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立超200名離職員工討薪!自救要指望股市、樓市?

在金立龐大的債務危機面前,離職員工們的傷害可能很難引起過多關注,他們只能通過仲裁的方式為自己維權,對身陷這場危機的各方而言,同意金立的三年還債目標,會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嗎?

本文由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原創並首發,作者:王樹,編輯:陳澗,設計:甄開心,編輯助理:蘇欣然

金立資金鏈危機仍在發酵。

12月4日上午,位於深圳市深南大道8005號的深圳市人才園,因為上百人的陸續湧入,這個不大的園區很快熱鬧起來。

這些人是金立集團的前員工,從湖南、湖北等地趕來,讓他們聚集於此的,是同一個訴求:找金立還錢。

而他們的目的地是深圳人才園裡的深圳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這個仲裁院的日常業務之一是幫助打工者們向老闆討薪。金立的員工們在這裡排起長隊,而距此2公里外,就是金立的總部。

這樣的場景在仲裁院連續上演了三天,從12月4日到12月6日,每天都有幾十或上百名金立的離職員工來到這裡申請仲裁,“人多力量大,我們要申請仲裁,給公司施加壓力。”有員工表示。

據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特約研究員了解,根據深圳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的通知書,12月4日、5日,共有244人申請了仲裁,涉及金額總計超過2800萬元,平均下來,金立欠每位員工逾11萬元。按照他們此前與金立簽的離職協定,金立要進行“N+1”經濟補償,如今半年過去了,這筆錢還沒拿到。

事實上,金立的在崗員工上個月的工資也已經被拖欠,財務的說法是“這回實在發不出來了”。在上個月的金立金融機構債權人會議上,金立表示,目前99%的貨幣資金已經被凍結。

11月的金融機構債權人會議檔案還顯示,金立已經欠下職工們總計1.8億元。而就在上個月,金立董事長劉立榮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成為一名“老賴”。

金立突然跌落

金立的代言人是薛之謙,然而,或許是巧合,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不管是金立還是薛之謙,都遭遇了各自的轉折點,從巔峰跌落。

去年5月,金立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發布新品,代言人薛之謙出席。薛之謙當時說,自己為金立拍廣告片的時候,單反相機一個挨一個繞著自己圍了個圈進行360度的拍攝。“為什麽?因為金立有錢啊!”薛之謙調侃,他希望以後能夠通過金立鋪天蓋地的廣告,讓大家更經常見到自己。

然後,4個月後,薛之謙就爆發了輿論危機。而金立從有錢到沒錢,也隻用了7個月時間。

去年12月,金立的債務危機開始爆發,從此開啟了連鎖反應,供應商債務、銀行債務、業務停滯、兩次裁員、尋求重組、董事長劉立榮承認賭博,金立一步一步走下神壇。

時至今日,仍沒有人能夠對金立倒塌的原因做一個為大眾所認可的定論,甚至公司內部也看不清。

據界面新聞報導,去年底的股東會議上,幾名股東拍桌而起,質問董事長劉立榮:“這麽多錢到底去哪了!”劉立榮低頭不語,直至將近一年後,他終於向外界透露,在塞班島賭博輸了十幾個億。

十幾億的資金,在金立200多億元的債務面前,是杯水車薪,但對於結清金立欠下員工的1.8億元債務,是綽綽有余。

金立在今年4月、9月兩次裁員,儘管補償款一直沒發到員工手上,但也未曾爆發規模性的員工申請仲裁事件。而在剛剛過去的11月裡,劉立榮不但承認賭博,並且公司也一改此前“正在尋找投資方洽談重組”的口風,開始露出與債權人溝通破產事宜的消息。

不論是賭博還是破產,這樣的公開表態,都會產生無法挽回的負面影響。對外口徑的轉變,或許更像一個信號:對金立而言,已經沒有任何對策,除了直接面對接下來的債務風暴。

在這樣的艱難之中,面對湧上門的債主們,金立仍舊對未來寄托了一絲希望。

三年還債目標能實現嗎?

欠員工的1.8億元,只是金立債務的一小部分。

據上個月金立召開的金融機構債權人大會,金立目前的債務總計202.54億元,由四大部分組成,除了職工負債外,還包括有息負債105.81億元、經營性負債87.79億元、稅務負債7.14億元。

以金立的账面價值算,能夠堵上的窟窿,只夠債務的十分之一。

目前金立擁有資產的账面價值約26億元,主要由五大部分組成:工業園12.7萬平方米的土地面積和25.48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前海金立大廈0.58萬平方米的土地面積(已被抵押)和5.3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微眾銀行9000萬股(已被抵押);南粵銀行約7億股(已被抵押);時代科技大廈21層0.2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和安徽大廈0.13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的物業(均已被抵押)。

即使以市場評估價格算,以上資產合計約76億元,也不到債務的四成。

債主們面臨的選擇是,破產重整,還是破產清算?二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給予金立一定的恢復經營,自我拯救機會,而後者,則將變賣金立的資產,債主們根據法定程式分配變賣所得的資金。

如果選擇破產清算,將有六成多的債務窟窿無法填補,金立也將大概率不複存在。

於是金立給債主們畫了個餅,說法是:“自救模式下,未來經營性現金流概要”和“有較大升值空間的優質非核心資產”。背後表達的意思是,未來可能會有錢。

金立稱,依靠手機、互聯網業務,以及出租金立大廈、東莞工業園,金立在2019年就能賺2.5億元,到了2021年能賺6億元

除此之外,金立還拋出了更多的未來收益來源:銀行股權和房地產。

金立持有微眾銀行、南粵銀行等公司股份,按金立的盤算,三年後這兩家公司一旦上市,其持股市值總計可達到118億元(漲幅2.5倍);再加上金立擁有的大廈、房產,以及工廠和土地,三年後翻個番,預計價格會漲到70億元(漲幅2.5倍)。將這些未來的收益粗略加總,解決債務基本就不成問題了。

因此,金立的結論是:重整情形下的預計債務覆蓋率,在三年後可以達到99%。

對債主們而言,他們面對的現實是,如果選擇破產清算,上百億的欠款或許再也要不回來,而僅有的回款,能否輪到自己還是個未知數。

對金立,以及涉事各方來說,他們最後的指望,也許就是賭金立手中的資產能真的增值。

版權聲明

本文由無冕財經原創,版權歸無冕財經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商務、內容合作,請聯繫小冕(微信號:xiaomian0504)。

無冕財經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現已覆蓋今日頭條、搜狐財經、網易財經、鳳凰新聞、一點資訊、新浪財經頭條號、新浪微博、UC頭條、百家號、企鵝號、雪球號、螞蟻財富號等平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