒登記,還是唐高宗自己私藏了起來,總之,《蘭亭序》就這樣徹底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後來,隨著北宋的靖康之難,宋徽宗和宋欽宗,連帶著宮裡的大批珍稀文物,都被金軍一起擄走,至此,世上就再也沒有王羲之的真跡了。

但也不用太過介懷,本來書法這種紙質文物就很難保存,況且那些順利傳承下來的神作,也足夠我們瞻賞了。

比如前段時間引起轟動的《祭侄文稿》,它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為了紀念在安史之亂中,被殘忍殺害的顏杲卿、顏季明父子倆所作,也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從唐朝到今天,歷經了千年的風風風雨雨,《祭侄文稿》至今仍舊保存良好,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