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早上幾點起床更好?關於健康睡眠,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誤區

英國最近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早上7點以前起床的人,與那些7點以後起床的人相比,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更高。來自美國的一項研究也指出,過早起床會影響中學生的學習效果,造成他們在上課時的注意力下降、寫作業時更容易犯困以及周末花太多時間用來補覺,這些都不利於他們學習成績的提高。因此,有專家提議中學應該在8:30分以後開始上課,以保證孩子們在早上7點以後再起床。

顯然,早上7點以前就起床上班或者上學,是不利於人們睡眠健康的,更不利於提高工作或者學習的效率。儘管專家們鼓勵人們在早上7點以後再起床,也不意味著我們可以肆意地熬夜。人類每個完整的睡眠周期分為4個階段,即1個快速動眼期和3個非快速動眼期。每天晚上,我們需要經歷4個完整的睡眠周期,才能徹底恢復體力、精力和活力。正常情況下,我們應該在晚上11:30以前上床睡覺,每天夜間有7-8小時的睡眠時間,才能保證經歷4個完整的睡眠周期。

據統計,整體睡眠時間不足,會造成人們的全因死亡率大幅增加,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2倍以上。每天晚上的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人們會更容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中風、癡呆以及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睡眠時間不足還與體重超標、性慾下降、抑鬱和偏執情緒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不僅需要保證每天7-8小時的睡眠時間,還需要保證每個睡眠周期的完整性。正因為對後者的認識不足,人們常常會進入一些睡眠誤區:

1、車子一動就能睡著,是睡眠好的表現

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朋友只要汽車、火車或者飛機一啟動,就會很快進入夢鄉,身邊的人還會特別羨慕這些「隨時隨地都能睡」的朋友。其實,這種睡眠狀態是不健康的,除了無法保證經歷完整的睡眠周期之外,還會影響晚間正常的睡眠時間,這部分朋友的「睡眠負擔」其實是在很重的;

2、睡不著覺,躺在床上閉目養神也是好的

研究發現,總是待在床上無法儘快入睡,會將床與失眠症聯繫在一起,使入睡困難的癥狀越來越嚴重。躺在床上數羊或者閉目養神,也達不到正常睡眠恢復身體活力的作用。如果躺在床上超過15分鐘還無法入睡,就應該離開床鋪,換個環境、做點小事情,待有睡意後在嘗試入睡,效果要好很多;

3、早上被鬧鈴叫醒後,再小睡一下有助於恢復精力

如果你讓鬧鈴叫醒的習慣,最好能夠在鬧鈴響後馬上起床。有些朋友想多爭取一些睡眠時間,會在鬧鈴響後,再睡個回籠覺。這是不好的習慣,一般來講「回籠覺」都無法經歷完整的睡眠周期,對精力和體力的恢復作用不大,還會佔有你正常的睡眠時間,得不償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